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安的GDP总量才刚刚步入“万亿俱乐部”,众多国家级新区却已经将“万亿GDP”定位为新区的发展目标。

换言之,城市竞争还未取胜,新区竞争已经落在人后。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大西安的西咸新区到底该怎么办?

01 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谁最有潜力成为首个“万亿”

开发区模式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发展模式之一。特别是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成功,让我们更加确信,开发区发展模式的可能性。

近年来,开发区模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从国家级新区到县市区级开发区,大开发区套小开发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新区、开发区总数超过3500个,但位于金字塔尖的国家级新区仅有19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这些金字塔尖上的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区域或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坚力量。有的国家新区发展势头和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二三线城市。

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浦东新区是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目前GDP总量已经破万亿的城区(2021年GDP超过1.5万亿)。在不同时期,浦东新区也会被赋予不同的使命,但是整体来说,浦东新区可以说是国家级开发区的天花板。

其次是天津的滨海新区。在南方经济全面碾压北方经济的情况下,天津的滨海新区应运而生。它被赋予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带动环渤海区域发展。

滨海新区也不负众望,根据最新统计,滨海新区GDP总量约为6000亿元左右,虽然与浦东新区的体量相差较大,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国家新区第二把交椅的位置。

紧随滨海新区之后的是南京江北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沙湘江新区等。这些新区,无论是从发展前景,还是目前的体量来看,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国家新区第一梯队。

而且,就在前不仅,第一梯队的这些新区,也不约而同将2035年前GDP迈过万亿大关,作为志在必得的中期目标。

02西咸新区怎么办?

西咸新区作为较为年轻的国家级新区,在各方面均难以和“老牌”新区抗衡。但是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陕西当地。

一方面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创新示范基地,无论是产业创新还是新技术创新,都应该走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西咸新区作为大西安都市圈的新中心,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增长点,都必须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事实上,这两方面作用,西咸新区都还没真正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传统的“强省会”模式区域,西咸新区虽然已经被西安全面代管,但是仍旧处于西安的发展框架下,难以有自主的大作为。

在发展中,如果要继续发挥“强省会”模式,西安和西咸新区的关系必须有所变化,不能只强调西安的西咸新区,而应该突出西安对西咸新区的作用。比如江北新区背后的南京,天府新区背后的成都,两江新区背后的重庆等。

当然,除了背后省会城市的优势,西咸新区本身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增长动能也应该发挥出来。

国家级新区借助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历来是区域GDP增速最快的核心区域。新区GDP占所在城市经济比重普遍在20%以上,最高的超过40%。这样的发展比例,是西咸新区必须近期内要实现的目标。否则很难实现突围。

最近,西咸新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从组织架构到产业布局,再到产业升级,各个方面都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比如架构改革,以“大部制”和扁平化为核心。改革后,西咸新区及五个新城管委会内设机构共减少80个、减少54.1%,企业化管理的管理服务机构共减少46个,人员编制共减少537名,分别减少30.5%、32.7%。

比如产业升级,从更高层面推进“秦创原”创新平台的建设,试图将区域内的创新产业全部集聚起来,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孵化,打造出可以辐射整个西北区域的创新发展平台。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标那些已经将“万亿GDP”列为发展目标的国家新区,西咸新区未来的路可以说是“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