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你变强的心理学 | 自说自话的总裁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前面我们聊了荣格与吕洞宾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说到,吕洞宾的纯阳学说(《太乙精华宗旨》)让荣格摆脱了梦境,找到了方向。

然后,荣格靠东方哲学的启发,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这就包括集体潜意识、共时性等等。

在荣格建立这些理论的过程中,除了道家学说,还有一本东方典籍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这本书叫做《西藏度亡经》(Bar-do thos-gro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格说它是“伟大的心理学的真理”,还说,这本书一直是自己常年不变的伴侣,自己从中得到了很多知识和点拨,而且就连很多根本性的洞见也来源于这本书。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本书。

故事从一个西藏寓言说起。

人死之后

人死以后,你会在一片光明中醒来。

这个时候,你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谁把灯关了。

你掉到一片黑暗当中。

接着,一个非常恐怖的魔鬼会出现在你面前。

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1,面对

2,逃跑

如果你选择逃跑,你就会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杀。但最终,你会摆脱魔鬼,获得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过不了几分钟,你就会掉到另一片黑暗当中,第二个魔鬼出现。

这个魔鬼并没有第一个魔鬼恐怖。

这个时候,你依旧有两个选择:

1,面对

2,逃跑

如果你还选择逃跑,你还是能成功摆脱魔鬼,但马上就会遇到下一个魔鬼。

你每逃跑一次,魔鬼就变得不那么恐怖一点。

所以,这个过程中,一共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每一次都逃跑了,那么你转世以后将成为最低级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情况,你在某一次逃跑后,选择了面对魔鬼,那么后面出现的魔鬼将越来越可怕,你转世以后也将成为更高级的生命。

第三种情况,如果第一个最恐怖的魔鬼出现时,你都没有逃跑,接着就会发生两件事儿。

第一件事,你会发现,这个魔鬼原来是你的幻觉,无论它多么恐怖,根本伤不了你,你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所有的恐怖都是你想象出来的。

第二件事,当你看透魔鬼的把戏后,你就可以不再经历六道轮回,可以进入极乐世界了。

《西藏度亡经》

这个寓言故事,其实就是《西藏度亡经》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这本书的原名叫做??????????????(Bar-do thos-grol,巴多脱卓),巴多,是藏语中死后的一个状态,最长为49天。古汉语中,这个词叫中阴。

脱卓,就是哲学方法的意思。

所以,这本书的古汉语译本也叫做《中阴得度》,就是告诉你在死后49天的中阴状态中,如何得到解脱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起来有点玄幻。

但事实上,你把“中阴”理解为“在人生终点回看自己一生”,就会渐渐明白荣格意思,这真的是心理学的真理啊。

现实生活中,一切困苦、磨难,难道不是魔鬼吗?一切情绪、感受,难道不是幻觉吗?“自我”与“现实”难道不是隔着次元的两个东西吗?

很多西方心理学家着重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现实”是如何影响“自我”的,这些实验我们前面分享了不少。

但荣格告诉西方人,心理学不是生物学、不是生理学,也不是任何别的科学,而是关于精神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们不要总是either、or(非此即彼),要学会像东方人一样both、and(两者均可)。

比如,现实中的有人对你好或者对你凶,你就一定会感到喜怒,进一步引发出对这个人的爱恨。但仔细想想,这些喜怒、爱恨也会反过来影响你对现实中这个人的认知和理解。

“现实”与“自我”不是,either、or,而是both、and。

读到这个这个层面,是不是就能理解,荣格为什么推崇《易经》、推崇阴阳太极的思想了吧。

我们接着说故事,聊聊《西藏度亡经》是怎么流传到荣格手上的。

1300多年前

时间回到1300多年前,阿拉伯入侵印度。

现在的巴基斯坦这一代原来属于印度,结果就变成了伊斯兰世界。

当时,巴基斯坦有很多佛教高僧就逃到了西藏、尼泊尔和印度南方。

这当中,有一位王子就叫做莲花生。

传说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预言过,今后会有一位圣人从莲花中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恰好,这个王子,就真的是从莲花中诞生的。

莲花生当王子的时候,思想境界就非常高,能够教导人民,安邦治国。

国破家亡以后,在那片区域,当时唯一可以对抗阿拉伯的就是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

藏王邀请莲花生来吐蕃帮助自己教导人民,治理国家。

于是,莲花生就带着印度的佛学思想来到西藏,成为了藏传佛教的祖师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莲花生在西藏的时候,佛学思想非常兴旺。

