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金三银四”求职季,求职者在通过面试后往往要参加入职体检,这也是用人单位评估求职者能否入职的关键条件之一。

而一些求职者为了确保入职体检顺利通过,会求助于“代人体检”的中介机构,网络上有不少与之相关的推广信息。毕竟这是不被允许的行为,因此此类推广信息十分隐蔽,往往是联系方式配上特殊符号,隐藏在推广文章中。

包括社交平台、论坛或者二手交易平台上都有与“代检”有关的帖子、小组或服务。除了中介,在一些网络同城配送平台也能找到类似的代检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央视财经消息,经调查发现,一些代检中介宣称业务涵盖健康证体检、普通入职体检,甚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体检等,并且代检中介号称包过,根据不同方案收费,体检医院可自选,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上万不等。

事实上,代捡机构通过网络平台招揽客户,从寻找代检者到联系医院、体检机构,甚至修改结果,早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据法治日报报道,记者在联系代检机构工作人员后被告知有两台方案,一是体检者先去医院核对证件、照片,开单领表,然后将表交给“枪手”完成代检项目。结束后再将表交给体检者,完成剩余项目;二是通过打点医院关系让结果正常。

两套方案收费不同,前者收费8000元,后者2万元,均为代检成功后付款。

除了“打点好医院关系”外,一些医院、体检机构的医护人员在检测时不会仔细核对体检者的身份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序上纵容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据悉,偶尔的代检行为,一般是发生在抽血的环节,以及超声和心电图的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体检代检行为,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对求职者而言,找人代检构成民事欺诈。若体检者的健康不符合录用条件,按照劳动法规定,以欺诈手段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作为用人单位就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若求职者造假而引起传染病传播或传播危险的,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须承担刑事责任。

对代检机构而言,若以此为业,情节严重的,则可能构成刑法中的非法经营罪。若明知求职者有传染病仍助其通过体检入职,因此引起传染病传播等,同样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此外,在代检过程中伪造身份证件等行为可能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或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

对医疗机构而言,若未知代检行为,尽到了合理的审查和注意义务,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

但法律人士称,医疗机构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弥补体检过程中的漏洞,杜绝代检行为。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在与医院签订体检协议时,不妨约定院方防范代检的义务,一旦发现有员工蒙混过关,可以依据协议向医院要求赔偿。

编辑:崔崔

文章综合整理自央视财经、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