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块实时监控屏幕上工作人员的共同确认,4月13日,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携手潮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韶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实现“一主两副”三地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试点。

远程异地评标可以便捷地共享异地专家资源,专家分处异地评审可有效避免了不同地域人员聚集评审的疫情风险,有助于打造更加法治、公平、开放、优质、安全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这是中山政务服务再提速,建设法治政府和数字政府的生动实践。优化营商环境是中山改革的“头号工程”。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法治中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力护航中山高质量发展。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贴心高效服务,将中山打造成为全国企业办事最便捷、项目落地最快速的城市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善制度体系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统一

当前,中山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头号工程”,把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的营商环境,充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让企业家安心,让法治成为全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驱动“美丽中山、投资热土”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中山市司法局立法科副科长罗昔阳介绍,为完善涉企立法征求意见工作机制,中山先后制定出台《中山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中山市公众参与政府立法工作程序规定》《中山市政府立法工作基层联系点工作办法》等立法工作制度,为涉企立法征求意见提供制度保障。建立25个政府立法工作基层联系点,打造政企互动直通车,对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立法计划项目和立法草案,广泛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切实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围绕中山市2022年改革“头号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市司法局组织起草《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草案)》。中山将企业家日纳入立法内容,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成为涉企政策制定者,政务服务从标准规范化向精细化转型升级,打造包容审慎、信用分级分类执法监管、知识产权“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等。

“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2022年上升为地方性法规项目,作为立法草案的起草部门,我们联合市人大法工委正在对优化营商环境作更深入的调研和修改草案,如将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领域保障内容加进来,形成更为全面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罗昔阳透露。

不仅如此,中山加快推进涉及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制度文件清理工作,对不符合改革决策和上位法规定、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改和废止,或提请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修改和废止,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例如,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统一,中山结合实际完善政府规章,按程序修改《中山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3部政府规章,结合当前中山市“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要求,对已出台的《中山市排水管理办法》开展立法后评估,并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大幅提升其法律效力,确保立法和改革相衔接相统一。

规范文明执法

100多个事项包容免罚

近年来,中山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精神,探索服务型执法新思路,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找准了突破口,推动行政执法机关从重管制转向重服务的转变。

中山市司法局联合中山市政数局、市市场监管局探索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构建包容审慎监管体系;配合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制定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联合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探索建立免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采取非强制手段能够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在制定《中山市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基础上,中山出台《中山市推行“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推进服务型执法中的包容审慎执法,并明确工作原则、工作目标,确定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并公布了实施免罚清单、执法风险评估清单等5类清单。

中山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科长王敏颖表示,目前,中山市已在市场监管等多个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共100多个事项实施包容免罚。

例如,中山市曾有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其住所的招聘宣传单和广告牌上发布广告,内容含有“首家”“最强”等表述。该公司的上述行为已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但考虑到当事人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较短,且涉案广告仅发布在其住所内,违法行为轻微并在案发后及时改正,且以一般公众的认知能力,违法的广告用语并不会产生明显的误解,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参照《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该公司的行为被认定为社会危害性较小,依法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最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其作出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包容审慎执法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行政执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企业诚信度的负面影响,在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六稳’‘六保’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王敏颖说。

与此同时,中山市公安局还推出警企无缝对接联系机制,在全市重点企业、行业、协会设立驻企警务室,建立辖区民警挂点企业机制,积极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提供帮助。推行柔性执法,依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慎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公安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高效服务企业

诉求响应常态化、规范化

今年1月,中山市“一照通行”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小榄镇行政服务中心举行,现场颁发了中山市首张“一照通行”营业执照。市民李娜仅花费一个小时,就成功领取到了中山市猎鱼王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证照。“以前可能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办完的事情,现在一个小时就搞定了,非常方便快捷!”

为提高商事登记便利水平,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全省“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出台《中山市“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搭建“一照通行”服务平台,首批17个改革事项上线应用。

这是中山全面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明体现。

2021年,中山市还上线运行企业诉求“马上办”服务平台。其中,面向企业,在涉企一站式服务平台“粤商通”特色专区建设“中易办”企业版;面向政府,在协同办公平台“粤政易”工作台建设“中易办”政府版,平台除了为企业提供诉求办理、政策浏览、政务办事等基本服务,还为全市党员干部提供服务企业阵地,具备企业挂点、诉求督办、政策推送、走访记录、代企下单、在线交流等政企互动功能。

