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保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也是孩子们非常容易生病的时期。根据我国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每年的4月-7月是手足口病流行大高峰期,每年的10月-12月为流行小高峰。

国泰幼儿园温馨提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且会复发,学龄前儿童又是易感人群。虽说大部分都可自愈,但为了不让宝宝受病毒折磨,请家长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还有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这时候就需要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及时治疗。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通过三种途径传播。

1、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接触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呼吸道飞沫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1

为什么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Q2

同一个孩子会多次得手足口吗?

同一个孩子有可能会多次感染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发现有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这些肠道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可能是没有的。

比如说感染了EV-A71,又再次感染手足口病可能是由于CV-A16或CV-A6引起的,所以说手足口病的防控难度比较大,因为是多病原、多种传播途径传播的疾病。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了。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准备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饮食。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加强幼儿膳食营养,注意食品安全,饮食锻炼搭配平衡改善体质。

7、幼儿一旦患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除,开取痊愈和复课证明后方可入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足口病有没有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现在在中国已经有了,是EV-A71型的灭活疫苗。这个疫苗主要针对EV-A71型的,因为它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比例较其他肠道病毒高很多。注射这个疫苗之后只能让孩子产生对EV71的免疫力,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会产生交叉免疫。所以说,并不是打了疫苗就一定不会得手足口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

EV-A71疫苗是对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

都有预防效用吗?

不是。

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每个血清型得过之后只能保护这个血清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接种EV-A71疫苗只能预防EV-A71引起的重症和死亡,不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幼儿园会为小朋友提供干净卫生舒适的环境,希望家长们能够与我们共同配合加强小朋友在家里的卫生保护。

一起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