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度、格调

著名心理学家、作家武志红曾经说过:“爱需要被看见,当爱不被看见的时候,你认为的所有的爱那都不叫爱。”

同成年人一样,孩子也有着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等待被满足。

看见孩子的欲望,承认孩子的欲望,尽可能地接住孩子的欲望,这是很多新手父母所不能理解也不愿意接受的道理。但一味的打压孩子的需求只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匮乏感,从而在长大以后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当中有一位贪官赵德汉,在职工作十几年,共计贪污了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却在查封被发现竟然一分钱都没花,他只说了一句:“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穷怕了。”

事实证明,在童年时期被亏欠过的孩子,在成年独立以后会想尽办法补偿小时候的那个自己。

小时候心心念念的一个玩具,因为父母的拒绝而没能得到,长大后,便需要用更多的玩具来弥补。童年时考了一百分,却没能得到意料之中的表扬,长大后便需要用更多的一百分来弥补。

观察那些童年时期未曾体验过放纵的孩子,到了高中,大学以后突然就开始厌学,毫无预兆的就开始游戏上瘾,正是因为从小没有体验过,长大后才很难会有自控力。重视孩子的需求和欲望,因为这将会给他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而在孩子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请求当中,物质需求、尊重的需求和爱的需求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在5-10岁的阶段,这三种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孩子长大将注定成为自卑、软弱的人。

事实上,这三种需求也包含着逐层递进关系在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五大需求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才能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物质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成长和奋斗的内在驱动力。对于5-10周岁的儿童来说这一点则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面对一件心仪的玩具或者是衣服时,他们不会考虑这个东西在现实的当下是否真的需要,但在喜欢的那一刻,需求能否被满足是真的十分重要。

不存在所谓的“延时满足”一说,喜爱玩具是这个阶段儿童的天性,所以当孩子提出这样的请求时,做父母的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

同样的,不仅仅是玩具,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物质方面的请求都被尽量地满足了,那么他们的人格当中就会拥有相对安全的感觉。

相反的,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没能得到满足,那么在长大后,便会出于对生活的不稳定感和担心,从而拼命地去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

同事小刘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小刘来自农村,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富足,小刘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学习终于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但是小刘却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家中囤积卫生纸,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家里再也不会出现没有卫生纸的尴尬时刻,很有安全感。”

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是,因为童年时期在物质需求上的匮乏,内化成了成年之后对自己异常严苛的追求,无形之中将自身困在了一个走不出去的牢笼之中,难以挣脱,同时又身心俱疲,越发地压抑自己,自卑软弱的性格逐渐成形,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从而封闭自己,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的道理却深刻地反映了孩子的需求和父母对此的态度。

孩子的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父母能够清楚地认知到这一点,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人格,那么对其性格的塑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正向作用。

但这一点,在国内的很多家庭中,做得还不够好。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或者是考试的分数不理想的时候,父母常常会选择求全责备,而不是适时地给予谅解和鼓励。

小孩子也是需要被夸赞的,当孩子取得一个小成就的时候,如果没能在父母这里得到夸赞和认可,幼小的心灵也一定会感到失落,对于敏感性格的孩子来说,很有可能就此拒绝向孩子敞开心扉,这样即使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也很难再建立自信,自卑软弱的孩子也很难会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及时地鼓励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对待,必要时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尊严感,也是在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孩子带着来自于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同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就不会出现成年之后的低价值感和不配得感,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爱的需求则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需求,父母对孩子的爱几近来源于本能,但爱是相互的,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向你表达爱的时候,也不要拒绝或者忽视他们,而是应该做出相应的回应。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与人建立感情的关键时期,人在小时候接收到什么样的情感反馈,就会推己及人地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想象。

来自父母和家庭的爱,是一个人最不能缺失的需求,它给人以源源不断的力量去对抗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对爱的需求被父母所忽视,那么在成年之后,就难免会封闭自己,很难与人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从而形成了冷漠的性格。

如果人在小的时候对于爱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那么他会很容易认为自己是不配得到爱的。而这些所有的缺失,都会在成年之后拼尽全力去弥补,而一个活在弥补当中的人,也注定是自卑、软弱、痛苦的。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好运来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Sorce J, Emde RN. Mother’s presence is not enough: Effect of emotional availability on infant explor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17:737–745.10.1037/0012-1649.17.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