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以来,伴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流行,欧洲各国陆续开始放松对于新冠疫情的防疫措施,欧盟内部的边境管控政策也在逐步放开。1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合计报出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近80万。次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率先宣布英国将废止包括疫苗护照和强制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2月25日,荷兰废止了大部分防疫措施,并在3月23日彻底废弃了国内防疫措施。比利时在3月7日放松了防疫措施。 3月14日,法国也废止了大部分防疫措施。4月1日起,德国也将仅保留 “基本的防护措施(basic protection)” 。笔者居住的奥地利在3月5日也放松了境内防疫政策。
对于在欧洲生活的普通人而言,城市生活似乎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状态。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逐渐转暖,疫情带来的笼罩着整个社会的压抑感也在渐渐消散。俄乌冲突也使得疫情淡出了欧洲媒体版面和普通人的生活。然而,欧洲在疫情之下的重启之路仍然面临着挑战。
疫情阴影下的艰难重启
3月5日,除维也纳外,奥地利已正式解除了 “对于未接种疫苗者的封禁”。这意味着未接种疫苗者可以重新进入餐厅、咖啡馆等公共场所。此前未接种疫苗者由于不能出示疫苗接种证明或康复证明,无法进入这些场所。同时,奥地利还解除了对于包括夜店等娱乐场所的营业限制,咖啡馆和酒吧的营业时间限制也被废止。
绿党(Grüne)政客、时任奥地利卫生部长沃尔夫冈·穆克斯坦(Wolfgang Mückstein)认为这是针对新冠防疫的“范式转变”。此前,穆克斯坦曾表示: “我们无法阻止奥密克戎,只能争取时间”。
奥地利国内并不是没有反对放松的声音。奥地利社会民主党(SPÖ)政客、维也纳市长米歇尔·路德维希(Michael Ludwig)就曾表示现在新冠病毒感染率依然非常高,因此还不能全面放开。
事实上,奥地利的防疫政策和国人理解的“躺平”或者说路德维希口中的“全面放开”并不完全一样。奥地利在选择放开防疫措施的同时,并没有跳入彻底“躺平”这个极端,而是根据本地需求,在尽可能不影响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的情况下,仍然保留一些必要的防疫措施。
例如,在公共交通上,乘客依然被要求佩戴N95口罩。大学依然保持线上教学。奥地利的餐馆和咖啡馆这种人员聚集的地方依然还施行“3G政策”。这里的“3G”指康复(Genesen)、施打疫苗(Geimpft)以及抗体或核酸检测阴性(Getestet)。维也纳的餐厅、酒吧、健身房等仍然实行“2G政策”,即只接待康复证明或者施打疫苗证明。然而实践中,部分餐馆也已经可以接受“3G”,甚至一些小餐馆现在已经不再检查食客的“健康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也纳超市饮食区的“3G政策”要求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疫情初期就曾强调疫情将对欧洲经济造成的影响。她鼓励欧盟各成员国采取措施援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例如旅游业、运输业和零售业等。近期爆发的俄乌冲突也使得欧洲各经济部门和居民生活面临更大压力。因此,对于欧盟各国而言,放开防疫政策也是客观上在缓解俄乌冲突带来的经济冲击。
以奥地利为例, 奥地利经济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对奥地利GDP的贡献在近10年间一直维持在62%到63%。服务业也贡献了奥地利70%左右的就业岗位。因此放开防疫政策恢复服务业活力,对奥地利从疫情冲击中复苏经济非常重要。
欧盟与人员自由流动
随着各国国内防疫政策放开,各国边境管控政策也在松动。2022年2月末,笔者从奥地利飞到比利时随后又到了荷兰。两国在对于防疫采取的态度完全不同——比利时的防疫政策非常谨慎,而荷兰的防疫政策则更宽松。
就边境政策而言,比利时会要求入境人员通过网络填写旅客定位表格(passenger locator form),填写表格的同时,需要提交一份核酸阴性检测证明或者两针的疫苗接种证明。这与英国初期施行的边境政策类似。不同的是,由于比利时在签证申根区,比利时未在边境口岸设置检测点,只是通过机场广告的方式告知旅客应当填写相应表格。

