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疫情快报

新加坡4月4日

新增3334

今天4月5日截至中午12点

新增6341例, , 1例死亡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昨天#专家辟谣奥密克戎有200多种后遗症#冲上热搜!

因为国内,尤其是上海的病例连日激增创下新高,人们都很关心后遗症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确诊和无症状病例趋势)

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网友江先生自己拍视频称,自己已经康复20多天了,到现在还没恢复味觉。

(来源:封面新闻)

甚至还有称10-15%的确诊男性将面临性生活问题……

(图源:微博)

诸如此类的国内外爆料视频还很多~

一位印度博主感染新冠后不堪其苦,饱受脱发困扰,最后不得不剃光头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抖音@长江Rey)

甚至一些更早之前的网友自我曝料纷纷被翻出来,人们似乎陷入了“后遗症”恐慌。

“得了新冠,丁丁会缩小”

“得了新冠会造成大脑萎缩”

“得了新冠,哪怕痊愈了人也废了”

种种言论层出不穷,越看越让人害怕~

上海权威专家辟谣:

奥密克戎200多种后遗症属夸大

那么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真的有200多种后遗症?

昨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与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在线辟谣科普。

他说: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或者肺部没有非常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后遗症很小。

点我看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奥密克戎有200种后遗症”上海专家辟谣:夸大!新加坡每5人中1人感染,长期症状曝光!

“现在的奥密克戎基本大部分是上呼吸道,

只要免疫功能正常,没有免疫力非常非常差,或者肺部有非常严重的基础疾病,这种情况下后遗症是很少很少的,200多种属于夸大。”

“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后遗症很少会出现,基本上可以完全康复。

目前,奥密克戎感染者95%以上是无症状和轻型,普通型也只有3%-5%,重型和危重型罕见。”

“只有少数80岁90岁的老人,或者有免疫抑制,或有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化疗阶段,免疫功能相当差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感染比较重。”

“奥密克戎会死人,但病死率很低,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是1/1000或者0.1/1000,所以对这些重点人群要进行很好的保护。”

这个视频一出,很多人纷纷感到怀疑:“不是吧?"

为什么我们记得科学期刊和世卫组织都曾提到过后遗症问题?

200种后遗症的说法

到底源自哪里?

新冠后遗症到底是不是自己吓自己呢?

我们可以看看医学发达而感染人数多的英国怎么说~

‍‍‍‍‍‍‍‍‍‍‍‍‍‍‍‍‍‍‍‍‍‍‍‍‍‍‍‍‍一些被广为引用的后遗症出现在今年1月14日《BBC》报道,英国通过经验,总结出最常见的几条新冠后遗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BBC中文)

这些常见的症状可能包括:

极度疲倦、气短、胸痛或紧绷、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脑雾”)、味觉和嗅觉的变化、关节痛,各人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历因人而异。

迄今为止最常见的症状是严重疲劳,说明长期症状是存在的!‍‍‍‍‍‍‍‍‍‍‍‍‍‍‍‍‍‍‍‍‍‍‍‍‍‍‍‍‍

又有很多网友说,那200种后遗症似乎真的听说过,难道是杜撰出来的吗?

深扒之下,我们发现首次提到“200种后遗症”的主流媒体是英国《卫报》

2021年7月16日(注意看时间),《卫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研究发现:新冠长期症状多达200种》

(截图:卫报)

文章称这项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EClinicalMedicine》上,调查了来自56个国家的3762名确认或怀疑有长期新冠症状的人。它确定了203种症状,其中66种被追踪了7个月。

200种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 疲劳、运动后不适 (人们在体力或精神消耗后健康状况恶化)和脑雾

其他影响包括视觉幻觉、震颤、皮肤瘙痒、月经周期变化、性功能障碍、心悸、膀胱控制问题、带状疱疹、记忆丧失、视力模糊、腹泻和耳鸣。

研究人员还捕捉到了症状随时间推移的进展情况,六个月后大部分好转

"六个月后,剩下的大多数症状都是系统性的--如温度调节、疲劳、运动后不适和少数神经性的"

(图源:金融时报)

抛开时间和时期谈问题,都是不科学的。

我们注意看时间,200种后遗症的报道时间是去年7月,当时还没有出现奥密克戎,

那么研究应该主要是针对新冠原始毒株感染+部分德尔塔感染。

德尔塔:最早出现在2021年4月

奥密克戎:最早出现于2021年11月底

因此中国专家胡必杰才会强调,奥密克戎不同于前代毒株,大部分对人体的影响局限于上呼吸道。

一些网友可能这才抓到重点,新冠不是没有后遗症,

而是到了奥密克戎轻症比较多,所以伴随的就是较少的后遗症。

此前3月中旬,英国牛津大学曾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病毒者的与气味相关的大脑区域(眶额皮质和海马旁回)明显减少,初级嗅觉皮层相关的区域组织损伤更大,并且整个大脑的体积减小。

研究发表后,“感染新冠加速大脑萎缩”的说法流传甚广!

