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是“双减”落地实施后的第一个中考,其意义非凡,教育部对此于4.6日正式发布《关于做好2022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编从中抓取了几点重点内容:

Q1、“省级统一命题”是首次提出吗?

并不是首次提出。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省内自主命题且全省各地区统一试卷。

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省内自主命题且全省各地区统一试卷。这一点早在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就有提及到“尚未实施统一命题的省份,应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省级统一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也有部分省份在积极响应,比如安徽省:在2021年的中考,就采用了全省统一出卷,统一时间进行考试。

今年再度重申所表现的要更为迫切,并明确表示”力争在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对实在不具备条件的省份,将在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这同时也说明,省级统一命题已然成为大势所趋!

Q2、“省级统一命题”对重庆有什么影响?

1、重庆中考是有A/B卷,联招区和非联招区有A/B卷之分,如果是统一命题,那会不会市内中考将考同一张卷子,将没有AB卷之分?在此基础上,是否意味着区县牛娃将有更多机会步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全市统一考一张卷子,势必会对教育资源优质地区和相对匮乏的地区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在这样的变化下,学生之间的实力差异将会直接表现出来。

Q3、依据课标命题试卷难度会怎样?

从《通知》中对命题的要求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中考试卷的命题难度将降低。

并且,在回归课本课标教学内容下,题目增加综合型、探究性、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一般重庆中考试卷题目难度设置为:容易题60%+中等题30%+较难题10%。

在统一命题且难度降低的大环境下,中等题和较难题就成为拉开成绩差距的关键。而且死记硬背的方法已经行不通,需必备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全文如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中考命题工作,命题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从对各地中考命题跟踪评估的情况看,一些地方还存在超标命题、试卷难度不合理、记忆性试题比例偏高等问题。2022年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于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条件保障不到位、命题人员数量不足、命题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二、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各地在中考命题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建立试题政治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和材料使用的严谨性,杜绝出现国旗国徽图案使用不规范、国家地图版式不完整、不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问题,确保试题正确政治方向。

三、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各地要认真落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规定要求,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四、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各相关学科中考试卷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五、认真遴选命题人员。各地要按照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要求,认真遴选各学科命题人员,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含至少2名试题审核人员)”基本要求。命题人员应以优秀学科教研员和初、高中骨干教师为主,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试辅导材料编写和校外培训活动。

六、规范中考命题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命题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完善闱点条件保障,强化安全保密工作,确保命题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命题人员培训,严明工作纪律,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命题工作责任。要坚持试题命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分离,加强试卷政治性、科学性、技术性、程序性审查和学科交叉审查。要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和公平公正。

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教育部2021年中考命题评估结果反馈,深入排查本地中考命题工作薄弱环节,全面加强命题工作,确保2022年中考命题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双减”工作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

2022年3月25日

敲黑板-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各地要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要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要求各地认真遴选命题人员、规范中考命题管理。

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的发布,2022年中考即将拉开序幕。此次命题要求中不难看出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是重中之重,着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除了了解关于中考命题的要求,关于中考,家长还不得不认清几个事实:重庆中考的残酷现实,联招线一出几小时,可能学校就招满了!

4月好多区都有指标到校,对于中考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可能很多家长都还在纠结孩子是参加指标到校还是博中考,来看看过来人@夏-天怎么说:

又到一个中考季,有感而发说两句。

关于中考,大家先分清楚几个概念。
一、联招区和非联招区。

重庆联招区有主城九区+大足区+綦江区+永川区+璧山区+铜梁区+荣昌区+长寿区。其他区县都是非联招区。

二、联招学校和普高
联招学校肯定是普高,但是普高未必是联招学校。
填报中考志愿之前,先把有哪些联招学校搞清楚,不要两眼一抹黑撒子都不晓得,只盯着自己所在区内那几所学校。

理解了概念,再来说说联招分数线。

高分段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七龙珠本部11和18这两所区重佼佼者的录取分数线是逐年看涨,大家自己看。
想入高中本部的娃儿,如果现在都进不到年级前300的就要做好两手准备,参加各校提前招录,争取能提前签订协议。
不过提前签约有一点,后期基本就不要想翻墙了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大家说下中考分数线是怎么来的,不是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人为划定一个分数线。
每所高中在中考之前会有一个招生计划,确定今年计划招生人数。
举个例子:比如,今年3中计划招生100人,那么录取的时候,会在填报了3中志愿的考生中,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从第一名一直排到第100名,第100名的分数就是今年3中的录取分数线。比如第一名720分,第100名是681分,录取线就是681,如果第100名是600分,录取线就是600分。
所以每年的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取决于当年中考题型的难易程度,而每所学校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又取决于报考这所学校学生分数的高低。

600分以上但是又没希望上到上面第一档学校分数线的学生,保一个联招校没什么问题。但是众所周知联招校和联招校区别也是很大的,娃儿的分数决定了学校的好坏,抓紧最后时间冲刺,能多考几分算几分,有时候就是那几分改变命运。
指标到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分数段就放弃七龙珠本部的幻想,老老实实争取指标到校签一个联招校中的好学校就是胜利。

各区指标到校时间表:

沙坪坝区:4月25-27日;

渝中区:4月26-28日;

渝北区:5月14-15日;

九龙坡区:4月25-26日;

南岸区:4月19-21日;

两江新区:4月20-22日

上了联招线但只有500多分的娃儿们,成绩出来赶紧第一时间跑学校,不要东挑西捡,很多时候可能就是相差那么一天半天甚至几个小时,学校就已经招满了。
跑学校的时候动作要快,目标要准,千万莫像逛淘宝嫩个还要慢慢加购物车,勒个时候跑学校斗是秒杀!拼手速拼果断!我们是亲眼见证过学校的录取报名分数一个下午秒变!爱来不来不来拉倒!

至于联招线都上不了的,真的,认清形势。
第一、中高职技校,如果成绩有500多分,还可以选个好点的学校和专业,3+2啊3+4这些首选,实在不行以后还可以专升本。
第二、有特长的走艺体生上普高,老老实实参加艺考或者体育单招,好歹文化要求低一点,努努力搞个二本还是可行的,如果文化和专业都还可以,一本也是可以冲的,特别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清美班之类的专业班,都是要力争出成绩的。既然文化卷不过那些好学校,那就避其锋芒卷艺体方向吧!这种情况下就更不要去挑学校了,能收你就不错了。
如果是三四百分又没得特长的那种,就莫考虑读普高了。就算去了普高,这个成绩指望高中逆袭的简直少之又少,很大可能性就是普高混三年出来考个专科,和读中职殊途同归……

总之呢,中考前尽量准确的评估娃儿的成绩,认真备考,一分都不要放过。
指标到校和提前签约很重要,但是也要考虑清楚,一旦签订基本就没有翻墙希望了。
考后估分和志愿填报很重要,去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不少学生家长吃了亏,高分还没得学校读。填报要拉开档次,选一个把握最大的最低目标做保底校。
家长头脑清醒正确认识娃儿水平很重要,不要好高骛远,认准了目标斗要快准狠。

最重要的是正确评估自己娃儿的学习状况,做好适合自己的选择。

高中不是只有七龙珠那几所学校,根据自己娃儿情况定好目标才是王道。

最后预祝参加中考的娃儿们都能超常发挥!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