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江南?一千个人有一千份答案。因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可能栖居着一个江南。

烟柳画桥,酒肆欢歌,湖光水色,粉墙黛瓦,青色的烟雨晕染了狭长小巷里,雕花木窗前一个个斑斓的梦。

@小红书-果小桃

每一种江南意向,似乎都是从潺潺流淌的熟溪中打捞出来一样,带着淋漓的水汽,弥漫着潮润的诗意。

于是,人们奔赴苏杭,却常常忽略,就在浙中金华,熟溪之畔,还有一座小城,它被山川流水拥抱着,被历史的波光维系着生命的律动,却未动声色,留下了一个如赤子般鲜活的江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依偎着熟溪建城,背靠着道教圣地牛头山,是我国昆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它从来都是不声不响,慢条斯理、悄无声息的孕育出一片安宁来,叫人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这座小城,想赖在这里,慢慢生活,再也不走了。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是很多人的牵挂,它,就是武义县。

武义,地处金衢盆地南缘,始建于1700多年前的三国吴赤乌八年。它北靠巍峨壶山,南傍淼淼熟溪河,城墙逶迤,地势坦缓,宁静从容。

北纬30度,钱江、瓯江两大水系源头水脉之滨,温泉水浇灌出这片“浙中绿谷”的世外桃源。这里,既是温柔婉转的江南水乡,也是山水孕育的文化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阳川,是记忆中的武义。在这座被时光岁月镌刻出来的小城,武阳川,仿佛带着几分隽永的意味。

按中国风水理论选址布局的武川古城,当年也呈现过仙风道骨、物华富庶的景象,商旅往来,诗人停驻,名家流连,过客不绝。

当历史的洪流远去,武川经历了多次的建制改革,最终在1961年变成了如今的武义县。

虽然这座古城的城墙、城门已经拆除不存,但追溯着那些渐行渐远的履印,我们依旧能聆听到古村落、古城市嘭嘭的心跳声。

@小红书-摄影帆1313

@小红书-青禾流量记

三面环山的武义,杜绝了大城市的喧嚣,温泉、生态和乡野成为了生活最平淡的模样。

每天2.4万余吨的上天馈赠让这里成为了温泉之城,在群山环抱雾霭氤氲之中泡一杯本地独有的武阳春雨茶,感受温泉水的浸润,你也会喜欢上和水亲密接触的感觉,爱上独属于小城幸福泉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红书-书写美好

水声在武义也显得格外温柔,当温泉水雾霭氤氲而起,山泉水叮咚响起,熟溪水潺潺流过,你会觉得此刻的武义,万物有灵。

穿城而过的熟溪发源于县的西南部,它一路欢歌,由西南向东北,最后汇入武义江。

熟溪于地理而言,是一条万年流淌的河流;于武义人民而言,则是一个千年不变的象征,一直用汩汩的乳汁哺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它像一支如椽巨笔,正书写着武义千百年来的历史奇迹。

作为温泉之城,武义常年笼罩在一片热腾腾的白雾之中,听得到热泉咕噜噜喷涌的声音。

“温泉水滑洗凝脂”,若没有武义温泉,那将是这世间最大的遗憾。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横波。武义水的温婉,成就了这里山川的巍峨。

作为“金华八婺第一峰”的牛头山,传说为老子的坐骑青牛所化,海拔1560米。

这里古树断崖相伴着碧湖悬瀑,溪水两岸密布着深林奇岩,更有天师殿增添神秘的力量与灵气。

江南有赤壁,天下无成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了武义大红岩的“江南赤壁”,遗留下汉光武帝宽敞的读书洞。474米的高度,喷涌而出的磅礴气势,成了武义人民火热生活的底气。

眼前,有烟波浩渺水波氤氲,云端,有青山连绵绿波荡漾,山水之情,对武义来说,如同血液骨骼般珍贵。

而用自然的恩赐造出独具一格的文化风景,也是武义对这山水的报恩。

对山水的报恩,先从山说起。

当厚重的历史古韵应和着现代城市发展的节奏,先辈们留下的辉煌文化,就变成了深深烙印在武义人骨血里的印记。

@小红书-朱颐钊的关河世界

武义明昭山峰峦起伏,小白皙细秀曲折,涤荡出一片秀丽翠绿色。在迷蒙的烟云间,青山隐去,将一切喧嚣化于寂静。

最早发现此处适合隐居的是兖州八伯”之一的阮孚,他承袭了魏晋竹林七贤之风,隐匿于群山中,却又与不远处的村落人烟相通。

在隐逸之风蔚然盛行的乱世中,阮孚承袭着“竹林七贤”之风的思想行为,在武义逐渐演变为“隐逸明招文化”。

晨钟暮鼓或响或沉中,“隐逸明招文化”迎来了巨变,德谦禅师在明招山重新弘法,明招文化由“隐”及“显”,明招山蔚然成为了浙中礼禅名山胜地,世人称之为“婺之名山”。

直至南宋乾道年间,一代大儒吕祖谦在明昭山守墓丁忧,引来四方之士问学切磋,一时间,儒学气息空前弥漫。并与张拭、朱熹在明昭山开创“婺学”,成为了浙东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明昭山上,儒、释、道的不期而遇,相继融入到武义人的血脉之中,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明招文化,成为了武义人民扎根于这片地的灵魂底色,组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水的报恩,不只是那温润养人的温泉水,武义江水在默默流淌中,也浇灌出了陶村昆曲的悠扬婉转。

