优秀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优秀的父母。

——萨姐

作者:暖心

前几天看见一条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妈妈说,孩子在上网课的时候偷偷玩起了游戏。

当时妈妈很生气,接着又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半天都没学会,她当时气得直接崩溃,一怒之下摔坏了两台平板电脑。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妈妈的愤怒。

虽然说遇见这样的“学渣”孩子,父母除了泄愤别无他法,但是很多网友还是不太赞同妈妈的做法:

气归气,但是教育也出现了偏差,如果因为自己的问题传递到孩子身上,那比成绩差更可怕。

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因为成绩,孩子就必须面对父母的脾气,毁掉的可能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并不是为他规划好一切;也不是父母的声音越大,把孩子控制越好就可以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导师,父母的教育智慧,就是孩子未来的根基。

在这个拼父母的时代,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需要明白教育中最重要的“四个字”,一旦用好,让孩子受益一生。

01

舍得花精力“陪”孩子,让他拥有“归属感”

看到一条很戳心的新闻。

一个12岁的男孩,凌晨一点趁着家人熟睡打车回了老家。

出租车司机怕孩子出事,偷偷报了警。

问及缘由男孩含泪说:“我就想去妈妈的坟墓上看看。”

这个男孩自从妈妈离世,就没有再享受过家的温暖。

爸爸平时工作很忙,陪伴对他来说成了奢望。

那一天,男孩和爸爸吵架以后,就特别想念妈妈,就想偷偷地去看看妈妈。

每个孩子都会从父母身上找“归属感”。

它源自于父母的重视、陪伴以及关心,一旦父母给不到孩子这些,孩子会觉得无依靠,内心是“冷”的。

陪伴在亲子关系中是一种相互成全的状态,它是一种给孩子的心灵抚慰剂,让孩子觉得“我很重要”。

如果父母经常忽略孩子,容易让孩子与父母产生“情感缺乏”,让家庭陷入冷漠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从小缺少陪伴的孩子,没有给到孩子归属感,更容易让孩子变得叛逆、自卑,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

是啊,只要父母能花心思“陪”孩子,他就会有足够的动力往前走。

英国有一个纪录片,它记录了7万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以此来寻找孩子优秀背后的真相。

结果发现:

那些能持续优秀的孩子,身边大多有从小陪伴长大的父母。
越“陪”越爱,越“陪”越优秀,是孩子的成长规律。
只有高质量的陪伴,才会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更有自信面对未来。

我们不一定要时刻和孩子呆在一起,但是方式却很重要:

给孩子亲密感:多点拥抱和爱抚,让孩子感觉“我被世界爱着”。

给他耐心,为孩子解答难题,陪孩子探索他的世界,融入到他的内心,让孩子觉得“我不是一个人”。

多关注孩子:哪怕是一句问候和关心让孩子感觉拥有满满的安全感。

父母能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全感,孩子在能力上有更多优越感和信心。

02

父母“懒”一点,孩子更有责任感

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求助说:

我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每天上学前要叮嘱他东西一定要拿齐;
晚上写作业时寸步不离地守着他;
每天吃穿用度都将他安排的事无巨细,从不让他做任何事,现在还在却看见我就嫌烦,我该怎么办?

有专家针对妈妈的这些行为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你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让孩子有种被绑架的感觉。

有时候,父母越是为孩子操劳,却越容易惹来孩子的“嫌弃”。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所以不放心,什么事情都要替孩子做。

恰恰是父母的“勤劳”,切断了孩子的能力。

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

俗话说:“懒”父母成就优秀的孩子,这话一点也不假。

有研究显示:

孩子从3岁开始,就有独立的意识,当孩子的某种独立的要求被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表现出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自我肯定的情感,否则就会出现否定的情感。

越“懒”的父母,越能彰显父母的能力。

演员海清就是一个“懒”妈妈。

因为工作繁忙,她很少辅导孩子写作业,有时候看着孩子写作业都搞不清他的功课学到哪一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想看世界杯,但是海清不想早起,孩子就自己找同学帮忙解决第二天的早餐。

看似神经大条的海清却养出了一个自律的孩子。

不写完作业不睡觉;写完作业开始自创英文小说…

教育孩子,父母没必要事事都冲在孩子前面。

我们会发现:

不帮助孩子,他才会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不唠叨孩子,他才会变得自觉;
不干涉孩子,他才会在错误中学会取舍与责任。

