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成都地铁发展迅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成都主城区的任一个咔咔角角直线一公里范围内,都能找到地铁站(青白江除外)!然而,也就是这最后的一公里,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远,于是“摩的”便成了这最后一公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摩的”这个行业诞生很久了,最早应该算人力车吧,也有的地方叫“黄包车”。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演变成了人力三轮车,拉人、拉货的都有。那时从成都的火车站、汽车站出来,听到的是“三轮,走不走?”黄包车、人力三轮车最大的缺点是速度慢、无法遮风挡雨,特别是拉车的师傅最辛苦。

随着摩托行业的发展,到本世纪初,人力三轮车慢慢被三轮摩托车取代了,省力、快速,还能遮风挡雨。近年来,电动车的迅猛发展,再次升级了这“最后一公里”的载具。在周边小城镇拉客的,以电动三轮车为主,而在成都城区拉客由被电动两轮车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摩的,走不走?”这句话,在成都的每一个地铁口出来时几乎都能听到,而“摩的”这个群体也是成都人最熟悉、最便捷、情感最复杂的一个群体。

一方面,“摩的”确实给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带来了方便。无论天晴下雨,无论大街小巷,几块、十多块钱就能迅速的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另一方面,少数“摩的”师傅为抢客源聚集地铁口造成拥堵、为抢时间乱穿马路带来交通安全隐患。特别是“摩的”乱穿马路的情况,很多开车人都有无尽的吐槽。

然而,“摩的”师傅们是怎么想的呢?近期,笔者乘坐了几次“摩的”,与师傅交谈了一下,感受颇深!

张师傅,崇州人,66岁。他跑“摩的”三十多年了,年轻的时候蹬过三轮,开过三轮“摩的”,这几年又开起了电“摩的”。关于“这么大年纪了为啥要跑‘摩的’?为了挣钱吗?”张师傅很平淡地表示:儿子在搞建筑,女儿在公司上班,家庭情况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日子过得也滋润,并不需要他出来挣钱。年轻时专门蹬三轮,“那时收入还可以,把儿女都供出来了!”,年纪大一些后,儿子给他找了一个门卫的工作,很轻松,但他休息的时候还是要出来跑“摩地”:“跑了几十年习惯了,不跑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对于安全问题,张师傅很自豪:“遵守交规噻,我几十年从没出过事!”

黄师傅,龙泉驿人,54岁。跑“摩的”大概十年,当时上班的公司倒闭了后,觉得四十多岁干啥都恼火,为了正上中学的女儿,就买了“摩的”来跑,“那时候简直没想到收入还可以,比上班还挣得高,当然风里雨里也辛苦得很。”黄师傅对成都大街小巷都很熟悉,也对这两年疫情感受很深,“这两年收入要少些了,疫情影响还是比较明显,但养活自己没得问题!” 对于安全问题,黄师傅感受有点深:“安全最重要,出过两次小事,还好人没伤到。”

朱师傅,新都人,50岁。跑“摩的”也有五六年了,前些年家里房子拆迁后用拆迁款买了个门面。对于跑“摩的”,他当成了一种职业:“年轻时只晓得耍,没上到学,找不到其他工作,只有跑‘摩的’了。”性格很开朗的他满脸笑容,对“摩的”这个行业很满意,每天上午跑“摩的”,下午打麻将,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对于安全问题,朱师傅都认识很清醒:“谁都不愿意出事,宁愿慢点,也要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的“摩的”师傅具体有多少人,没有人来统计过,但笔者近期遇到的这三位师傅,感觉都很幸福,对人们吐槽的安全问题很注意。不管是“幸存者效应”,还是笔者遇到的“概率”问题,就如同朱师傅说的:“谁都不愿意出事!”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风里雨里的“摩的”,也是挣的辛苦钱,也确实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如果能有规范的管理,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