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为什么要跟德国打,而不是支持德国削弱苏联?

实际上,在二战爆发以前,美国和苏联并不存在敌对矛盾,也没有利益纠葛,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都有共同进入欧洲的渴望,是个若即若离的关系,从这个层面讲,如果美国支持德国削弱苏联对自身也没什么好处,相反,在对日作战方面,美苏反而存在共同点。

二战爆发之前,由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以及1904年日俄战争中成了亚洲的新生列强,一定程度上夺走了老牌列强的利益,比方说沙俄和德国在中国的强占地盘。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更是把触角伸向华北和整个东南亚,直接威胁到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此时,美国非但不能寻找新的对手,而是要广泛结成统一战线,这是打赢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疯狂对亚洲进行扩张的同时,日本也把触角伸向了苏联的西伯利亚,1938年和1939年,日苏相继在张鼓峰和诺门罕打了两仗,虽然日军都以失败告终,但北上的企图并没消失,当德国发动二战向东扩张时,日军选择是否北上与德国夹击苏联,还是南下与美国争夺太平洋资源,对美苏两国来说,客观上讲他们又成为了共同的伙伴,一致打击日军成为共同选择。

从这个层面讲,当一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遍布全球时,日本德国却可以趁机发展军备,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利益安全,美国如果与苏联为敌,等于又多了一个对手,这是得不偿失的。

虽然今天的美国是以军事实力的强大横行于世界各地,但在二战爆发之前,美国却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各国争夺话语权。一战时,由于英法害怕美国的加入会夺去他们在欧洲的一把二把交椅,所以中途将美国撵出了欧洲,几乎同时,英法又离不开美国在经济和军火上面的支援,当德意发动二战时,美国又通过各种手段冲破中立法案的禁锢,在欧洲赢得了一席之地。

本身美国能在英国殖民地手中夺取政权,已经给了英国很好的教训,但英国又一直没能摆脱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控制和诱惑,这种同盟关系一直到现在也不能分割。但在丘吉尔和英法眼里,宁可借美国的钱打仗,也不愿意让美国参与进欧洲事务,偏偏这一点美国人看得清楚明白,二战爆发以后,美国并没有马上对德宣战,但在暗中又大量对英法展开经济和军事援助,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在轴心国协议要求下才不得不对美宣战,美国才公开与德为敌。

在这点上,美国有他自身的考虑,在日本没有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与英法苏的关系和与日德的关系是平等的,所不同的是,美英之间一直存在的同盟关系迫使美国不得不暗中增加了一些援助,此时,美国可以说两面都做好人,左右通吃,在能源和军火方面大赚了一笔,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日德成了共同的敌人,此时如果美国再支持德国,就等于把自己置于与英法成为对手的地步,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从这个层面讲,美国之所以拒绝了丘吉尔向美国借兵又借钱的建议,但仍然坚持要亲自参与到欧洲战场,而且还采取了先欧后亚

策略

,原因就是不愿意放弃进入欧洲的最好时机,相反,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也迅速对苏联提供了军事援助,原因就在于苏联不仅可以牵制70%的德军主力,还可以牵制日本关东军南下增援太平洋战场。

虽然当今美俄仍然是竞争关系,但在二战爆发前,苏联仅仅是个新生的红色帝国,对英法有意识方面的冲突,并未构成事实上的威胁。因此,当德国把欧洲搅得翻天覆地的时候,反而是美国进入欧洲的一个机会。

一方面,日本偷袭珍珠港帮罗斯福解除了《中立法案》的枷锁,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对轴心国宣战,并通过先欧后亚策略优先登陆欧洲,这一点他不仅做得让人敬佩还让英法苏无话拒绝。另一方面,美国对德宣战,等于和苏联站到了一起,这不仅在于美苏可以形成对日本宏观上的夹击态势,还可以迫使英国主动让出欧洲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观上讲,美国在二战期间支持苏联的力度一点不比支持英国的力度小,相反,在有些方面甚至对苏联的手笔更大一些,战争结束以后,苏联甚至都不需要向美国偿还战争借款,但英国却要承担一大笔租借法案债务,这是美国为了进入欧洲布下的一步重要棋局。

通过上面分析看出,美国支持德国削弱苏联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支持德国等于同时与英法苏为敌,这点美国等于自找苦吃,何况德国在个内陆国家,其政治影响力和登陆场都不利于美军登陆欧洲,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登陆欧洲不仅解决了多年来欧洲排美的阻力,而且还为美国扫除了战后成为世界霸主的重重障碍,美国才是二战中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