中山市12345投诉举报平台管理中心主任蔡自勇表示,目前中易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已服务企业近1.7万件次。中山构建起7×24小时企业诉求“马上办”响应工作机制,实现企业诉求响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企业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广东省日前印发的《2021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中山政务服务指标得分排名珠三角第一梯队,仅次于深圳、广州和珠海。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智能审批”,重大项目“拿地即动工”逐渐成为常态化……通过系统化、立体化、深层次的改革,中山市营商环境显著提升,企业对政务服务的体验感、获得感更加强烈。

中山市政数局审批协调科科长袁俊文透露,全面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山涉企服务基本实现“网上办、指尖办”。目前,全市已经有3426个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超过95%的业务实现“零跑动”。

同时,中山依托“粤省事”“粤商通”等移动服务平台,建成“精品中山”指尖服务专区,1500多项政务服务“指尖可办”。其中,在中山专区“粤省事”小程序常用服务有1000多项,注册人数突破570万;“粤商通”可办涉企服务578项,市场主体注册超55万。

行政效率提速

基层事项一窗办、就近办

2021年7月7日,中山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推行居住证“简易签”便民服务举措。符合条件的居民,只需要携带居住证,就可以到各镇区公安办证窗口办理居住证签注,无需其他证明材料。据统计,目前已有逾5万名流动人口通过“简易签”举措享受快速便捷办证。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中山公安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改造,累计推动全局政务服务压减时限95.9%,压减平均跑动次数至0.012次,提升即办率至90.3%。

数据“网上跑”,证照申请“指尖办”,也是公安政务服务提速的写照。近年来,中山市公安局依托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全面深化“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拓展网上办事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网上办”——改革交管、出入境窗口服务由传统的“面对面”转变为互联网条件下的“键对键”,实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此外,中山市公安局还推出“码上办”“爱心办”“延时办”“全城办”等22项改革举措成效显著,涵盖企业群众创业、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

中山人社系统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依法治市决策部署,准确把握保障民生与优化营商环境平衡点,统筹推进人社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人社部门深入推进“社保服务进银行”,设立184个银行“社保服务点”,为200多万参保人提供37项高频社保事项服务。

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指导监督科副科长李琰介绍,为了更好地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中山市政数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大体检”,积极拓宽政务服务与群众、企业沟通的有效渠道。针对收集到的堵点和问题,各业务部门将集中优化改进办事流程,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所急。

中山推动基层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在全市23个镇街建设现代化政务服务大厅,100%配备政务服务一体机、企业开办、不动产缴费自助打印、综合办税、安全生产等智慧终端,3300多项政务服务可自助办理。联动多方资源,推动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推行“金融+政务服务”“物业+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进银行网点、小区物业,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中山还与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6个城市建立了合作机制,设立“跨域通办”服务窗口,并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上设立“省区内通办”专区,实现55个事项“湾区通办”、291个事项“省内通办”。与赣湘桂黔4省区15市探索建立跨省联动机制,实现127个事项“跨省通办”。

■焦点

对标先进,全面健全营商环境制度体系

中山拟推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

2021年11月,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一宗68亩的工业地块实现16分钟“拿地即动工”,刷新了中山市重点项目落地动工速度的最快纪录。

通过区域综合评估、标准地、建设用地带设计方案出让、新出让用地开发建设预受理、分阶段施工报建、勘察设计责任保险等系列改革政策举措,近两年来,“拿地即开工”项目在中山遍地开花。据统计,从2021年至2022年3月底,中山共有超过30宗重点项目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动工”。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更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下,中山提出坚定不移实施营商环境改革工程,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中山改革的“头号工程”。

围绕打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近年来,中山全面推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在优化政策体系方面动作频频。2020年至2022年,《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中山市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中山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等重磅文件先后出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中山营商环境优化目标和路径不断明晰,环境持续优化。

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基础上,中山围绕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进补短板行动,在提升企业开办和不动产交易便利度、改善进出口通关服务环境、优化纳税服务、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攻坚。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纳税、劳动力市场监管、登记财产、招标投标、获得信贷等指标排名实现提质进位,“信易保”“五位一体”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两项改革经验获得省向周边城市推荐。

一系列变化正在发生:企业开办“一表填报、一网通办、一窗领取”,全流程平均时间压缩至0.1个工作日;3289项服务实现“零跑动”;60项高频服务事项“秒批秒办”,291个事项省内通办”、127个事项“跨省通办”,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位列珠三角第一梯队……

2022年,中山出台《中山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部署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要素支撑、政务服务、法治服务、城市环境等五大方面共160项具有引领性、方向性的改革目标任务,并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一流营商环境。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是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统筹部门,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登表示,中山市发改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切实加大补短板力度,结合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标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做法,抓紧出台2022年度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健全营商环境的各项制度,全面加强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进落实力度,全力推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步伐。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帆 杨慧荣 雷海泉 苏芷妍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