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同事说:“结婚十几年来,尽管早就买了新房,但我们一家三口始终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

这让我很诧异,因为自己身边的年轻人在结婚之后,基本上都是另立门户,单过了。

于是,我非常好奇地问:“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老人要求的吗?”

她笑着摇摇头,反问道:“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不挺正常吗?再说,大家互相照应着,多好啊!”

接着她又说:“ 我们有自己的房子,只是没有住过,总觉得分了家,彼此关系就疏远了。一起生活,的确会有些小矛盾,但心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她的话,我感触颇深。虽然看起来分家或者不分家只是一个形式问题,但其背后牵扯着的却是亲情和私利。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分关注钱财,而疏于维护更加宝贵的亲情,从而导致亲人不亲了,一家人也不像一家人了。结果就是家庭不和谐,事事不顺心。

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我的老邻居祁阿姨就有过一段伤心的经历。在闲聊时,她哭诉, 自己到儿子家里借钱,儿子儿媳哭穷拒绝,而12岁的孙子大吼:这像一家人吗?

64岁祁阿姨自述:

01

我和老伴儿曾是一家企业里的普通员工,可由于效益不好,先后丢了工作。为了生计,我俩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干起收废品的小生意。

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聪明活泼的儿子成了唯一的希望。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改变命运,我们省吃俭用,一心一意地供着他读书。

后来,儿子上了大学,也如愿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这让我俩很欣慰,似乎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接下去,经过几年努力,又帮他交了房子首付,还娶了媳妇。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如释重负,轻松了一些,和老伴儿合计着,也抓紧时间为自己攒点养老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可没过多久,孙子就出生了。当了爷爷奶奶自然非常高兴,可随之而来的一件事却令人很苦恼。

有一次,儿子打来电话,说他们小两口都要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不知该怎么办好了。

我一听,二话没说就告诉他,带孙子是大事,自己不做生意了,马上过去帮忙。

不料儿子支支吾吾地没有同意,说大城市不比小地方,人多车多,担心我适应不了。还说儿媳妇特别爱干净,我去了有点不合适。

我一下子无语了,说白了,就是嫌弃这个妈邋遢呗。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别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了。爱咋地咋地,随便好啦。

03

可兜了一大圈,最后儿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意思是让他岳母过去带孩子,让我和老伴儿每月拿出2000块钱的生活补贴。

说实话,对于这个要求,我真不愿意接受。但老伴儿却默默地说,算了,咱们忙前忙后,不就是过孩子的日子吗?给就给吧。

转眼十来年,我和老伴儿已经60多岁了,没攒下什么钱,身体却越来越不好。有一年冬天,老伴儿骑着三轮车出去拉东西,不小心摔伤腿,需要一大笔手术费。

本来不打算麻烦儿子,想着自己扛过去就行了,可东挪西借也没能凑齐,还差了3万元。无可奈何,我只能去儿子家借了。

04

那天,听说老伴儿受伤后,儿子先是唠唠叨叨地埋怨了一通,然后表示等不忙了就回去看望。可问清我的来意后,他立刻黑着脸嘀咕,这事儿有点难,自己的房贷刚刚还清,手头没有积蓄呀。

儿媳妇也在一旁附和说,孩子上学正用钱,花销很大,而且自己单位也不太景气,挣得越来越少,三百五百的还行,如果成千上万的实在拿不出来。

我顿时感觉很茫然,没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作为一家人的儿子儿媳竟是如此态度,难道在他们心里,3万块钱比亲情还重要吗?这一刻,我难过极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忽然,一直在房间里写作业的孙子跑了出来。他拉着我的胳膊,冲儿子儿媳大声吼道:“ 这像一家人吗?你们太没良心了。奶奶,别哭。我把零花钱都拿给你。”

经过孙子一番吵闹,第二天,儿子儿媳才把钱送了过来。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我心里始终不是滋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

在生活中,应该说大多数儿女都是孝顺的,感恩的,也是看重亲情的,相信像祁阿姨经历的这种事情只是个别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每个人的物质需求都日益增加,喜欢金钱,看重金钱也是正常的,没有需求,怎么能推动社会进步呢?不过,我们不能因为物质而失去做人的品德,做事的原则,丢掉生存于世的最根本的、最宝贵的情义。

金钱很重要,但它只是亲情的润滑剂,而不是万能拥有一切的“灵丹妙药”。美好的生活源于和谐美满的家庭,源于无私奉献的亲情。

文后寄语: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祝您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