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大唐帝国突然从最繁华的高峰,垂直降落到深渊之处,给所有人都带来了无比沉重的伤害。

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300斤的大胖子引起的,这个胖子就是胡人安禄山,一个皇帝非常信任的人,直到战报传来的前一天,皇帝都一直不相信他会造反。

中国历史,尤其是民间野史,喜欢用简单的道德来归因,尤其是喜欢把一些造成巨大伤害的历史事件,归结到女人身上,而安史之乱,有完美的契合了这种简单的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美女杨玉环蛊惑皇帝,从此君王不早朝,朝政日益腐败,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马嵬坡前杀死杨国忠,逼死杨玉环,从此正义得到伸张,新皇帝拨乱反正,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

一个几乎完美的儒家故事,红颜祸水,奸臣当但,皇帝沉溺女色,没有比这个再逻辑自洽的故事了,但故事之所以好看,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过于简化,突出了矛盾,但唯独忽略了事实。

安史之乱的造成,绝对不是杨玉环的错,甚至可以说,跟杨玉环一点关系都没有,注意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多少跟杨国忠有些关系,那也只是因为他是宰相,到了那个地步,谁当宰相,谁吃瓜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杨国忠恰巧赶上了,而他做的错事,有恰好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前,而被说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在位19年的宰相李林甫。

中国历史有个习惯,在评论历史人物的时候,都是自动忽略皇帝的,因为皇帝永远都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安史之乱这件事,可以非常明确的说。

李隆基绝对是第一责任人,不过为了行文和诉说的方面,下面的因果关系,还是主要用李林甫来说,主要是很多事都是他牵头在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史之乱包括后续唐朝的藩镇割据,本质上都是因为藩镇这个东西的存在,那么藩镇是如何产生的呢,千万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商,我们看到的弊端,他们都能看到,只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唐朝不断地对外扩展个,你领土大了,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将士来守卫边疆,主要是因为唐朝的疆域辽阔,领土的边缘全都都是游牧地带,遭受攻击那是家常便饭。

将士打仗需要吃喝,也需要军饷,但边疆不种粮食,没法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粮草军饷,都要通过内地运输,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朝廷想了一个办法,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拥有辖区内一切大权,军民财物全部交给节度使,目的只有一个,你自己解决军队的军饷问题。

这在当时可是个好办法,中央终于不需要负担那么多的军饷了,而且节度使时不时还能给中央上缴点,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呀。

而且当时分了好多节度使,朝廷也不傻,唐朝之前已经有过无数次的造反与评判的历史了,但一旦节度使这个职务出来之后,就跟土皇帝是一样的,所以不断扩大实力和地盘,成了每个节度使无法克制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禄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向历史前台的,他身兼三镇节度使,兵强马壮,将士都是常年作战,战斗力强悍。

但这些还不足以造成安禄山的反叛,之前的唐朝,有个传统就是出将入相,在外的将领,到了一定资历,就可以回到中央任职,任宰相一击的高官。

但李林甫重用胡人,也就意味着堵死了,边将晋升的空间,胡人大多都没有文化,是不可能到中央任职宰相的。

有人说这纯粹是李林甫嫉贤妒能,害怕有才能比他高的人,任职宰相,但身为宰相和宗室的身份,李林甫行为的背后,主要还是为了打击当时的世家大族,毕竟胡人没有根基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没有根基的人,更容易走极端,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粗犷的胡人,但也许还太野蛮了,安禄山的很多行为,看起来非常愚蠢。

比如说,为了表示对唐玄宗的忠诚,居然装作自己不知道太子,说自己是胡人,心里只有皇帝,那李隆基听了,自然是心里美滋滋的。

而且安禄山不顾年龄的限制,硬是要认杨玉环为干娘,这种毫无底线的做法,实在是完全向所有人表明,他安禄山是一心一意跟着皇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风俗,干娘要给儿子洗澡,真是充分验证了那句话,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一个300斤的大婴儿,洗澡真是想想都觉的不可思议。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根本不可能有私情,他们两个也没什么单独相处的空间,因为一直都会有侍女跟着。

而且安禄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对皇帝表忠心,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恐怕是唯恐他和贵妃之间传出点什么让皇帝猜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洗澡的无耻行为,也表明了,安禄山是个彻底没有底线的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任何的事情。

他已经把太子给得罪了,同时身为胡人,不可能晋升为宰相之类的高官了,同时杨国忠非常讨厌安禄山,一直说他要造反之类的话,这种完全没有希望的日子,安禄山的出路,就只剩下造反这一条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