这个时期,莲花生口述了很多佛学思想,这当中就包括这本《西藏度亡经》。

后来,有一天,莲花生突然跟他的弟子们说,不久以后,雪域高原上将迎来一场灭佛运动,到那个时候僧人被屠杀,寺庙被烧毁,经书、法器都将遗失,苯教的神魔将重新统治高原。

这个劫难无法逃脱,只能面对。

所以,自己会把重要的经卷藏起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你们当中自然会有人感应到“伏藏”,重新发现这些经卷,然后在高原上复活这些思想。

说完以后,弟子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第二天,莲花生就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学家说他离开了西藏,让弟子将这些重要经卷藏在了某个山洞中。

但传说中则说,他变成了一团意识,经卷被他藏在了意识世界中。

然后,时间过了600多年,佛学思想再次在高原兴盛起来。

突然有一天,一个红教僧人(噶玛·宁巴,???????????,Karma Lingpa)感应到了“伏藏”,莲花生弟子的第N个转世来到了他的意识世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他传授了当年被藏起来的经卷。

这个红教僧人在现实世界中重新写出了梵文版的《西藏度亡经》,还翻译成藏文,流传于世。

然后,又过了600多年,《西藏度亡经》成了一本影响深远的经典,甚至走下高原,传到中原,传到蒙古,成了中华传统哲学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时间来到了1919年。我们继续看。

1919年

这年,一个人类学家来到了雪域高原。

他叫做温兹(Walter Yeeling Evans-Wentz),曾经是个少年天才。

他18岁就考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宗教、哲学和历史。

24岁毕业后,又成了牛津耶稣学院的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世人眼中,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天才,是未来的伟大思想家。

但是,他越来越困惑,他读遍了所有他能读懂的哲学书籍,也找不到答案。

20多岁的时候,他天天在河边发呆,把身体泡在河水里,有时候连衣服都不穿。

有一天下午,他突然说,自己眼前出现一种让他狂喜的图案,接着一个念头席卷他的意识。这个念头告诉他,这不是你第一次拥有肉身。

这个体验让他非常惊奇。

不久以后,一位考古学家(TE lawrence)建议他去东方。那里说不定有他想要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温兹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他去过北欧、埃及、墨西哥、印度、锡金、日本、中国……

将近20年的时间,他几乎走遍了世界。

到了1919年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41岁的中年人,他来到了金刚之洲(大吉岭),遇到了一位叫做桑珠的格西(先生)(Kazi Dawa Samdup)。

桑珠格西精通英文、藏文和梵文。

他看着温兹,讲了一段《西藏度亡经》。

然后,温兹不走了,他认为自己要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正是这本《西藏度亡经》。

接下来的几年中,温兹每天早上6点就坐到课堂里,等桑珠格西来给他讲解那些梵文、藏文的手稿。

温兹就像一块干了40年的海绵,疯狂的吸收者东方哲学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仅仅过了3年,桑珠格西去世了,温兹则决定要让所有西方人了解到这些玄妙的东方哲学。

于是,1927年的时候,温兹借用当时欧洲流行的一本书《埃及度亡经》为这本书取了名字,叫做《西藏度亡经》(Tibetan Book of the Dead),由牛津大学正式出版。

出版前,52岁的荣格看到了这本书,毫不犹豫的写了前言。

然后,这本书又成了荣格的终身伴侣,据说,荣格还时不时的把这本拿出来安利给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泡利这类大神级的科学家。

后来,到了1995年,中国学者,又把这本书翻译回来。

关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中阴

书中说,人在死亡的一瞬间就进入了中阴的第一个状态,第一状态叫做临终中阴,这个时候,你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死了。

眼前出现无与伦比的光芒和美好的幻想,其实识破这个幻想,你就能往生极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99.9999%的人会被这个状态迷惑,进入第二状态,叫做实相中阴。这个阶段又分为头七天和尾七天,这14天中,眼前的幻想慢慢减弱,被越来越世俗、越来越痛苦的感受取代。

接下来进入第三状态,叫做投身中阴,这个状态一般又会有14天,这个时候你将经历一些折磨,类似于最开始的那个寓言,最后接受冥界的审判,转世投生。

故事分享到这里,大家肯定要问,既然我们现在就知道了死后的世界,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岂不是人人都往生极乐了?