陶村,是陶渊明后裔古文化村,位于武义县西南部,陶氏祖先从缙云县迁来定居。据《(民国)宣平县志 》载:环溪栽有桃树千株,故名陶村。

厚重的文化底蕴,造就了陶村不一样的自然风情。如今村里依旧有六座古桥、七个宗祠,各种历史建筑89处,跨越了元明清三朝,“五柳民风”延绵百年。

在小镇生活巍然不惊于世事沧桑中,陶村草昆带着自成一派的鲜明特色鲜明,应运而生,深厚的乡土气息是深受农民喜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儒琴堂”、“翕如堂”、“民生乐社”,到县级专业昆剧团,再到“延艺社”,草昆依然在岁月洪流中生生不息。在陶村,昆曲文化氛围日渐浓郁,常可见到夫妻同唱、祖孙同台的景象。

陶村的草昆从这里出发,沿着武义江水一路向前奔涌而去,在岁月洪流中生生不息,被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文武兼备的艺术,武义昆曲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听众,却在时代的变化中,保留着艺术最本真的模样。

因此,当你在武义的街头走一走,住些日子,你就会发现,在如今许多文化古城都在大兴土木的时候,武义仍保持着一种生活最初的诗意。

@小红书-易如反掌的易如

千百年前,孟浩然临窗眺望,把“风物是秦余”的赞叹留在了武川大地。

在这不用刻意寻找的江南秘境里,当清风从四面八方涌来,亲吻着马头墙上斑驳的纹理,当绿意爬上小镇古桥的青石板,你仿佛可以听见时光深处传来的惊叹声。

@小红书-青禾流浪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之前出炉的“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中,武义榜上有名。它凭借食物独有的温婉气质,用美食的烟火气,征服了无数人。

可以说,在武义,一年四季,没有什么时节是吃不上好东西的。

春时,一口季节特有的清明稞,配上明前茶,春天的气息瞬间炸裂在嘴里;夏来,乌饭粽飘香四溢,果实坠坠;秋高,啃着米豆腐和油饼贴秋膘;冬天湿冷,但有热热腾腾的羊肉火锅温抚肠胃。

最受欢迎的,当属武义的各色小吃。它没有川湘粤港高调,不比东北西北硬气,却悄悄藏在街头巷尾,让无数人魂牵梦绕。

豆腐圆、艾糕、千层糕、卷饼、芋饺、口口鲜肉的馄饨......这些鲜香可口至醇的味道,来自自然地道的真材实料,也因此博得了天南地北老饕食客的钟情喜欢,简简单单,却又是最真切的武义小确幸。

武义“十大碗”里,浓缩的不仅是武义人的味道,还记录了武义人的百味故事、家乡情怀。

春夏版十大碗,有武义醋鸡、熟溪小鱼、履坦猪蹄、宣平豆腐、清溪螺蛳、武义风肉、冰糖宣莲、红烧鹅肉、清炒山栀花、石斛炖老鸭。

秋冬版十大碗,有武义醋鸡、熟溪小鱼、履坦猪蹄、冰糖宣莲、红烧鹅肉、农家豆腐娘、新宅洋芋饼、油炸葱花肉、泥鳅焐毛芋、石斛炖老鸭。

每一道菜肴,既有老底子的味道,又有新文化的气息,它们把所有的江湖恩怨儿女情长,都融进食物的油滋香烟中化解蒸发。

每当这时,都觉得生活在武义的人们,确实担得起“幸福感最高”这个称谓,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懂得追逐美好,会享受,更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

在很容易看到火烧云的夏秋,在潺潺流动的熟溪河畔,往来的人群在此玩乐享受,星光、灯光和波光交织在一起,演奏着一幕幕活力的城市交响曲,成为烙金城市心安的生活底色。

武义,似乎一直都是这样悄无声息,在历史的洪流里默默无闻,在江南的风光里静居一隅。

那些过往的时光仿佛粘滞在青砖的沟壑里,成为了小城的气味,溪上的风一起,就将这气息吹到四处去,让人怀着对江南的念想而来,来到武义,赖在这里,再也不走了。

本文来源:武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