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四位经营之神中,有两位是靠家电起家:松下的松下幸之助和索尼的盛田昭夫。

家电业和汽车业曾是日本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两大行业,但最近几年,日本家电却明显走上了下坡路。

夏普,索尼、松下、日立、东芝等一大批显赫一时的日本家电企业,相继陷入经营困境。

为什么日本家电行业会集体沦陷?

日本家电有两大竞争法宝:一是价格优势;二是技术优势。

正是因为失掉了这俩优势,日本家电才会陷入集体颓势。

先说说日本家电是怎样失掉价格优势的?

东亚这几个制造业大国,产业重合度很高,因为都做家电,所以为了抢占市场,就会频频发起价格战。

价格战说到底,打的就是成本,如果能把成本压的比同行低,在同行赔本卖的时候,还能保有利润空间,那价格战必胜。

在家电行业,最关键的成本有三项:一是人力;二是汇率;三是规模效应。

日本的人均工资全亚洲最高,再加上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应不足,这就导致日本的人力成本远高于东亚各国。

然后是汇率,我们都知道东亚各国大多执行着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日本则不同,执行的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元兑美元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升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第一次是因为广场协议,日元从260日元兑一美元一下子升值到了120日元兑一美元。
  • 第二次是次贷危机,日元从120日元兑一美元升值到了76日元兑一美元。

日元前前后后升值了三倍,日本家电的价格优势也就没了。

为拯救日本制造业,2012年,安倍二次上台之后,搞起了安倍经济学,疯狂印钞放水,力促日元贬值。

日元汇率从75日元兑一美元,逐渐贬值到了120日元兑1美元。

但此时日本家电的市场份额已经被中韩企业瓜分的七七八八,日本家电业内外交困,已经无力回天。

决定成本的第三项,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是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简单说就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越多,它的成本就会被摊的越薄。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一个企业投资1000万,上马了一条空调生产线。

如果这个生产线最终只生产了一台空调,那这台空调的成本至少包括1000万台生产线的投资;如果这个生产线生产了1000万台空调,那分摊到每台空调上的生产线成本就只有1块钱。

要实现规模效应,产品的销量就必须高,市场的规模就必须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家电独霸全球,那时日本家电业的规模效应很好。

但从2000年开始,中韩家电业全面崛起。

在中国这边,通过市场换技术,以及本土化、低价格的优势,一大批国产家电企业迅速壮大。

2008年,国内搞起了4万亿和家电下乡,靠着这波红利,国内家电企业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积累。

此后,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国产家电的技术能力与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韩国家电业的发展同样很快,在97年金融危机之后,被美资大量入股的韩国企业开启了规模巨大的“反周期投资”,硬顶着全球经济衰退,逆势扩张产能。

凭借着韩元在危机之后,大幅贬值的优势,三星、LG 等企业迅速成长。

日本的海外市场份额被中韩不断挤压,而此时在日本本土,日本企业又陷入了激烈的内战。

日本家电企业为什么疯狂内卷?

要讲日本企业在日本国内的自相残杀,那就不得不提一个曾经权力巨大的经济部门--日本通产省。

通产省的前身是二战时的军需省,日本的好几任首相都是从通产省走出来的。

通产省负责制定日本的产业政策,可以直接干预大企业、大财阀的生产经营,也能指挥银行业的资金流向,可以说,通产省手握日本经济的指挥棒。

后来日美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美国跳出来指责日本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指挥企业暗中勾连,进行不正当竞争。

1990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日美签署了《日美构造协议》,这份协议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日本政府减少对产业的干预和投入,并强化反垄断法的执行。

协议签订之后,通产省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2001年,为避免美国还有不好的联想,日本政府直接把通产省改名为经济产业省。

失去了通产省这个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与指挥者,日本企业就陷入了极度的内卷局面。

日本有近10家大型的家电企业,为抢夺国内市场,这些大牌企业在日本国内反复厮杀,牵扯了巨大的精力。

以录像机市场为例,日本的磁带录像机曾引领全球录像机市场。

2000年之后,DVD兴起,为了抢占DVD市场,日本家电企业围绕 DVD 规格展开了一轮惨烈的标准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索尼、松下联手组成蓝光阵营,东芝、NEC、三洋则属于高清阵营。