其实,按照书中的说法,人在中阴状态的时候,理性是彻底消失的,你看到的世界,没有理智,只有意识的洪流,这个世界不靠物理定律,而靠因果定律来驱动。

《西藏度亡经》属于密宗经典,如果不受灌顶,密宗上师是不会跟你解释这些玄妙内容的。

所以,我们只能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心理学上的意义,我们再来分享一个西藏故事。

1985年

1985年的时候,一个汉族教书先生,也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他和他的藏族哥们儿开车行驶在中国和锡金的边境上。

藏族哥们儿说,边境上有个美女,叫做康钦仁姆,只要你是男人,你就会对她动心。

但是,她是个尼姑。

真的是太可惜了。藏地人都信佛,是绝不能对尼姑有什么非分之想的。

她是10来岁的时候住进寺庙成为尼姑的,当时,她病得像颗小草。但10年之后,长成了绝世美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年前(1982年),她回家探亲,一路化缘。在喜马拉雅山中,她步行了三五天也没看见一户人家。

有一天,她好不容易碰上一顶帐篷,帐篷里只有一个小伙儿,小伙儿给她献上了丰盛的食物。

然后虔诚的守在旁边,小伙儿看着她捏糌粑、喝酥油茶,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个时候,女尼姑感受到了小伙儿目光中的欲火。

这个火焰也烧红了的女尼姑的脸颊。

四周都是雪山,在那顶帐篷里,没有第三个人,也没有戒条,魔鬼就开始作乱了。

魔鬼让女尼姑的血液骚动起来。

结果,千不该、万不该、她就不该向着身边的小伙子微微一笑。

这一笑让小伙子也着了魔,于是扑了过去,女尼姑挣扎了一下,可两个魔鬼立即疯狂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族哥们儿接着说,去年(1983年)的时候,自己碰到过一个卖银佛像的女人。

哥们儿很好奇,因为藏地人是绝不会卖掉自己的佛像。除非真的是走到了绝路。

哥们儿问那个女人,为什么要卖掉佛像?

女人说,要路费,要去找她的丈夫次仁秋旺。

哥们儿立刻痛骂那个男人。

但女人却说,不,是我把他抛弃了。

后来,哥们儿买下了那尊佛像,和女人聊了好久。原来,这个女人就是那个女尼姑——康钦仁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仁姆说,她和那个剽悍的小伙儿在帐篷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早就把寺庙忘了。

但是,有一天她在梦中感到了梵土的呼唤,让她从贪欲中醒来,于是,她就偷偷离开帐篷,回到了寺庙。

可是,回到寺庙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老法师对她说,梵天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你是淫天里的人。你去吧。

就这样,仁姆被赶出了庙门。

仁姆只能去寻找那顶帐篷。

但整个高原都是小伙儿的牧场,到处都是他的家,仁姆自然不可能找得到。

慢慢的,仁姆成了一个乞丐,在街头流浪。

快到10月临盆的时候,仁姆被一个生意人娶回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1985年),仁姆是县城里有名的太太。

生意人对仁姆很好,把她打扮的雍容华贵,家里有佣人,生意上有掌柜,仁姆平时就带着小宝贝玩儿。

当地人也都很尊敬仁姆。

过了没几天,作者和他的藏族哥们儿来到了一个温泉。

按照藏地传统,这个温泉是男女共浴的,作者被他的藏族哥们儿扒得精光,推倒温泉里。作者羞得要死,但躲在角落里又忍不住偷偷看。

几个美女发现作者不敢正眼看她们,就光着身子走过来,看着作者的囧样哈哈大笑。

就在这个时候,藏族哥们儿突然叫了一声,康钦仁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温泉的另一边,一对男女正抱着一个小孩儿上岸,那个女人就是仁姆。

仁姆披散着头发,身后站着一个威武的小伙儿,羔皮藏袍,腰挂藏刀。

再一问,这个小伙儿正是次仁秋旺,仁姆找了他两年多,最近他们终于见面了。

仁姆现在正准备回去一趟,归还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跟着秋旺到大漠里去,那顶帐篷才是自己的家。

后来,作者开车送仁姆一家返回了县城,仁姆最后一次走进那栋豪华的彩楼,把钥匙、账本,衣服、首饰全部交给了管家。

第二天,秋旺背着孩子,挽着仁姆的手,走向了北面的大山。

回到现实,这个故事和最开始的寓言,其实都在说,真正能让你变强的心理学,就是面对一切,不要因为害怕受伤,就不敢去爱;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就不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要因为害怕失去,就逃避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得玄幻一点,当你把面对的勇气刻到灵魂当中的时候,你自然能面对第一个魔鬼。

敢于面对一切的人,一定很幸福,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极乐”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The End

最后夫人说,一个少年叫做“爱”,他听了你的故事,终于杀死了六眼飞鱼(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六眼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