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很多艰难曲折,直到被大家认可才算成功。拿航母来说,由于航母的建造技术极其复杂,研制出航母的国家屈指可数。然而,要使航母形成战斗力,必须配备先进的舰载机,除了舰载机外,还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甲板牵引车,拥有航母的国家基本都有航母牵引车,但在设计上都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国的甲板牵引车是如何设计的?印度的最奇葩

我们先看看美国的甲板牵引车,美军为尼米磁级航母配备的牵引车,外形上呈扁盒状,十分低矮,在牵引飞机时更加平稳;再来看看中国的甲板牵引车,以辽宁舰为例,在起降试验状态,辽宁舰至少要装备两辆特种牵引车。最后来看看印度,印度海军使用的甲板牵引车充其量就是一辆拖拉机,这种设计最奇葩。

对我们来说,甲板牵引车很陌生,简单来说,它主要是将舰载机转移到起飞位置或是在舰载机降落后让其到达停放位置。有人认为,甲板牵引车肯定要比舰载机大,这样才可以行动自如,但实际上的牵引车不仅体积小,转向更灵活,动力充足。不过,这一辆小小的牵引车,我国的研制资金高达2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专家:中国研究一辆“拖拉机”竟然要花2000万

印度专家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震惊,专家表示,中国人真是人傻钱多,研究一辆“拖拉机”竟然要花2000万,明明2万就能搞定。不得不说印度人的头脑真的简单,他们真的用所谓的拖拉机当甲板牵引车来使用,虽然看起来比较滑稽,印度觉得拖拉机也能解决了事,坏了再换一个,反正只需要2万元。

与印度的“拖拉机”相比,我国研制的甲板牵引车体积小、灵活性强、动力大,更重要的是,安全系数高。航母出海执行任务时,难免遇到恶劣的天气,如果在牵引的过程中起了风浪,拖拉机可能会被吹到海里。我国研发的牵引车在底部安装有一个强磁力的装置,能吸附在甲板上。如果跟“拖拉机”一样,我国又何必费钱费力研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