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你没有看错,中国99%的人,月收入不足1万块。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工资超过了1万,那么你在收入这块,已经超过了中国99%的人。
怎么,不相信?
看看国家统计局2021年的数据:

人均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是3万5千块钱,合着每个月3千块。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的一篇调研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
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区间的是4.52%。
而大部分中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1500元这个区间,占比约40.71%。
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就是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外可用于实际使用的可支配收入。说的粗糙、通俗点,就是平均下来每个月能挣的钱。
再结合之前总理说过的:我国有六亿人每月收入低于1000元。
你就应该知道,月收入超过1万块,真的很难。
网络上人均年收入百万,人均法拉利,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吹牛逼的。
也许有些人觉得这个数据不准确,他自己的工资蛮高,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块,身边的朋友,同事,都能挣这个数。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很好理解,主要的原因,就是每个人所处的圈子不一样,阶层不一样导致的。
受过高等教育,上了好大学,找了一份好工作,身边的同学,朋友等,大概率也是跟你差不多一个圈子里的人,挣的钱也不会相差太多,这也叫导致了一种的错觉:所有人都这样。
但当跨出自己的圈子,站在圈外看大部分人的时候,就应该知道:钱难挣,屎难吃。
挣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知道了大部分人其实收入不高这一点,我们能得到些什么,要注意什么?
两个方面来看吧:从社会总体的角度,和从我们个人的角度。
从社会总体角度来说。
虽然咱们国家现在总体经济规模很大,但人均收入确实不高。
要知道,中国除了有北上广深,还一样有4线,5线的小城市,还一样有更广大的农村。
那么在制定政策,考虑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国情的复杂性,经济发展的不平等性。
可能在这里适合的政策,商业模式等等,在另外的地方就会失灵。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阶段也只能说是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
再来说下对咱们个人的影响。
咱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宏观的视角,总体的方针政策,说实话,跟咱们关系都不大。或者说,咱们通常也不怎么关心。
咱们更多关心的是:这件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影响?
其实关系和影响还是蛮大的。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心态要放端正。
如果你的工资超过了一万块,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了。
不要特别在意有些人故意贩卖的焦虑情绪。那些故意贩卖焦虑情绪的人,最终就是通过鼓动你的焦虑情绪,来贩卖所谓的知识和技能。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你学了个皮毛或寂寞,他赚了个满盆。
什么中年危机,失业压力,经济压力,有没有呢?
绝对有,但牢记一句话,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饭,有多大的能耐,做多大的事情。
只你做事不要过于超出自己能力范畴之外的事情,其实一般来说,过得应该还算可以。
月薪2万,非要去买月供一万八的房子,强自己所难,活的也很痛苦。压力不大就还真见鬼了。
什么都要,什么都去比:鸡娃、学区房、好车、好工作。那么估计再多的薪水,也满足不了你永远膨胀的胃口。
如果你的工资每个月挣得不多,一万块以下,也一定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气馁。
咱也不说什么通过努力,工资会越来越高,月薪过万不是梦的空话了。
就说一句:通过自己的劳动,通过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不寒碜。
不偷不抢,本本分分工作,老老实实挣钱,就是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要知道,一万块以下的工资,一万块以下的工资,才是真正的常态。这些才是支撑社会运转的主要力量。
更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贩卖焦虑冲昏了头脑,安安心心做自己的工作就好。
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最光荣。
如果你是还没有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送你一句话,叫做: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一方面,咱们找工作,或者对待找工作的态度,要考虑现实情况,跟着社会的普通行情走。
行情就是应届毕业生5千块一个月,你非要8千,估计也没人搭理你。
再说现在就业形势也不怎么好,虽然说宁缺毋滥,但也一定不要走走看看,像猴子掰玉米,总以为后面的玉米最大,结果掰到最后什么也没落下。
看准了,就赶紧下手。
仰望星空的意思呢,就是咱们对未来一定要抱有幻想,充满期待。
这个幻想和期待,是褒义词。指的是你要有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
可能现在工资确实不高,但通过你在工作中的努力,通过你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工资待遇,总会提上来的。
写在最后:
不管你挣多少,咱们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你我每一个人的参与。
关于如何看待挣钱多少这件事情,端正了态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会被别人所左右,就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了。
李工视眼
不定期讲解电子干货,谈谈做人、做事的方法。
觉得不错,点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