为了搞垮对方,两个阵营都投入了巨额资金。

虽然最终蓝光阵营获胜,但此后不久,互联网视频兴起,DVD一下就变成了鸡肋。

对单个的日本企业来说,国内市场被切割的十分狭小;而在国外市场,份额又被中韩不断蚕食,国内国外的销量都上不去,日本企业的规模效应就越来越差。

这里要多说一句,如果通产省还在的话,日本企业不至于内斗的这么厉害,也不至于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领域一点建树都没有。

人力、汇率、规模效应这三样,日本企业一样也没占上,日本家电的价格自然就会比中韩的价格高一大截。

日本产品一向以质量过硬著称,如果日本家电只是失掉了价格优势,而没有失掉技术优势,那日本家电企业至少还能保住高端市场,企业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

为什么擅长搞技术的日本,现在技术都搞不好?

日本企业曾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化吸收了欧美同行的先进技术,并且实现了对欧美企业的全面赶超。

在技术上,日本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在技术领先之后,日本的想法自然是千秋万代的维持住这个优势,于是,日本企业干了两件事:

一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以防技术外流。

日本企业即便是在海外投资设厂,也坚持把研发、品控、战略等部门留在日本国内,这样做就是怕别人把技术学去。

二是无限加码硬件和设备的创新。

日本人擅长干精细活,在硬件上一直是精益求精,力求把每个零部件都做到最轻最薄。

日本做的这两件事,说白了就是要在所有生产环节上都拿第一,这样既能吃下所有环节的利润,又能确保技术领先,而且不外流。

在技术变革缓慢,消费者看重硬件寿命的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这套策略十分有效。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家电行业技术变革的飞快,以录音、录像产品为例,从磁带,到VCD,DVD,MP3,然后到手机,只用了十几年时间。

家电产品一茬一茬的更新换代,产品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

日本企业辛辛苦苦的在一个赛道里把产品做到了极致,但抬头一看,赛道竟然没了。

日本想把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到最终产品组装都尽可能地控制在企业内部,说到底,这是一种“垂直内包”的封闭模式。

而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缩短从产品开发到产品上市的时间,其他国家搞起了全球供应链模式。

全球供应链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全球企业分工合作,一起生产一个产品。

以冰箱的生产为例,冰箱可以拆分成了箱体、箱胆、压缩机、冷凝器、电气系统等很多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在东南亚、东亚等不同的地区生产,因为模块的规格、接口、性能都是标准化的,所以排列组合不同的模块就能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这种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既能有效应对技术革新,也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印度人希望冰箱能防盗,三星就在印度推出了带锁的冰箱,结果销售火爆。

海尔发现有土豆种植户喜欢用洗衣机洗土豆,但洗衣机常常被泥沙堵塞,海尔专门做了一款洗土豆的洗衣机,广受好评。

封闭的日本企业反应迟钝,离市场越来越远,而中韩企业的本土化则做的越来越成功。

日本企业想以一己之力对抗全球供应链,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日本彩电曾独占全球超40%的市场份额,但进入2000年之后,轻便的液晶电视开始取代笨重的CRT电视。

按照技术开发能力,索尼本应是最早一批推出平板电视的企业,但由于在CRT电视上钻的太深,加上长期对是否投资液晶电视犹豫不决,直到2003年索尼才和三星合资成立了液晶面板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另一家大厂松下的反应则更迟钝,松下开始不看好液晶技术,将战略重心押在了等离子技术上,后来液晶技术成为平板电视的技术主流。

松下一直拖到2011年,才成为全球彩电业中最后一个做液晶的企业。

在技术变革迅猛、国际合作紧密的今天,企业一旦选择与世界隔绝,其创新力、洞察力、市场适应力必然下降。

日本家电虽然积累了无敌的口碑,但失去了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走向没落是早晚的事。

  • 2011年7月,海尔收购了三洋电机的东南亚业务;
  • 2014年财年,东芝巨亏9.12亿美元,裁员7000人;
  • 2015年8月,海信收购了夏普的墨西哥工厂;
  • 2015年12月,创维收购了东芝的东南亚工厂。

现在,日本家电带给世界的只有“亏损”、“裁员”、“变卖工厂”之类的消息。

虽然日本企业百般努力,但日本家电的没落已经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