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与张闾琳

他是张学良在现今社会唯一存活于世的儿子,也曾是东北张家最为受人追捧疼爱的小少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西安事变后,蒋中正怀恨在心,他被迫远离家乡和亲人,小小年纪一个人在外漂流。

与养父在国外五十多年,他甚至都忘记了如何用母语说话,人到中年才如愿回国看望儿时的故土。

他是张学良痛苦半生后与赵一荻生下的唯一希望,也是张学良夫妻人生最后最惦记的孩子。

张闾琳,一个在国外奋斗多年,晚年替父回乡的孝顺孩子,一个漂泊半生终是寻到根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琳

1994年,张闾琳在洛杉矶接到了远在夏威夷定居的父亲张学良的电话,张学良多年来虽定居在美国,但一直都想要回到老家看一看。

他的申请年年上报,年年被驳回,直到蒋经国离世,蒋家影响力下降,国民政府方面才给予了审批通过。

可张学良年岁已老,自己身体不争气,根本就无法乘坐飞机长途奔波,他又不想浪费这次回国的宝贵机会。

于是他想到了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他希望张闾琳能代替他回到家乡,好好看看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听到这个消息时,张闾琳最开始是沉默的,那个他父亲口中心心念念的家乡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多少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琳和赵一荻

因为早在十岁那年,他就因为身份问题,不得不被母亲赵一荻送出国,相比较国内,美国对他来说更像是家乡。

但张闾琳知道自己父亲对这次机会有多么的期望,于是整理好手上的事情,张闾琳还是开启了自己的中国之旅。

出发之前,他父亲张学良一封封信寄给他,提醒他一定要去看看在沈阳的张作霖大帅陵是否完好。

大帅陵是张学良在父亲死后,为其准备安葬的地方,但之后的九一八事变,让张学良再也没办法回到东北。

他其实更希望,张闾琳能把暂放在沈阳的张作霖灵柩直接迁进大帅陵里,但世事变迁,他们能做到也就只是以后人的名义来参观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琳

而上了飞机后,让张闾琳头疼的问题也出现了,当时已经64岁的他其实根本就不会汉语。

很多时候乘务之间的交流都是中文,他听不懂,所以没办法,他只能在飞机上,请了会英语的人来帮忙照顾自己。

等到了北京,一下飞机,便来了很多人迎接他,因为他不光是张学良的后人,退休前更是供职于美国太空署的高级工程师。

虽然早已退休,但对当时刚刚发展太空事业的国内来说,也属于不可多得的稀有人才。

因为不会汉语,国内领导对张闾琳非常照顾,来接机时,周围光翻译,就来了不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琳

国内领导邀请他参观我国的航天航空发展,也给他安排了些相关信息的学术演讲和见面会。

同时还专门安排人员带他和她的家人一起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翻译也是贴心得全程陪同。

虽然当时张闾琳已经六十多岁的年纪,但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他还是不知疲倦地侃侃而谈。

亲人也有人照顾,不需要他担心,于是几天之后,在北京结束了演讲与参观之旅的张闾琳和家人带着翻译人员,前往了沈阳。

坐在北京到沈阳的特快列车上,张闾琳才感觉到了自己从来不曾有过的近乡情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琳和赵一荻

他其实对童年的印象很少,顶多是停留在下人丫鬟满院子追着他的场景上。

因为他年少时,张家在东北地界还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他父亲张学良接手了祖父张作霖留下的兵力,正是家族辉煌的时刻。

那时候他是家里最小的少爷,丫鬟婆子天天围着他伺候,生怕他淘气磕了碰了,母亲对他也都是满眼的温柔与宠爱。

其他哥哥姐姐都已经长大成人,只有他,还是有时候话都说不明白的年纪。

可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只短短不到十年光景。西安事变,他的父亲张学良为了达到一致抗日目的,与杨虎城一起发动“兵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

无法在百姓眼皮子底下闹出内斗丑闻,睚眦必报的蒋中正把张学良囚禁在了贵阳修文的阳明洞里。

当时在张家工作生活的家仆是跑的跑,逃的逃,妻儿孩子更是为了躲避追捕不得不四散奔逃。

赵一荻放不下张学良,她不忍心看着张学良一个人被囚禁在没有亲人爱人陪伴的地方,于是便收拾好家当想要去找张学良。

即便是自己犯险,但要是能陪伴在爱人左右照顾一二,对她来说也是好的。

但身边仅剩的张闾琳却让她犯了难,她不光不能带着张闾琳,还必须要想办法把他送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一荻

