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比起日历上标红的日期,往往周围悄悄转变的特定气氛会令人更直面年味的到来。

当道路两旁的树一夜挂上灯笼、超市里各大品牌的礼盒装纷纷上线、大街上都能听见恭喜恭喜你的歌声,仿佛都是在提醒武汉人,要过年了。

春节始终是武汉人最重视的节日,过年前的准备可是相当足,这就带领大家找回记忆中春节前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人迎接新年的仪式感,是家家户户阳台上,挂满晒得冒油的腊肉腊鱼,红彤彤的肉肠,看着就喜人。

腌鱼是必不可少,寓意“年年有余”。

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总能看见电线杆上腊鱼腊肉用红绳挂着,在阳光下微微泛光,路过的时候空气弥漫着香浓的气息,这些美味,就是家的味道。

冬至前后灌香肠,对武汉人而言,就像是一项迎接新年的仪式,也是年货中的重要一环。透过那一挂挂香肠,仿佛能预见全家人吃团圆饭的热闹场面。

“小雪”节气到来,就可以开始准备腌制了。这些东西做好后,刚好就到了过年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当做年货。腊味占据了年味的部分,也构成了武汉人年味仪式感的记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年吃圆子,新年团团圆圆。在武汉,没有圆子的年夜饭是不完美的,没有圆子的年夜饭是没有年味的。最为传统的肉圆子、鱼圆子、还有珍珠圆子、藕圆子……

一盘盘一颗颗一粒粒,或金灿灿,黄橙橙,或雪白可人,或外焦内嫩,或软糯Q弹,品尝起来,根本不想停下来。

年夜饭上,只要圆子一上桌,就证明菜齐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庆祝节日,武汉人对团圆的期许,大概就藏在这一枚小小圆子里吧。

对于武汉伢来说,年味除了藏在刚出锅的炸肉圆子,还藏在各式各样的糕饼坚果点心里。

哪怕如今随处可见的美食,冲淡了我们对于春节的期待感,但只要囤上满满当当的年货,依然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年货总是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不信你看,街头巷尾的爹爹婆婆操着一口地道的汉腔汉调,提着一袋袋扎实的年货,每个人脸上都是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人迎接新年的仪式感,随着腊月的到来开始,算着日子,依次进行。

而在所有仪式里,团年饭,占据仪式感至高地位。

武汉人对食物的感情,无疑都凝聚在这顿“年夜饭”中了,对年夜饭的感情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腊肠、腊肉、肉圆子、藕汤称得上是武汉年夜饭里的必备四件套。

当回到家的时,嗅到了藜蒿炒腊肠的香味、手捧暖和的藕汤、一碗下去,漂泊在外的游子瞬间归了心,慰藉了一整年漂泊的灵魂,也许这才是年味最大的意义。

只要开始大扫除,就知道,要过年了。

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意在清除所有污浊,将邪祟、不洁之物连同所有不顺、不快一并清扫干净,扫地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前夕,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全家出动大扫除,家里的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可以请钟点工打扫,但是家里老人依旧坚持自家一起大扫除,也不失儿时过年前的一份仪式感,依旧是绝大多数人年底里很重要的一件事。

大红灯笼高挂、新春对联满铺着...过年前必备工作:贴对联!这不光是为了增加年味,更寓意新年好兆头。

武汉人还是赶在除夕这一天贴。把旧春联撕破,贴上新春联,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不仅是贴春联,贴窗花、挂灯笼,这些新年仪式感都不能错过,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红红火火一片,浓浓的年味止不住地溢出,暖意洋洋,也被热热闹闹迎新的氛围感染着。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晚,从此看春晚就成了大家除夕的传统,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春晚,直到新年钟声的敲响,直到《难忘今宵》唱响...春晚陪伴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新年!

虽然现在每年都会对春晚进行吐槽,但一年一次的春晚,还是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新年的倒数!

春联、年货、“福”字、腊味...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既世俗又温情的年味,提醒着我们旧的一年又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这些过年的仪式感,让人在喜悦中期待农历新年的到来。这不光是简简单单的准备,而是对今年收获的总结,也是对来年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