不过那次研究针对的是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英国普遍流行的阿尔法毒株,还有部分贝塔、伽马或早期原始毒株,而非当下流行的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是否也会导致同样的情况还有待研究……

但是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病毒速度加快,毒性减弱,症状有所减轻。

套用过去的科学研究说奥密克戎本身会造成200种后遗症,有一定夸张的成分。

新加坡专家:

奥密克戎长期后遗症几率低

新冠到底有没有后遗症,后遗症的情况如何,新加坡有一些发言权。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网站的最新数据,昨天新加坡新增的3334例,虽然日增病例已经大大降低,但新加坡累计病例已达111万3078起。

根据2021年新加坡最新人口统计,常住人口为545万,那么等于每5人里面就有1个曾感染过新冠病毒。

这么多人感染过,新冠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吗?

点我看视频

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的新加坡传染病临床研究网络负责人Barnaby Young博士说,本地人出现新冠长期症状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新冠感染

他认为保护自己免受其害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接种疫苗和加强剂,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已经高达90%以上。

(图源:wired UK)

Young博士注意到有些人在接种疫苗后仍会出现长期症状,他说其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由于遗传、微生物组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好消息是,大多数新加坡的新冠患者将在感染后的四周内从症状中恢复

其他一些人可能会发现他们的症状持续了4至12周极少数的人症状会超过这个时间区间。

同时Young博士也预计,最近奥密克戎激增的患者中出现长期症状的比例会很低。

(图源:海峡时报)

这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接种疫苗后被感染的,而且还因为奥密克戎产生的99.7%都为无症状/轻症感染。

伊丽莎白医院亚洲心脏和血管中心的顾问和心脏病专家Edgar Tay博士表示同意。

除了严重感染外,他引用了最近的一项研究,强调了有四个关键因素增加新冠长期后遗症风险:

感染期间的病毒量、

糖尿病的存在、

自身抗体的存在、

以及一些病人的Epstein-Barr病毒的重新激活

(图源:todayonline)

科学看待新冠后遗症

不放大个例制造恐慌

说回文章开头那个吃柠檬没味道的网友,国内专家做出了这样的回应: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康复后出现长时间味觉减退系个别情况,这类后遗症将会自愈。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专家金冬雁也表示,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没有对症治疗的方法,一般两个月后会完全恢复。

有网友提醒大家不要轻信网友曝料,也许属实也许有夸大成分,毕竟现在“新冠后遗症”是流量密码。

比起纷纷扰扰,真假难辨的传言还是专家的话更可信一点。

关于新冠后遗症我们现在已知的是:

1,“新冠长期症状”是存在的

比“后遗症”更准确的说法是“新冠长期症状”,新冠肺炎长期症状是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约10~20%的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会有数周至数月的残留症状。

2,现有研究多基于前代毒株

根据2021年8月前后的英国专家研究,最常见的5种长期症状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和呼吸困难(24%),主要是基于原始新冠毒株的研究。

3,对生殖器影响低于十万分之五

根据《界面新闻》,中国病毒学专家常荣山称,目前有关新冠造成生殖器萎缩、睾丸萎缩等案例的人数过少,其实没有办法研究出权威的结论。

但目前数据显示新冠影响生殖器的概率十分低,可能性低于十万分之五,而且只在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才有可能体现,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不太可能受到影响。

4,脑萎缩案例稀少,有些行为影响更严重

专家常荣山还称,不用过度恐慌新冠对脑萎缩的影响。

一是案例稀少,不足以形成权威依据。二是报道的论文中的研究前后花了140天,而奥密克戎被发现距今也没有这么长(根据前代毒株得出的结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奥密克戎造成的重症比此前的变异株减低了7成或更多。

另外脑萎缩其实是一种并不算罕见的疾病,中国有两百多万酒精成瘾的人群,而长期饮酒人士的脑萎缩的概率在60%左右,这个数字概率要远高于新冠引起脑萎缩的人数。

简单来说:

新冠长期症状 —— 有,但是没有一些个别案例那么夸张,奥密克戎导致的症状比前代毒株要少。

影响丁丁、脑萎缩 —— 案例稀少,且新冠对其的影响未必有其他因素那么大。

而当下科学界的共识是从原始毒株到奥密克戎,传染性越来越强,毒性则越来越弱。

希望大家重视防疫但不要恐慌,相信科学、相信医疗手段和医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