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栋普通宿舍楼里,住着一位百岁老人,每天她都会在儿子或保姆的帮助下,从三楼下到北外校园里遛弯。校园里的人见了她,都会亲切地和她打招呼,而她脸上则永远带着平静而安详的笑容。她就是107岁的北外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柯鲁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9月29日,伊莎白获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亲手颁发的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天地出版社近日出版《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由著名作家谭楷历时三年采访创作而成。作品以30多万字的篇幅,图文并茂地讲述了1915年出生的百岁老人伊莎白的人生故事。

作品从伊莎白的家族和父母写起。1912年,辛亥革命后,伊莎白的父母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扎根成都。他们分别参与创办了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和成都弟维小学等。生于成都,长于华西坝的人生经历,在伊莎白心里烙下了故乡的印记。这里有滋养她的成都平原和中国文化,有童年伙伴和四川美食,也有称呼她中文名“饶素梅”的中国朋友……

柯鲁克夫妇

受父母的影响以及对故乡的情感,伊莎白从小就目光向下,对中国普通民众的苦难充满了深切的同情。三峡的纤夫、码头的苦力、茶马古道上的脚夫、妈妈参与创办的盲聋哑学校里的残疾孩子等,都被伊莎白放在心上。她也在思索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这种思索,影响到她对自己研究方向和人生伴侣的选择。

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伊莎白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回到成都。在战火中的中国,伊莎白坚定地由儿童心理学转向人类学。她希望通过人类学研究,找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从四川汉源赵侯庙,到理县八什闹,再到重庆璧山兴隆场,三次田野考察的经历,不仅让伊莎白和乡亲们结下真挚的情谊,让“饶小姐”的称呼传递80多年,也让伊莎白初尝人类学研究的苦涩、收获珍贵的素材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官、匪、地主的压榨,底层民众的麻木、愚昧、自私……伊莎白深知,中国要翻开新的一页,必须对症下药。

1940年,伊莎白在华西坝认识了后来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大卫·柯鲁克。1941年,伊莎白、柯鲁克相约重走红军长征之路,最后二人情定泸定铁索桥头。

“我没有那么伟大,就是每次都选择了中国,选择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选择和喜欢的人民在一起。”这是伊莎白发自肺腑的一句话。正是秉持这种初心,不管是留在南海山参与创办中央外事学校,还是留在新中国培养外语人才,抑或是在经历了“文革”中不公平对待、收到国外名牌大学的邀请时……伊莎白和柯鲁克都坚定地选择留在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一起,参加新中国建设。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教育改革方面,他们参与编写新中国第一套大学英语教材,编撰《汉英词典》。他们革故鼎新,教书育人,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桃李满天下。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