南布鲁塞尔-沙勒罗瓦机场(Brussels South Charleroi Airport)广告

不过,这项政策很难真正起到作用。这是因为没有检测点的情况下,未事先了解边境政策的申根区旅客可能很容易会忽略这个入境要求。即便如此,在3月7日放开防疫措施之后,比利时依然保留了这项政策。
荷兰在这方面就显得更加务实,对于申根区旅客并没有填写这类表格的要求。笔者到荷兰的时候,荷兰还未完全废止防疫政策。政策层面,在餐馆依然要求检查“健康码”。然而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店主有相当的自由裁量,不检查“健康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相对而言,比利时检查“健康码”的政策实施则十分严格。笔者在布鲁塞尔时去参观欧洲历史博物馆(European Historic Houses),当时未随身携带手机。由于不能出示“健康码”,笔者和朋友被检查站工作人员拒绝,不能入馆。后来只好让另外一个朋友帮笔者把手机上的“健康码”截图发过来,才能入馆。相比之下,笔者在荷兰从来没有被检查过“健康码”。
3月23日起,荷兰已经彻底放开了防疫政策。与奥地利不同的是,荷兰在公共交通上已经不再要求佩戴口罩,而仅仅是推荐佩戴。在边境政策上,荷兰仅仅保留对于非欧盟居民在欧盟层级的准入政策。
在入境政策上,奥地利则对欧盟居民依然施行“3G政策”。即入境仍然需要提供康复证明,疫苗接种证明,或者结果为阴性的核酸或者抗体检测证明。另外,自2021年6月起,欧洲各国“健康码”已经实现了互认,因此奥地利的“健康码“也可以在比利时和荷兰使用。
然而,欧盟内部的自由流动并不仅仅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上流阶级需要度假和消遣。恢复人员自由流动其实对于欧盟自身存续乃至欧洲经济区“单一市场”的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员自由流动一直是欧盟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欧洲共同体的奠基文件《罗马条约》就把人员、资本、货物的自由流动作为共同体重要的价值。然而2020年疫情初期,各国各自为政,也发生了多起“踩踏事件”。这使得欧盟本身面临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疫情期间的边境政策也造成了必要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s)的短缺。必要工作者对于社会各部门的运作至关重要,例如医护人员、食品生产与加工、交通运输等。例如,奥地利的芦笋采摘就是主要依靠来自中东欧的劳动者,因此严格的边境管控政策也使得奥地利农业受到了相当冲击。
俄乌冲突下舆论焦点转移
持续数周的俄乌冲突使得新冠疫情在欧洲媒体和公共舆论中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稀薄。感染病例数在普通民众眼中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消息之一了。相对的,防疫政策中义务疫苗法令和免费检测依然是两个相对重要的议题。
经过近2个月的拉扯, 3月9日,奥地利也决定暂停实施1月20日通过的义务疫苗法令。按照原计划,义务疫苗令要求最晚在3月15日确定首针疫苗的接种日期,在这个确定的接种日期之后,如果未能履行疫苗接种责任,奥地利居民将收到最高3600欧元的罚单。
绿党政客、奥地利卫生部长约翰尼斯·劳赫(Johannes Rauch)称,强制疫苗委员会最晚将在未来三个月里准备一份报告,并对是否继续实施义务疫苗令重新评估。他强调评估将基于科学证据,同时遵循比例性原则和合宪性原则。
同样地,德国联邦议院4月4日也宣布暂停施行针对18岁至49岁居民的义务疫苗法令。对于50岁以上居民,德国依然保留疫苗接种义务。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高龄易感人群。这项法令将在2022年10月3日开始施行。针对18岁至49岁居民的义务疫苗法令,德国将在9月初对疫情发展进行重新评估,再确定是否执行。
奥地利联邦政府此前一直在为民众提供免费的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民众通过政府设立的网站预约检测,并在临时搭建的检测点进行检测,检测次数没有限制。另外也可以通过自主取样,并通过专用的邮箱邮寄至实验室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在奥地利被称为“咽喉检测(Gurgeltest)”。居民每个月可以在超市领取8个免费检测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咽喉检测(Gurgeltest)”使用的检测包和专用邮箱

然而反对者认为免费检测已经消耗了太多资金。根据2020和2021年的数据,免费检测已经花费总计超过23亿欧元。与人口10倍于奥地利的德国相比,奥地利已经进行的检测数是德国进行检测次数的将近2倍。
这种检测方案将在2022年4月被废止。新的检测方案于4月11日开始执行。新方案中,每人每月可以进行5次免费的抗体测试和5次免费的核酸测试。

集装箱改装的检测点

此外,奥地利也在讨论“密切接触者将不再需要进行隔离”。密切接触者将被允许工作和走出户外,但是他们必须佩戴口罩,且不被允许参加群体活动。
尽管新冠疫情正渐渐远离欧洲舆论关注焦点,但是正如奥地利卫生部长劳赫所说的那样,“大流行远还没有结束”。 欧洲各国也正积极地平衡防疫和防疫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并最终寻求使民众生产生活能够回到正常的秩序。欧洲各国对于防疫政策不同程度的放松,也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然而欧洲何时才能真正看到大流行的终结,怎样的防疫手段才能更好地适应自身需求,欧洲各国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吧。
(廉秀宇,毕业于比利时根特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现居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