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人物。他为官清廉,不徇私舞弊,敢于直言,千百年来,他被世人尊为“包公”“包青天”,不但为老百姓们所敬仰,更是为后世的官员做出了榜样。可是,没有人会想到,这位被所有人敬仰的忠臣,遗骨却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凄然流浪着。从宋朝时期到现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还得从北宋仁宗皇帝嘉祐七年(即1062年)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出殡,21口棺材同时从7个城门抬出

这一年五月的一天,已经官拜枢密副使的包拯正在枢密院工作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如果是十几年前的他,必定是轻伤不下火线,撑着也要把工作完成好,但此时他已经64岁高龄,心有余力不足,本以为可能是有些中暑,回家休息一下就好,没想到病症却越来越厉害。

仁宗皇帝听说包拯的病情很严重,立刻派出了最好的御医,开了最好的药煎好后给他喝。然而仅仅过了12天,一代名官就撒手人寰了。

包拯去世的消息一出,举国上下,无一不痛哭流涕,朝堂上的大臣们更是惊愕惋惜,宋仁宗当即下旨全国哀悼,并亲自移驾到包拯家去吊唁。当他在悲伤之中看到包府,灵堂简陋,家徒四壁,更加感叹,包拯一生清廉,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好官。

与此同时,百姓们也纷纷自发到包府祭奠,一时间,好几条街道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于是朝廷特意将灵堂转设在大相国寺附近,为的就是让世人来看他最后一眼。同时,朝廷加封包拯为东海郡开国侯,并追赠他为礼部尚书。因其清正廉洁,为人正直,孝顺父母,严肃认真,故追谥号“孝肃”。

据史料记载,包拯的葬礼当天,整个庐州的百姓都来给他送行。包拯的女婿,也就是文彦博之子文效以朝廷特使的身份,护送着包拯的灵柩,同时朝廷还任命文效为合肥保信军节度推官,以便就近照顾包拯的家人。

文效总共安排了二十一口棺材,从合肥七座城门同时被抬出来。那为什么要多准备二十口假棺材呢?其实这跟曹操的疑冢差不多,就是为了防止仇家盗墓烧尸什么的,包拯一生光明磊落,得罪了不少权贵,不知道有多少贪官污吏对他恨之入骨。之所以弄这么多棺材,就是为了防止那些“仇家”去打扰已经死去的包拯。

盗墓贼立下规矩:包拯的墓,谁也不能动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不免有些铺张浪费,毕竟多出来的二十口棺材也需要花费很多银子,事实上,在安葬了真正的棺材之后,剩下的二十口大部分都被送给了当地的百姓。棺材自古以来就有“升官发财”的寓意,所以许多人并不忌讳,相反,大家反而以得到包大人的棺材为荣,全家感念包拯的善心,等家中地位最高的长者去世后,才会拿来用。

当时盗墓的事情时有发生,只要能碰到一个大户人家或者朝廷命官的墓葬,他们基本都会洗劫一空,毫不留情,但对于包拯的墓,他们就算知道在哪,也没人去碰,因为包拯出殡时,全城百姓送行的场面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并且他们自己也为之动容。

虽然盗墓贼做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一般来说官贼不两立,但包大人是他们从小敬仰的一位清官、好官,如果挖了他的墓,良心上会一辈子不安。而且一旦被人得知他们挖的是包大人的墓,不仅朝廷和百姓们饶不了他们,就连同行也会看不起,毕竟“盗亦有道”的道理他们是懂的,于是当时的盗墓贼们就定下了规矩:包拯的墓,谁也不能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南宋时期,包拯的墓地遭到了金兵的破坏,其夫人墓也被掘出。庆元五年(1199年),淮西路、庐州府、合肥县三地联合重修包拯墓,并记录了下来,编成《庆元重修包孝肃公墓记》流传于后世。

其实,关于包拯的埋葬地点,一直以来有争议,但有两种说法是被史学界所公认,一种是河南巩县的,一种是合肥的大兴集。

对包公墓抢救式发掘,解开千古谜团

1973年春,合肥市文化局的宣传员吴兴汉,偶然间读到一条新闻,内容称合肥二号钢铁厂将要在合肥市大兴集建设一座石灰窑。吴兴汉突然想到,宋朝包拯的墓就在大兴集,为保护包公的陵墓及里面的宋朝遗物,他向上级部门提出要对包公墓进行抢救式发掘。