一旦被别人发现了这个十岁孩子的身份,可能会给他带来灭顶的灾难,于是多方斟酌,赵一荻把张闾琳送到了伊雅格的手上。

伊雅格不光是张学良为数不多的西方友人,也是张学良最为倚重的外籍朋友。

他曾是张学良在国内的经纪代理人,与张学良无话不谈,赵一荻同样也很器重信任他。

伊雅格老家是美国的,正好可以带着张闾琳一起出发去美国,于是在1940年,张闾琳成为了伊雅格和埃娜夫妇的养子。

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再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再没有回到过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

分别那天非常匆忙,但张闾琳却紧紧抓着母亲痛哭,十岁的他根本不明白母亲的决定。

赵一荻也根本来不及安慰他,只能狠心把他交到伊雅格夫妻手里,然后催促他们赶忙离开。

张闾琳走了,赵一荻心也空了,她只能小心隐藏好愁容,把所有心思放在张学良身上来减少对孩子的思念。

而和养父母成功漂洋过海的张闾琳,也开始了他内心空虚的美国生活。

刚到美国的时候,张闾琳很不适应,不光是生活上,更有饮食上、语言上等等,反正哪里他都适应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他还会时不时就想家,张家以前优渥的生活,是现在养父母们不能给他的。

刚开始他会哭喊,伊雅格的埃娜就抱着他安慰,但根本没有效果,后来张闾琳自己想开了才渐渐学会了坚强。

当时为了不被人追查到身份,伊雅格一家并没有住在美国的华人社区,而是搬到了旧金山一所全是美国本地人生活的公寓里。

伊雅格希望能让他快速适应美国的生活,并且把他身上所有华人的气息都消除掉。

这样他就能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出生的小孩,而不是被领养的华人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并且伊雅格还给他改了名字叫克尔,在家只允许他说英语,不可以说一句中文。

在这样的环境下,张闾琳从最开始哭喊着要父母,到后来完全适应,也就只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然后伊雅格便把张闾琳送进了当地的小学进行全面西式化的教育,张闾琳也渐渐忘记了当年在国内与父母幸福美满的种种时光。

这一分别,便是整整十五年杳无音讯,赵一荻在张学良身边虽没有生命危险,但时常会担心她唯一儿子的生命安全。

尤其是1952年,听朋友传回的消息,说华人社区着大火,烧死了人后,变得更加寝食难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赵一荻每每深夜熟睡都会做噩梦,梦见自己的儿子被大火烧死,梦见孩子责怪她当年的抛弃。

她有时从噩梦里醒来,都是泪湿枕巾,早知儿子会生活坎坷辛苦,她还不如带在身边小心看护。

在这样的精神折磨下赵一荻的身体都开始有些萎靡,但也是朋友的突然离别,让她稍微有了生活的期待。

1955年春,黄显光夫妇在赴美前,来到张学良的住所辞别,这让内心煎熬的赵一荻一下就看到了希望。

她带着恳求,想让两人帮她找一找自己远在美国的小儿子张闾琳,她想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不是还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她给了黄显光夫妻俩一份孩子所住的地址,但当黄显光到了美国,找到地方才发现,那里早已经拆除。

地址上的信息变成了高尔夫球场,伊雅格一家和张闾琳也在旧金山消失了踪迹。

黄显光又去了当时的华人社区,了解到大火里死亡人员的名单,确定没有伊雅格一家和张闾琳的名字,才松了口气。

然后又根据人员的名字逐步追查,最后在洛杉矶,找到了当时正在上中学的张闾琳。

张闾琳还活着的消息一传到赵一荻手里,她瞬间就流下眼泪来,多年担忧的事情没发生,自己的儿子还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张闾琳、张启信、张启仰

后来黄显光还把张闾琳的照片寄给赵一荻和张学良,两人也对见到张闾琳更加激动。

1956年,在张闾琳上大学前,张学良的亲友安排他去高雄探望自己仍被囚禁的父母。

张闾琳在飞机上心情还是复杂的,这些年随着他渐渐长大,他以为自己的父母早就抛弃了他。

却没想到,张学良和赵一荻是有苦衷的。

他在出发前,已经知道了父母当年把他送走的原因,也知道了这些年父母一直都在惦念他的消息。

但因为从十岁后再也没接触过母语,他早就已经忘了该如何说中文,而且不光是自己曾经的名字,他甚至连自己父母的名字都记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与赵一荻、陈淑贞、张启信

