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乌克兰布查事件后,欧洲多国采取行动,当地时间4月4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宣布与俄罗斯外交关系降级,立陶宛宣布驱逐俄罗斯驻立陶宛大使。

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政府将对两国的做法进行报复,并且“不会等待很长时间”。

与此同时,德、法两国同日分别宣布驱逐40名和35名俄外交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斯社报道截图

综合俄卫星社、塔斯社等俄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4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宣布,立陶宛决定降低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级别,将驱逐俄罗斯驻立陶宛大使,并召回立陶宛驻俄大使。立陶宛还决定关闭俄罗斯驻克莱佩达总领馆。

兰茨贝尔吉斯“强烈谴责”俄军队在布查的“残酷屠杀”,他说,立陶宛已将其决定告知其在欧盟和北约的合作伙伴。“我们已邀请合作伙伴跟随我们的步伐。”

据兰茨贝尔吉斯透露,因安全局势早前离开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立陶宛驻乌克兰大使将返回基辅。

与立陶宛一样,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斯发推称,拉脱维亚决定降低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级别。

林克维奇斯发推称:“拉脱维亚将降级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具体决定将在内部程序结束后公布。”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决定降低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后,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俄罗斯政府将对两国的做法进行报复,而且“不会等待很长时间”。

同天,法国外交部发布消息称,法国决定驱逐数名俄罗斯外交官,理由是这些外交官的行为违背法国安全利益。

消息中称:“法国今天晚上决定驱逐数名俄罗斯外交人员,其行为违背我们的安全利益。”

法国外交部强调,“这一行动是在欧盟整体框架下进行的”。

据法国24电视台报道,一位外交部消息人士透露,35名俄罗斯外交官将被驱逐出境。

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同天宣布将40名俄罗斯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承诺与合作伙伴协商进一步对俄罗斯的举措。贝尔伯克称,这是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暴行”的回应。

她在推特上写道:“我们宣布俄罗斯大使馆的大量员工为不受欢迎的人。我们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发起进一步的反应。”

据法新社透露,40名俄罗斯外交官将被驱逐。德国内政部长法泽尔称,这40名外交官是“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人”。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德国称,将回应“德国政治机器的这种恶意行为”。

对于欧洲多国驱逐俄外交官,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回应称,俄罗斯没有感受到欧洲各国驱逐其外交官的影响,并表示俄罗斯将作出回应。

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写道:“每个人都知道回应:这将是对等的,对双边关系具有破坏性。”

目前,波罗的海三国已停购俄罗斯天然气。据法新社里加4月2日报道,拉脱维亚波罗的海天然气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乌尔迪斯·巴里斯说:“自4月1日起,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将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延伸阅读:

被立陶宛威胁"不制裁俄就制裁你们" 塞尔维亚部长回击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正当国际社会普遍期盼能够寻找到解决俄乌危机的良方时,一些国家却趁机借此议题大搞政治操弄。譬如,面对有加入欧盟意愿的塞尔维亚等国,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立陶宛就对其发表荒谬的威胁性言论。

立陶宛外交部长加布里埃乌斯·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向这个巴尔干国家威胁称,该国可能会因拒绝加入对俄制裁行列而受到惩罚。对此,塞尔维亚政府高官愤怒回击和谴责了立陶宛方面的这一番言论。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针对立方的威胁言论,塞尔维亚内政部长亚历山大·沃林(Aleksandar Vulin)在政府网站上发表评论称:“威胁塞尔维尔,除非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否则就对塞尔维亚实施制裁,这既愚蠢而又虚伪的。”

沃林的这番表态,是回应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在当地时间3月21日所说的一番话。兰茨贝尔吉斯声称,对于那些与俄罗斯仍有业务往来,允许俄罗斯绕过欧盟制裁的国家,应当予以惩罚。

这已非立陶宛近期第一次拿俄乌局势炒作话题了,据路透社当地时间3月16日报道,立陶宛副外交部长曼塔斯·阿多梅纳斯(Mantas Adomenas)当天就把并不相干的中欧峰会同俄乌局势“挂钩”,叫嚣在中国就俄乌局势明确表态“站俄罗斯”还是“站西方”之前,应该取消原定即将举行的中欧峰会。

沃林表示,在欧盟国家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下,要求塞尔维亚加入制裁行列的做法是“虚伪的”。作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政治盟友,沃林说:“如果立陶宛的威胁是欧盟的意思,那么我们距离加入欧盟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遥远。塞尔维亚不攻击朋友,也不喜欢敲诈勒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时间3月22日,塞尔维亚内政部长沃林(左)会见俄罗斯驻塞尔维亚大使 图自塞尔维亚内政部网站

目前,已被欧盟列为入盟候选国的国家包括土耳其以及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4个西巴尔干国家。包括塞尔维亚在内,尽管这5国已是候选国,但从启动入盟谈判到最终正式入盟,谈判过程“耗费时日”,申请国需要按照欧盟要求实行各种改革,堪称旷日持久。

彭博社指出,对于加入欧盟以及与传统盟友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塞尔维亚一直在平衡这两件事之间的关系。自南联盟解体后,塞尔维亚同巴尔干地区邻国之间的“不和谐”一直存在,而俄罗斯则向其提供了能源供应和政治支持。

俄乌冲突爆发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公开表态,他们反对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而在3月2日联合国大会有关谴责俄罗斯决议的投票中,塞尔维亚投出了赞成票,但却也未加入对俄制裁行列。

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绿)都加入了对俄(蓝)制裁,塞尔维亚(红)是极少数的例外

目前,在美国和欧盟的软硬兼施下,一股反俄浪潮席卷欧洲,但塞尔维亚是该地区仅存的几个没有制裁俄罗斯的国家。

然而,这样一个“欧洲孤岛”并不好当。一边是欧美高官与武契奇彻夜谈判施压,“没有任何耐心去听不是反俄的立场”。 另一边,法国总统马克龙在3月6日抛出“橄榄枝”,称无论欧洲和世界的地缘政治如何变化,塞尔维亚仍然是第一个可以加入欧盟的国家。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波黑塞族共和国前顾问亚历山大·帕维奇直言道:“塞政府在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和陷阱相当艰巨,如同行走在钢丝上,且脚下还是个雷区。时不时的让步,甚至决策上的失误可以理解。然而,这不是塞尔维亚第一次面临这样的绝境,虽说曾经也付出过相当大的代价,但最终还是熬出了头,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