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南城街道,超市内物资充足,货柜上摆满了商品。孙俊杰黄伟兴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幸福苑茶楼内,市民在品尝美食。孙俊杰黄伟兴摄

随着多个镇街(园区)相继解封,记者走访东莞商超、市场等场所发现,商铺有序营业,商超人气逐渐旺了起来……充满烟火味的东莞又回来了。

3月31日召开的东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东莞即将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和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纾困二十七条”),希望通过一系列有操作性、有针对性的政策,提振市场发展信心,帮助市场主体共克时艰。

在提振消费方面,东莞市、镇将安排2亿元开展“乐购东莞”活动,鼓励各大商圈、综合体、商家自行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营造全民消费良好氛围。

在推动餐饮业复苏方面,东莞将通过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支持拓展预制菜等新经营模式、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传统餐饮企业给予不超过50万元奖励等,协助餐饮企业共渡难关。

通过政企合力,相信东莞的商贸消费市场能进一步加速回暖。

撰文:郑国豪戴双城施美刘远忠唐卓

统筹:戴双城策划:黄少宏

防疫消费两不误餐饮业加快复苏

“老李,好久没见,你也来了,今天带的什么茶?”3月30日早上9时许,横沥稻香饮食文化中心,正在饮早茶的横沥镇恒泉社区吴老伯,看见在找座位的老友李锦文,隔着一张桌就唠起了家常。

李锦文是横沥镇瑞康花园小区居民,因小区附近曾出现疫情,在过去一段时间被划为封控区。3月30日0时,随着镇内4个封控区、4个管控区以及2个防范区解除管理,横沥全域解封。许久不曾出门的李锦文,一大早就和家人来饮早茶。

连日来,随着多个镇街(园区)相继解封,众多餐饮企业在做好防疫的同时,还积极地拉动行业复苏。

作为东莞市拥有较多商超综合体和食品安全A级餐饮店的镇街,东城街道各服务单位紧跟相关防疫要求,在做好场地安全、人员健康等基础上,有序、限流开门迎客,并严格落实进店扫码、测温等防疫“五件套”要求。

其中,为有力有序推进餐饮业安全堂食、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东城餐饮行业协会特别联合莞香楼、东莞老饭店、太钟东海、元通寿司等约80家A级餐饮单位以及东城万达等商圈,通过各大平台向市民发布“食在东城、寻味东城”消息,有效引起居民关注。

东城餐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发布消息推荐“A级餐厅”,是希望在宣传引导公众更好进行消费的同时,促使相关餐饮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牢守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关,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以前从没留意过餐厅的级别,只凭店面整洁情况判断是否安全卫生。”近日,在水墨田园万达店消费的许先生就直言,体验后才知道,原来“A级餐厅”的环境更干净、食物更安全、服务更舒心,以后外出吃饭心里多了标准和选择,会倾向评定等级高的餐厅。

在万江街道的新福苑茶楼,平时能坐6人的卡座现在最多只能坐3人,平时能坐10人的包间现在最多坐5人,严格控制客流量。3月3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顾客从进入新福苑开始,要经过好几道防疫程序才能入座用餐。而在后厨,每一位大师傅都佩戴手套和口罩,并且间隔一米以上进行烹饪。客人用完餐后,后厨对所有碗筷进行四个步骤的消杀:先用消毒液浸泡,再清洗,再烘干,最后才放进消毒柜。

新福苑总经理梁建勇表示,恢复堂食之后店面逐渐恢复热闹景象,但尚未达到原有水平,当务之急是按要求做好防疫,助力动态清零。

为了促进市民进行餐饮消费,不少餐饮门店用折扣和外卖固客留客。新福苑就大力开展外卖送餐业务,疫情发生以来,新福苑外卖销售额保持平稳增长。莞府家宴市民中心店和松山湖店大幅让利,分别推出80元券抵100元菜品和100元券抵200元菜品活动,以增加店内销售额。

人气恢复正常市场稳价保供

农贸市场直接关乎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也是内防扩散的重要场所。记者在南城街道塘贝新村综合市场看到,市场内商铺开店率达90%以上,新鲜蔬果和肉类琳琅满目,顾客像平常一样挑选着商品,每个人都自觉佩戴口罩。