可血缘亲情的魔力,有时候就是这样令人着迷,张闾琳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还是心酸地流下泪来。

他抱着父母痛哭,当年儿时的记忆像锁在盒子里的宝贝被慢慢打开,通过父母的描述,他又仿佛回到了过去。

从那之后,虽然张学良和赵一荻还在被囚禁着,但与张闾琳之间还是有着书信上的往来。

1959年,国民政府解除了对张学良夫妇的监禁管控,但仍限制其行动,夫妻成为了无政治加身的“自由人”。

但除了张闾琳外,张学良所有的儿子早已经或病逝或意外地死亡了,女儿也已经嫁人不需要多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帅陵

于是在那年,张学良解困后的第二年,他就想到了远在沈阳还没有迁进大帅陵的张作霖。

他向上申请回去,但始终不被允许,最后夫妻俩商议着去美国看张闾琳。

而那时的张闾琳正在加州大学,与华人少女陈淑贞恋爱,父母的到来让他倍感惊喜,同时也是那年,让他知道了女友的身份。

说来也巧,两人在交往前,都相互隐瞒了自己的身份,虽然已经是新社会时代,以前的身份无足轻重,但两人都默契地没有说出来。

是在陈淑贞知道了张闾琳是张学良的儿子后,她才告诉张闾琳自己是粤系军阀陈济棠的侄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全家福

当年陈济棠的社会地位可不比张学良低,两人在长辈眼里,竟也算是天造地设、门当户对的一对。

两人婚后便一直居住在美国,张闾琳也在美国航天局找了一份工程师的工作。

张闾琳第一个孩子出生是在1962年,当时正是张学良在台湾省过得比较舒心的时候。

虽然国民政府仍限制他行动,但是却不限制他与其他人交往,或是通过其他人了解国内的动向。

所以在得知孙子出生后,他大笔一挥,直在纸上写下“信仰”二字,这两个字也成了后来张闾琳两个儿子的名字,张居信和张居仰。

他一生只为完成父辈信仰,可惜天不遂人愿,但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也能牢记心中爱国信仰。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与孙子

张闾琳想到这里,再看看行驶的特快列车,他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对国内抱有这样的追求。

人民有信仰,社会才有发展。

占地12.5万平方米的大帅陵,虽然没有埋葬着张作霖的灵柩,但被政府保养的还是如新建的一样。

张闾琳做不到把祖父的灵柩放进去,但为父亲拍几张照片还是可以的,于是用着有限的资源,张闾琳打包了大帅陵前后所有的风景。

张学良看到这些照片也是眼角湿润,那里的一草一木,可都是他当年为了自己的父亲准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与孙子

他父亲戎马一生,最后却死于非命,被日军炸死,尸骸多年不得下葬。

想到这里,他又感叹自己不争气。

他不光委屈了父亲,也委屈了妻子孩子,大夫人为了他四处奔波,死于疾病,新夫人为了陪他放弃了年幼的儿子。

他总对过往人生感到后悔,一直想要弥补当年的遗憾,可儿子里如今竟只剩下张闾琳还能陪伴他左右。

张闾琳不怨恨父母当年的觉得,只感叹时局动荡造就了一家人分离,往后的日子,张学良因为儿子定居在了夏威夷。

张闾琳工作不忙或是节假日,便带着一家老小与父母团聚,张学良虽然一直无法实现回国的愿望,但晚年生活也算过得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2000年赵一荻病逝,临走时她死死抓着张闾琳的手,让他好好照顾张学良,可没曾想,第二年张学良就随着赵一荻一起去了。

而张闾琳晚年的生活就比张学良要幸福很多,他带着妻儿多次往返美国与国内。

期间不光回到了他妻子的家乡参观旅游,还带着一家老小多次在东北地区辗转逗留。

张闾琳的两个儿子也因为他的缘故,在毕业工作后,也与东北大学有很深沉层次的知识交流。

之后的子孙更是对中国文化有着其他人少有的热爱和向往,他的两个儿子也把中华文化教育当做值得炫耀的历史文化来培养孩子。

曾经只能在父母身边哭泣的张闾琳垂垂老矣,但父亲张学良给予他的情怀,他却始终都放在心里。

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无论到哪里都心怀祖国,而他们的子孙,无论出生在哪里,一定也不会忘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