包公的墓地清理工作很快就被批准通过了,由于当时比较专业的考古人员比较稀缺,所以他们不得不从省博物馆、文化局和其他部门临时借调了一些专家,并找来包拯的后人,一同组建了一个临时的包公墓清理发掘领导小组。

然而,在发掘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困难却是一个接着一个。

上文提到,包拯葬礼上抬了21口棺材,虽然多出来的20口棺材都送给了百姓,但墓葬确实建了21座,很难分辨真伪,而且,从包公入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世上基本上没人知道包公的真实埋葬地点了。

包公墓其实是一个墓葬群,考古队伍本来人数就不多,如果所有墓葬全部都发掘,根本不现实。所以,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暂时放弃了十多个大坟,从最小的一口开始,边发掘边搜集信息,同时也能积累足够的经验,然后再慢慢扩大发掘范围。

所以,第一个挖掘的对象,就是一号墓。这是一个小土坑,外表十分简单,没有任何常规坟墓应有的夯土层,从地点和大小判断,这墓的主人地位应该不高,甚至很卑微。然而,就是这么一处看似普通的坟地,在发掘的时候,竟然发现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首先,工作人员在里面发现了一具价值不菲的金丝楠木棺材,在棺材的底部,摆放着六个大铁环。这具棺木整体上比较完整,只有局部一些地方腐烂了。古代有资格用金丝楠棺木的人,地位一定很高,他到底是谁?为何却被葬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这些问题都让考古队员们非常费解。

工作人员带着疑惑,继续仔细地挖着。没过多久,两个残缺的墓志铭就从坟墓中显现出来。按照道理来说,一座古墓中就有一具石棺,那么就该有一块墓志铭才对,为何在此地会出现两块?那么,这口棺木到底属于谁?而且,棺木中是一堆凌乱的碎骸骨,这样的情况,简直是匪夷所思。工作人员根据目前的状况,得出的结论是:这里不可能是墓主的坟地,更像是一处迁葬之地。他们怀疑,很可能是原墓葬被盗后,又有人将骸骨临时挪到这里的。

为了确认,工作人员把这些碑文拼在一起。经过仔细辨认上面的铭文,一座上刻着“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另外一座上面刻着“宋故永康郡妇人董氏墓志铭”。

大家恍然大悟,这正是包公和他夫人的墓志铭!

于是专家们推断,这堆骸骨的主人应该是包公或者包夫人董氏,亦或者两者都有。随后,工作人员取出34块遗体运到北京做鉴定。鉴定的结论是,所有的骸骨都是男的,且年龄是40岁往上,这与包公去世时64岁的年纪是吻合的。

包公遗骨被迁葬,到底是何人为?

是什么人将包公的遗骸和他的墓志铭弄碎的?是被何人转移到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而那座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包拯的墓葬里面又有一些什么秘密呢?

短时间想要解开这些谜题基本是不可能的,有人提议,包氏后人手中可能保存有家族流传下来的《包氏宗语》,或许从里面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根据史料中所记载,包拯在世时,备受宋仁宗倚重。包拯去世后,仁宗皇帝为了追念包公生前的功勋,不仅为包公的儿子赐官,而且还特封包公的后人为“恩生”,负责管理包公祠。“恩生”一般由长房的嫡长子继承,当时已知的最后一代“恩生”是包拯第三十五世孙包先海。包先海无子,仅有一个女儿,于是他早年把一个亲戚家的儿子过继了过来,欲将“恩生”继续往下传,而包氏家族所有流传下来的资料,包先海则是传给了自己的女儿,不过这些资料基本在上世纪60年代被烧毁了。

几经周折,发掘小组的一名成员在距离合肥很远的包家洼找到了一本1918年绘制的《包氏宗谱》,里面所记载的包公的埋葬地也是主坟的位置,根本没提到迁葬一事,而且包氏族人也没人听老人们说过。所以,包公遗骸是何人何时迁葬,为何迁葬,以及墓碑是何人损毁等问题,很可能即将成为千古之谜。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上记录着包公的相貌和体型,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黑,反而是一个白面书生,个子也不算太高,一米六多点。相传,宋仁宗对包拯恩宠有加,最开始在朝堂之上,包公由于个子矮小,常常被一些用心不良的官人故意挤得站不稳,仁宗见状,特意赏了他一顶带有很长帽翅的帽子,不论是谁,只要碰到帽翅就是死罪,所以后来就再也没人敢挤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的包公墓被找到,已经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考古工作者们试探性地开始发掘人们所熟知的那座“包拯墓”,然而当墓室门打开后,发现里面破烂不堪,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只看到了董氏墓志铭残缺的那一角。