孩子的责任感就存在于日常的独立处事中。

“懒”父母会一步一步激发孩子的潜力,让孩子明白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

教育孩子,父母就要“偷点懒”。

03

父母越会“骗”孩子,孩子越自信

电影《野孩子》中有一个16岁的女孩,从小被爸爸溺爱导致非常叛逆。

有一次她惹恼了爸爸,就被送到一所以整洁严明理念出名的学校学习。

刚进入学校,她就挑战校规引起大家的反感。

校长看到她的言行后并没有惩罚她,还将学校的曲棍球队交给她管理,并这样对她说:

我们这儿出来的女生个个聪明自主,有想法、好心肠,她们终将都是好朋友,我知道尖酸刻薄下,你也是这样的女孩。

听了这番话,女孩才发觉自己之前的行为很愚蠢。

她开始改变自己,不仅友好交友,还努力管理好曲棍球队,最后让学校的曲棍球获得了冠军。

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生的潜能,决定它是否会激发的取决于家庭教育。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的行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定为、装为、变为。

你将孩子定义为怎样的人,孩子就会接受父母眼中的自己,最后慢慢变成父母眼中的自己。

在这三个阶段,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定为”:“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话给孩子暗示”。

也许孩子并不优秀,但是父母用欣赏的话语“欺骗”孩子,可能会刺激孩子内心的欲望,让他对自己有一种正面的期许。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个一项关于“骗”孩子的实验。

他来到一所学校,随机挑选了十几个孩子,并告诉老师他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学校的老师就特别关注这群孩子,不停地鼓励他们。

八个月后他发现,这些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性格更加开朗,人也越来越自信了。

这场名为“期待效应”的实验,也让父母明白:你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要想方设法把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

在孩子人生的重要节点上,“骗”孩子,是一种带着欣赏的眼光的肯定。

鼓励优点,用“盲”的心态看待孩子的不足,把孩子的自信“升”起来,优秀也会慢慢向他靠拢。

04

父母越“懂”孩子,孩子越优秀

纪录片《你好未来人类》中有一个13岁的男孩何家进。

曾在英国参加的智力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誉为是“天才儿童”。

但是短短三年时间,他却没有了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多了很多的不良行为。

这一切原因都要归结于他的妈妈。

原本他喜欢编程,但妈妈非逼着他学医。

在《天才儿童》比赛中,妈妈强迫他选择与医学有关的题目。

妈妈总是按照她为儿子规划好的路线来“鞭策”儿子,最后却毁掉了孩子。

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心灵密码,只有父母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了解他,看见他,孩子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但是许多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揣测孩子,过分地以“孩子”为关注点,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实际上,每个孩子的最大诉求不是被指责,而是被理解和支持。

只有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点,真心地接纳他,这样的孩子才会更自主、更优秀。

在《小欢喜》中,杨杨的妈妈是一个“懂”孩子的母亲。

杨杨的性格叛逆,父亲每次和他硬碰硬都遭到了他的反抗。

而妈妈刘静却认为“只有爱和理解才能赢得孩子”。

为了了解孩子,她带着爸爸一起去玩了赛车,得到了和孩子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杨杨不想读书,想去舅舅的汽车厂打工。

妈妈也会尊重他:我知道你最喜欢车了,我也支持你的梦想,你看你舅舅那儿的汽车工程师也是在学校踏踏实实学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杨一瞬间被妈妈点醒,为了他的梦想,开始了努力读书。

作家简·尼尔森说

孩子从十岁开始,父母赢得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坚定、和善、尊重的态度,先和他站在一边。

孩子成长的最大价值感来自“父母能懂得我的需要”。

孩子在被看见和被理解中才能找到他的最大价值,拥有最大的动力。

爱孩子就要如他所愿,尊重孩子、支持孩子,以接纳的方式介入孩子的成长。

我们用柔软的心慢慢走近孩子,才能赢得他。

05

人民日报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家长是孩子最忠实的老师,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机会,能伴随孩子成长,为他倾心付出的时间就那么一段,机会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在教育的路上,没有一个父母能轻易收获完美的孩子。

你对孩子的付出,就是孩子对你的回报。

因此:

父母不轻易“缺席”,才能换来孩子的倾囊相待;

别把孩子“抓”太紧,让他有翱翔天空的本领;

把孩子“捧”得高一点,让他有激发潜能的本事;

别轻易“跑进”孩子的边界,才能铸造辉煌的未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