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想象中,这届银发族的晚年该是什么模样?

衣食无忧,心情愉悦,每天唯一要担心的事,是起晚了抢不到跳广场舞的黄金地盘?

10个老人里,可能只有1个能过上神仙日子。

大部分银发族都没有“退休自由”,他们被迫围着儿女打转,生活被家务和孙辈填满。

晚年的基调,除了压抑,还是压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37岁的男人半躺在床上,头靠着墙壁,失声痛哭。他满脸愁容,眼泪止不住地流,鼻涕也不受控制地涌出鼻腔。他哭声并不大,但悲伤那么真。

他为何而哭?因为与他同住7年的老母亲,即将被弟弟接走。

老母亲为何与他同住7年?因为要帮他带小孩。

弟弟为何要接走母亲?因为弟媳妇刚生娃,需要老人去带娃。

这段“母子情深”的视频在网络引发剧烈反响,人人都在为血缘亲情感动,我却只觉得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儿子已经37岁,老母亲的岁数大概率在60岁以上。她五十来岁住进大儿子家里,给大儿子带娃。六十来岁又要住进小儿子家里,给小儿子带娃。两个儿子甚至没给忙碌而劳累的妈妈一点喘息的时间,而是像交接工作那样无缝衔接。

本该退休享清福的年纪,有的老人却依旧要做饭、洗衣、带娃、打扫卫生……

本该含饴弄孙,纵享天伦之乐,谁知孙子的吃穿陪玩都要自己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还记得那位“自驾游逃离婚姻”的56岁大妈吗?

她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稀里糊涂地和只见过三面的男人结婚。婚后仓促地生下女儿,从此一生都被女儿绑定。辛苦养大女儿,还要继续养外孙。

知天命之年,她没有休闲时光,也没有自我。外孙终于要上幼儿园了,她下定决心要为自己活一次。与其说她逃离婚姻,不如说她在追求“退休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感剧《我是真的爱你》里,编剧用心地设置了这样一个桥段。

陈佳和丈夫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娘家,以自己工作忙为理由,要求母亲给她带小孩。但母亲也有她的事情要做,陈佳怪罪母亲不帮忙,母亲哽咽着说道:

“我这么大岁数了,我凭什么要为你失败的婚姻买单?”

凭什么呢?凭一句“亲爸亲妈都不搭把手,我还能指望谁”,就能让银发族为子女糟糕的生活买单。子女、孙辈有人照顾了,银发族却失去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豆瓣曾有人问:想让50岁的母亲找活干,我这么想有问题吗?

她看不惯50岁的母亲成天在家待着,不出去干活赚钱。她希望母亲趁着还能干,能赚一点是一点,“又不是不能动了”。毕竟她快要奔三十,以后还会生小孩,赡养母亲压力太大。

网友纷纷表示赞同她的意见,50岁的母亲既然不用帮子女带小孩,就应该出去工作养活自己,不要给子女增加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头发已便银白的老人忙活半辈子,想休息休息有错吗?

的确有心甘情愿为子女、孙辈忙活的,比如《生门》中张颖的妈妈。张颖是脑瘫儿,她妈妈辛辛苦苦将她拉扯大,为她找好可依赖的丈夫。张颖生下两个女儿,也是她妈妈在带。

老人甘愿奉献是情分,不是义务。在享受银发族的照顾时,年轻一辈也该心疼心疼爸妈,给他们喘息的空间,而不是刚带完长子的娃,又马不停蹄地去带次子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