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处于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国内本土疫情也出现反复,单日新增病例一度达到两年来最多。面对严峻考验,各地都在全力以赴,积极探索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扭转疫情走势。

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意味着要紧绷安全弦:连日来,国内多地暴发疫情,从一些感染者的活动轨迹、活动范围之大、密接者之多来看,一方面说明,我们广大居民的自我防控意识仍然不高;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的工作还不够细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依然严峻,“动态清零”还没有到做选择题的时候,还需克服厌战松懈心态,下足绣花功,用最小的代价守住防控大局,为国家整体防控赢得全面胜利。

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意味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持续丰富防控工具箱,让“动态清零”更加高效:在全球疫情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毒株变异缺乏规律,每个地区面对的都可能是不同变异株以及亚型的复杂“排列组合”,给防控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地理位置、发展程度、人口规模、医疗条件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抗疫策略的选择,对于“最小代价”与“最大成果”的平衡也会有基于自身的具体考量。这就需要在坚持总方针、遵循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各自情况,结合病毒变化,动态更新策略。面对新情况,各地都有一个研究和学习的过程,积极观察其他城市的实践样本,彼此借鉴、举一反三,方能心中有数、脑中有策。

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意味着要针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策略得当,才能堵上病毒“入关”的漏洞。齐心抗疫,人人都是参与者。当我们仍要树牢“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的危机意识,统筹做细做实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坚持群防群控,压实各方责任,守;另一方面,要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的防控措施,既要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企业和个人的防控责任,坚持小胜为大胜,向着“动态清零”阻击战稳步前进。(彭晓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