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房地产有泡沫吗?很多人说没有,也有人说泡沫成山,甚至到了破裂的边缘。当然了,无论是说“没泡沫”还是说“泡沫成山”,专家们都能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有无泡沫这个问题上,指闻君更加相信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一席话。

仇保兴表示:多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堆积了大量的泡沫,这是现实问题,应该予以承认。而对于如何破解泡沫问题,仇保兴同样给出了答案,仇保兴表示,应该分阶段推进房地产税、空置税、物业税等,用这些税费的手段,有效烫平楼市泡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产泡沫破裂究竟是什么样子?估计多数人也仅仅是“书面听说”,从未真正经历过。在国际发展历史上,就有不少发达国家曾遭遇过房产泡沫破碎的情况。例如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全面炒房的盛况,家家户户借债买房、大量向银行借贷,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浮,买房人纷纷成为了“负债人”,不少家庭的负债甚至用5辈子都还不完。再例如美国,在本世纪初的时候,也曾出现了房产泡沫堆积的情况,银行给予居民非常低的贷款利率,居民大量举债囤房,然后把房子全部抵押给银行担保,随着房产跌价的出现,居民没有了资产,银行出现坏账,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房产泡沫破裂的影响至今。

也有人比较好奇发问了:房地产泡沫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总结起来,房产泡沫的诞生主要有3个方面的叠加因素。第一是住房高度金融化,以至于房屋成为了超越黄金的资产,人们都为购房而痴迷;第二是住房供需背离市场规则,明明市场上住房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然而在炒房的热情下,房价依然上浮;第三是价格虚高,商品的价格应该与消费能力和居民收入相互匹配,商品房归根结底也只是一种商品而已,价格长期高于收入水平,就会形成买不起的局面,导致房产交易成为空中楼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截至2022年,我们的楼市,是否存在泡沫呢?笔者认为,虽然没有大面积存在,但是在局部地区和局部城市,确实存在不小的泡沫情况。例如早些年为人们熟知的“海南楼市泡沫”事件,海景房一度成为了海南楼市的独有特色,手中有钱的人纷纷前往这里大肆购房、囤房,最终的结局就是价格虚高、无人居住、泡沫高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里的房子价格涨幅达到3.3倍,最后出现价格崩塌,大量炒房客们至今一分钱未回,牵连着无数的银行、开发商财富归零。

其实,除了海南楼市这个经典案例之外,内地住房市场也曾局部出现过“泡沫崩裂”的情形,突出表现在燕郊和环京区域。笔者先讲述一个故事,这也是来自笔者身边的真人真事儿。

朋友大明(化名)在2012年毕业于一所985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由于专业对口,加上互联网企业本身发展不错利润高,所以薪资待遇比身边其他人都要高出一大截,在短短的3-4年时间里,他就有了90万元闲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大明拿着这90万元,有些郁闷了,面对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的情况,90万元存在银行显然是不明智的。同事告诉他,河北环京的不少城市房子涨价厉害,很多人去那里买房,建议他也去考察一番。

在工作闲暇之余,大明实地考察了一番,第一天就交下了5万元定金,锁定了一套价值190万元的房子,单价在2万元左右,面积80多平米。回来之后,大明谈起自己的买房经历,他说到,大厂这个城市,遍地就如“撒了黄金”似的,人们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都是前来购房,自己看中的房子,如果不赶紧交定金,下一秒就可能被销售员带来的其他购房者订走。

买房现场那种热烈、紧张的气氛,加上街道上熙熙攘攘的炒房客,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彰显着一个鲜明的道理:这里的房子转眼就又要涨了,如果现在不出手的话,过几天可能就再也买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如何,涨了吗?在买房几个月之后,大明沾沾自喜,因为自己的这个楼盘确实涨价了,从入手时的单价2万元,一路上浮至3.9万,无形之中,朋友的这套房子增值了近一倍,如果能在3.9万元/平米时套现,可以净赚近190万元。然而他忍住了,这一忍可就坏了事儿。随着当地楼市调控的不断加码,房价不仅没有迎来二度上浮,反而出现快速下滑的情况。

从3.9万降至1.4万,工业强县房价跌幅64%,炒房客:当年不该跟风买房。

回顾这段“沉痛的买房经历”,朋友不禁黯然泪下。为什么其他城市的购房者没有经历房价下跌的情况,而偏偏自己首次购房,就遭遇滑铁卢呢?其实这与区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厂(以及香河、固安、永清)等城市,都属于河北省的北部片区,由于毗邻首都北京,所以一直以来专家们对该地区抱有极高的期望,例如多年以来,人们就预测北京的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会向这些区域转移,又或者北京会扩大城市面积,进而把附近的地区纳入北京范围。

一旦产业转移、城市规划实现其一,那么这里都将是黄金地段,房子涨价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大厂这个地区,还曾获得过“食品工业强县”和“科技进步县”等殊荣,常理而言,不应该出现下滑的。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该地的住房平均价格为6000元/平米,这是此后房价猛涨的基点。在短短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该地的房价就从6000多元/平米一路上浮至2.4万元/平米,随着其他省份的购房者源源不断到来,继续推动房价上浮,高峰时期甚至接近天花板4万元(在3.9万元/平米徘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炒房客们梦寐以求的“房价4万元”高点始终没有跨越过去,3.9万元/平米至今成为了神话一般的存在。现如今,我们在网上搜索大厂房价,会发现基本都在1.2万元-1.4万元之间波动。而且据当地的房产中介表示,虽然看起来这里的二手房挂牌价2022年略有回暖,但实际上真正的成交价根本达不到这个高度,还要更低一些,这里60%以上的房子都是亏本的,购房者们为了挽回损失,只能继续暗地里折价销售。

为什么“买房贬值”?究其原因,还在于3个因素,这也值得我们今后买房借鉴:

其一、城市不具备足够的产业。经济学家任泽平曾经说过,房地产影响有三因素,短期是金融,中期是土地,长期是人口。长远来看,人口才是决定城市房产是否具备潜力的核心因素,毕竟房子的根本属性是居住,如果房子建设起来了,但是没人居住使用,那就毫无意义。环京地带虽然靠近帝都,然而产业其实并不多,就业岗位不充足,以至于很少有人来。

其二、调控果断,摁压泡沫。17年年中,城市发布调控文件,要求非本地户籍的购房者,需要提供至少3年的社保或者纳税依据,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都需要这个条件。此后1个月,开始停止办理不动产抵押业务。两记重拳下,外地购房者纷纷被拒之门外。没有了大量外地人买房,住房流动性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捕风捉影的情况太多。很多人来这里买房,其实是看中了“京籍和产业”,环沪楼市一片大好,得益于城市产业转移,所以有人认为帝都产业同样会转移到周边,甚至表示“10年内或获得京籍”,这可是价值数十万元的东西,多少人梦寐以求。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些捕风捉影的销售宣传,终究不可信。

学习更多买房知识,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