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意社监测数据,2021年12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尚处在24.8万元/吨左右,2022年3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为49.96万元/吨,3个月涨幅高达101%。而2021年初,碳酸锂价格尚不足6万元/吨,至今涨幅超7成。锂电池市场的火热,逐渐演变成一个上游锂矿资源的争夺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面不得不让人担心,一方面,根据2021年10月2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中国锂矿资源的获取依然严重依赖来自于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三地的进口,其中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岩矿资源的占比在2021年甚至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增幅。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去年12月份发布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由于供应链集中度增加、市场的垄断势力加剧、疫情反复等因素,导致中国精锂资源的安全系数最近正在加速下降。

另一方面,国内电动车企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由于锂矿成本的过快增加,加之整个电池产能不足,已经严重拖累了整个电车市场的活力,车企纷纷减产,部分车企甚至被迫涨价,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已经演变成为了谁有矿谁就能领先一步的一个局面。车企本应该形成的一个技术竞争,科技竞争,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以资源为导向的成本竞争、恶性竞争,这对于我们中国电车发展来说是悲哀的,对于整个电车市场的良性竞争来说,已经成为了阻碍。

首先要明确一点,全球锂矿资源并不稀缺,全球至少有20个国家发现了大型的锂矿床,包括智利、中国、澳大利亚、刚果、美国、巴西、俄罗斯等等,可以看到地域分布还是比较分散的,并且,我国锂矿的储存量占全球第四的位置,探明的储量在540万吨,未探明的储量潜力更是多达1760万吨,约占全球储量的13.8%。我们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判断,理论上我国应该是不缺锂的,那为何我们的锂资源又会出现对外依存度一直高于70%的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成本,一个是技术。

成本方面,我这里和大家简单科普一下,目前我们自然界中最主要的锂矿床有三种类型:卤水形、伟晶岩型、沉积岩型。我国绝大多数锂矿资源属于卤水型,占比大概是在80.5%,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和湖北这三个区域。卤水形又分为碳酸盐型、硫酸盐型和氯化物型三种,现阶段,我们主要是以碳酸盐型和硫酸盐想开发为主,其中,优质的碳酸盐型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的羌塘中部,而优质硫酸盐型的你主要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藏北地区、羌塘无人区、藏北无人区。无人区基本上有三个特点:少人、少路、环境恶劣。虽然从单纯的提炼成本来看,卤水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成本是要远低于伟晶岩型和沉积岩型的(比如:伟晶岩中的锂辉石矿开发的成本大概是盐湖锂矿开发成本的1.4倍)。如果从单纯的整个开采的成本角度来看,由于我国整个卤水形的里资源非常丰富,我们是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的,但是,由于整个交通受限,环境恶劣,包括人才的交通困难,包括股权结构分配,利益分配等很多原因,导致了我们一个实际的综合成本反而更高,进一步造成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形成成本优势,反而形成了缺乏开发动力,包括我国在藏北、青海的很多大型的盐湖提锂工厂的项目,一度发展非常的缓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就是技术方面,锂矿的开采和提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高中物理我们学过,金属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一种金属,具有高比热、高电导率、强化学活性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我国的整个卤水型锂矿和国外的卤水型锂矿的结构差异又非常巨大,我国的卤水型锂矿具有过高含量的镁、硼,钾、铯、溴等元素,应该说全球之前都没有开发中国盐湖锂矿的经验,也没有对标的高提纯的技术。比如说在2010年,比亚迪就开始了扎布耶盐湖的投资和开发,比亚迪就是看中了扎布耶盐湖的一个卤水矿,该矿具有:藏矿比较浅、品味也比较高、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等很多特点。此矿的整个开采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到了提纯分离这一步,发现非常的困难。过去我们在扎布耶盐湖采样,是使用的一种太阳能提锂的技术,简单说就是利用扎布耶盐湖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让碳酸盐卤水在太阳能池中加热,从而获取一个70%-90%的品质的工业级的碳酸锂,但是到了电池级碳酸锂的一个提锂,结果发现由于扎布耶盐湖伴生的镁含量非常高,而镁和锂的化学性质又非常相似,除了主沉积矿物(石盐、硼砂、碱、芒硝)等外,硼、钾、铯、溴等杂质分离成本也非常高,一度导致比亚迪在扎布耶盐湖的项目面临着有矿产不出、有锂又不赚钱的尴尬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上面介绍,大家基本上对于我国锂电池上游面对的困局有一个大致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一起来面对或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第一点,目前应该快速停止内斗,回到谈判桌。比如说今年七月份,赣锋锂业对于加拿大千禧锂业发起了一个要约收购,争取其在阿根廷两处的一个盐湖资源,结果宁德时代突然杀出加价7%,以19.21亿提高报价,并支付赣锋1000万美元的解约金,就在大家以为此事大局已定的时候,结果这笔交易又发生变数,美洲锂业报价4亿美元,并支付宁德时代2000万美元的合作终止费,成功完成截胡,而美洲锂业和赣锋锂业的渊源,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此次两家中国企业的互茬,仅仅只是在过去一年内整个全球锂资源争夺战的一个缩影,锂矿的争夺已经成为了一个市场控制权的一个争夺。