正当大家对包公原葬墓究竟在何处的问题感到无解时,经常到发掘现场观看的一位名叫夏广宏的老人透露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他说,他家祖上很多先人都是给包公守墓的,小时候曾经听老人讲过,真正的包公墓就在后面那块油菜地里。

老人的这番话无疑让所有人仿佛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发掘小组马上到老人所说的油菜地进行探测,果然发现了古墓,而且还是一座足足有24平方米的石砌墓。但墓葬内损毁极其严重,连一块砖都看不到了,由此可见,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盗墓贼干的,反而像是一个跟包拯有血海深仇的人干的,目的就是要蓄意报复,将包拯挫骨扬灰。

发掘小组从地宫中清理出的唯一文物,是一组十二辰俑中的其中的1个,俑头戴平顶冠,双手作持物状合于胸前,整体高35厘米。

在中国古代,随葬等级往往都很森严,像十二辰俑这种规格的随葬品,在宋朝时,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死后才能“享受”到。

墓中还发现了一个砖台,专家说墓葬中这种砖台一般是用来放墓志铭的,经过比对,与之前发现的包拯的那块墓志铭大小正好吻合。

由此,专家们断定,这里应该就是包公的坟墓了。结合大量的史料,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包公墓被仇家毁掉之后,又遇上了宋金间的连年战乱,包公后人在逃难之前仓促迁葬了包公的遗骨。虽然时间上很仓促,但是坟墓的位置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座墓离主墓群很远,前面还有一座疑冢,很难被人发现。包公的遗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历了九百年风霜,相对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包公的遗骨在13年后又遭遇了第二次劫难

发掘工作随着包公原葬墓整理结束而顺利收工,发掘小组的工作人员将包公和其家人的遗骨转交给了包氏的后人,希望由他们进行妥善安葬。

同年8月,包氏后人将包公及其家人的遗骨重新装敛在11口小棺材中,决定运回包公的故里大包村。谁知到了大包村,当地的公社书记完全不近人情,以“不许搞封建”为由,拒绝让包公和其家人的遗骨下葬,并且放出了狠话,谁要敢下葬,他会立马找人进行销毁。包氏后人无可奈何,只能含着眼泪将遗骨又重新运回了合肥,暂时安置在包公的第34代孙包遵元家中。

4个月后,包氏后人聚在一起商量,遗骨一直放在包遵元家中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们将所有遗骨都合并在一起,装殓在两具棺木中,悄悄运回老家大包村,再重新装殓到11具小棺木中进行了安葬。

1982年,合肥政府要重修包公祠,当年发掘工作组成员程如峰非常激动,于是他经过打听,找到了当年重新安葬包公的包氏后人包先正,包先正将具体的安葬位置告诉给了程如峰。

1986年,新的包公祠建成,就在原包公墓的旁边不远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把包公的遗骨接回到这里。由于包先正已经于1984年去世,于是程如峰找到包先正的儿子包训祥,一起来到4年前包先正所指的地方,当他们一起来到13年前埋葬的地方,土层挖开后,发现11具小棺木竟然变成了11个陶罐,数量和位置都与当时的棺木一致,但所有的陶罐内都是空的。

程如峰见此状,马上转身询问包训祥,然而包训祥说,他对此也一无所知。他说父亲包先正一生为人正直,敢作敢当,在包氏家族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当年大家十分放心地把悄悄安葬先人遗骨的大事交给他一个人处理,他后来也从没有跟任何人再提到过这件事。

或许有这么一种可能:包氏后人知道包公遗骨的真正安葬地,但他们不想让人再去打扰祖先的亡灵,作为包氏的后人,他们完全有权利这么做,其他人无权干涉。

不过,当年送到北京检测的34块遗骨,一直由吴兴汉保管着,也许这是包公在这个世界上仅存的一点痕迹了,但愿那些不知所踪的包公遗骨已经安息了。

一生为名请命、刚正不阿的“包青天”去世后却有如此遭遇,令人唏嘘。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