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学笔谈(以教育视角评述正在发生的现象)

大学生求职遭遇HR谩骂,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可看了湖南工商大学毕业生求职被HR辱骂一事,内心真的是五味杂陈,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大学生还是应该多学着点,没必要吊儿郎当,甚至做一些错得离谱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HR情绪失控骂人肯定不对,被平台关闭招聘岗位也没毛病,甚至我还建议该公司内部要对其进行调岗处理,作为专业的HR,理应懂得照顾应聘者情绪,保护企业形象,目的是找到合适的人选,而不是对外宣泄情绪。

其次,让我感到痛心的是,这位毕业生求职真的是够吊儿郎当的,虽然当事人公开发长文解释了前因后果,但个人认为中间的那些过程只不过是当事人的一些想法而已,旁观者还是应该尊重事实。

而最重要的事实是什么?

是双方在平台上的沟通全过程,据当事人介绍,所发的图片就是全过程,未经过任何删减。

我们可以冷静下来,好好端详一下这个聊天过程:

先是大学生提出对岗位的兴趣,HR回应自己公司的地点,并询问大学生在距离上是否方便,大学生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距离没有问题,并明确自己是湖南工商大学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R接着发送待遇方案,大学生咨询工作时间,HR回复工作时间,并向大学生确认学校在2021年是不是没有组织校园学习?大学生直接回复没有。

聊到这里,个人认为基本上都是正常的沟通,HR是职责所在,大学生也是有问必答。

接下来,HR指出:工商大学那么不靠谱啊!今年你们学校好像取消了。

关键就是大家对这句话如何理解,大家可以看一下聊天截图,HR在句子中插入了3个表情,分别是“流汗”和“大笑”,句子加表情,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学校实习安排的不理解,认为学校不靠谱,并用表情包试图去化解说这句话的尴尬。

可是纵观整个句子和表情,还是能让人感到HR很坦诚,就事论事,并没有恶评应聘者的意思,反而让人感觉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

没想到大学生却崩了!

连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认为HR是不是对学校有误解,给学校盖帽子。

这句话一出,实际上就意味着这次沟通已经失败了!不是HR给学校扣帽子,就是大学生给HR扣帽子,结果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HR觉得很尴尬,连忙解释称:我们公司是你们学校的大学生实习基地。

大学生连续质问两次,认为去年没法实习,并主动结束沟通,并将原因归结为:HR认为学校不靠谱。

看到学生如此表现,HR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就如此犀利,有点意思。

明眼人能看出来,虽然HR很不满学生的表现,但依然在强忍着内心的不悦,用了比较轻松的口气在表达不满,而没有直接怒怼。

没想到大学生继续站高姿态,认为没有必须再继续沟通,勿回!

此时HR犯错了,直接爆了粗口:垃圾终归是垃圾。

随后大学生将HR拉黑,并开始揭发和投诉,但依然没有消除心头之恨,于是解除拉黑,回复了HR一句“SB东西”,看到对方“已读”,再次将其拉黑。

这就是整个沟通的过程,虽然相关岗位已经被关闭,当事学生也站出来发声,说了很多肺腑之言,但个人觉得大学生还是应该要自我反思,正如大学生自己所说的,一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但如果大家都在提出批评,还是应该听一听大家的声音。

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要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信息和维护自身权益外,还应该学会倾听,要适应和接受用人单位的评价。

虽然我们主张相互尊重,双向选择,但如果整个面试过程,都是应聘者在主导,HR在唯唯诺诺,会注定这场面试沟通是失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件事而言,HR认为学校不靠谱,那么结论是什么?会不会影响面试和录用?大学生在没有掌握结论的时刻,直接认定对方在给学校扣帽子,如果HR的本意是不影响录用,但却被学生误解了,内心难免会很委屈。

学生认定HR扣帽子,连续质问,要结束沟通,实际上就主导了这场网络面试,可以说这是大学生面试过程中的大忌,我们既要做到获取充分的信息,也要做到注意分寸。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很激烈,2022年将有超过千万的毕业生参与竞争,如果大家对待面试过程都很随意,很显然会将自己摆在不利的位置,值得所有大学生思考。

对于大学生和HR的沟通过程,你是如何评价的?观点可能不一致,不妨留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