实际上在澳洲的一元锂项目、南非的盐湖项目、加大的锂矿项目,包括我们国内很多的项目,都有我们中国企业互相超额竞标的情况发生,是非常让人唏嘘不已的,从整体的一个经济利益角度、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从推动技术进步发展的角度来说,窝里斗是万万不能持续的。回到谈判桌,放弃对内部控制权的争夺,形成对外部有效的一个合力,才是目前最好的,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我认为目前应该开始着手考虑整个供应链安全的问题了,想办法提高国内自有资源的一个开发度,这才是重点,也就是加快自主卤水形盐湖提锂技术的一个研发和投入。可以说在过去一年,我们太过重视于短期内的一个全球资源的争夺了,而忽视了一个长线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一个报告,到2025年,我国整个碳酸锂资源的需求量将达到43万吨,届时本土的一个供应能量仅有18万吨左右,还有26万吨左右的一个缺口,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58.5%,未来如何减少对国外进口的依赖,特别是某些国家和地区,比如说对澳洲锂辉石资源的依赖转而加速国内盐湖锂资源的一个开发,我认为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研究了相关的学术报告,对于我国盐湖提锂来说,目前难点在于:传统的沉淀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纯碱来综合镁离子,成本比较高;煅烧进取的方法对于水资源的消耗又比较大,对于设备的辐射也比较严重;溶剂萃取法的方法,操作上比较困难,对于设备和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在盐湖提锂工艺方面,纯度依然还是比较低的。目前我们是时候从锂矿的一个困局重新开始定位和思考整个技术发展和长期投入的重要性,矿产开道,技术先行。不能说,技术不行,我们就靠买买买度日吧,我们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主盐湖提锂技术的研发,投入到重点沿湖地区的交通、电力、人才福利、包括基础设施、大学相关的项目等多方面的一个投入和保障,这才是长期主义的正道。

第三点,锂电池回收将成为一个突破口,查一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销量,大概是在352万辆左右,同比增长了1.6%,早期的一批新能汽车,也已经处于退役期内了。我们就从去年算起,基本上可以判断,大概是在2025年,每年退役的电池数量都会超过百万辆的一个量级,到了2030年,甚至会超过500万那样的一个数量,而合格的锂产品回收率,理论上是可以达到90%以上,每辆电动车大概会有9千克的锂,如果我们能够做好锂电池的一个回收工作,我们就基本上能够解决大概是20%-25%左右的一个锂电池生产的问题。而现在锂电池分流黑市的情况非常严重,一方面小作坊锂电池的有回收,存在不安全、环境污染、对电池回收利用率不高等很多问题。我们现在很多电动车的一个爆炸,包括很多小电驴充电爆炸,实际上都是小作坊回收不达标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需要加大对于电池回收技术方面的一个开发和投入,不能只管卖不管回收,未来电动车企业全流程的一个渠道,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我们在锂矿资源上打转转、搞内斗,还不如提前布局整个回收产业,提高各类正极材料的一个回收率,建立一个优质的回收平台、回收系统,稳定的锂回收供应链,用技术形成一个完美的市场壁垒,而不是用矿产资源的买卖形成资源的垄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一下,对于电车替代燃油车的一个新世界,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大背景下,锂资源的重要性,谁掌握了锂矿资源的供应链,谁就能掌握或控制整个动力电池未来的走向。对于锂矿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而言,整个投资回报周期是非常长的,往往长达十年甚至更久,表面上看,大家竞争的是矿产、资源、价格,实际上背后真正竞争的是提炼技术、回收技术、产业布局。大浪淘沙中,真正留下来的也只会是那些重视技术、尊重技术、投入技术的那部分企业。而对于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样一个新兴的领域,我们切不可以操之过急,切不可内部消耗,应该把心态放平稳,一致对外,集中精力技术攻关,而盐湖提锂和动力电池回收,我认为是未来几年的重中之重,值得我们去关注,值得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合力去做好!

以上内容仅为投资顾问个人观点,不代表任职公司意见,不作为直接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