“现在客流量和平时没有太大差别。我们严格按照市监部门的要求做好防疫工作,每日进入市场时都会打卡登记,测量体温,服务时也会全程佩戴口罩。”塘贝新村好邻居放心米铺相关经营人员说。

“平靓正!我每天都来这里买菜。”家住虎门市场附近的王奶奶每天都会来该菜市场买菜,最近几天,她发现虎门市场的人比之前多了不少。

虎门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李海燕介绍,东莞疫情最严重时,虎门市场人流约比平时要少1000人。现在人流量呈增长趋势,市场日均约3500人,周末会上涨1000至2000人。

夜幕降临,与虎门市场相距40公里的麻涌市场的猪肉档仍有不少顾客。原来,这里晚市也供应新鲜猪肉。走进麻涌市场,门口的电子屏幕清晰显示当天肉菜检测情况。每个档位上面也有显示屏,公布当天所有的菜品跟菜价,出入口还有小推车供市民使用。

虎门市场和麻涌市场均属于东莞市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市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的“莞篮子”国有中心市场,而且两个“莞篮子”国有超市型智慧型农贸市场均有“早晚两市”,晚市有新鲜猪肉销售。其中,虎门市场位于虎门大道4号,于1986年10月落成投用,现有商户约350户,是一家以海鲜为主题的综合性零售市场和二级批发市场。麻涌市场位于麻涌镇中心区,于1986年投入使用,现有商户约350户,是一家导入古梅古镇的水乡特色文化,以海鲜、河鲜加工坊等为主题的超市型农贸市场。

不仅仅是虎门市场、麻涌市场人气渐长,市资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旗下21个农贸市场人流量逐步回归到疫情前状态,公司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守护好东莞的烟火气。

“我们在每个市场入口都设置了测温仪,对进场人员逐个进行测体温、查验粤康码、扫场所码等。”市资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营业环境上,我们要求各农贸市场注重通风和定时消毒,对公共区域、购物篮和服务台等进行消毒并要求工作人员和经营户上岗必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在做好市场稳价保供工作方面,市资产经营公司介绍,稳价方面,市场管理方及相关部门会定期收集市场内的商品价格,定期监测;市场方面通过公益广告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增设电子监控,并通过购置机械设备等提升场内环卫作业水平,并实施了智慧监管,实时掌握市场经营动态,高效处理市场信息,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保供方面,该公司要求各菜市场负责人加强市场监测,每天都要关注本市场内蔬菜、肉类、鸡蛋等主副食品销售动态,并对经营户做好进货提醒。

记者从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在各个农贸市场都安排了人员进行驻场巡查,督促每一家农贸市场落实防控措施。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农贸市场,先责令整改,如再发现违法违规的行为,责令停业整顿。

多举措促消费商超有序营业

3月30日下午,东城街道星河城购物中心,一楼大部分商铺已开门迎客,其中的主要出入口均有专人值守,提醒市民进入商场要戴口罩,并扫码、测温。

“现在是换季时节,趁着下班时间和朋友过来逛逛,顺便买几件春夏衣物。”住在星河城附近的林小姐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几乎都是两点一线,很少和朋友出门。随着防疫措施调整,餐饮和商超都有序开放,久违的轻松,让她约上朋友就近过来一起吃饭,顺便逛街。

在嘉荣超市银丰路店,顾客入门前均须测温、扫码、佩戴口罩后方能入店。记者在现场看到,货架上各类货品齐全,生鲜、蔬菜、肉蛋、水果供应充足。“最近这段时间门店的客流量在恢复正常,此前虽然客流量下降,但客单量(平均每个客户购买货品的数量)和客单价(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是增长的,所以超市整体销量及营业额基本没受多大影响。”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鸿福路的莱蒙商业中心,不少商家在店门口摆放了“新品上市”“今日钜惠,买一送一”等告示牌,吸引人流。

此外,为助力消费复苏,不少镇出台了系列政策。麻涌镇在3月25日-27日开展了“哗麻涌给力购”专场消费券发放活动,活动通过“政府补贴+京东资源导入”的方式,向东莞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激发当地消费潜力,拓展地方消费需求。

东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黄伟强在3月31日召开的东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东莞市商务局将主动配合出台“纾困二十七条”操作指引,做实政策落地工作,全力支持解决服务业领域和商贸行业在经营方面出现的困难,保障商务领域生产活动安全有序,做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

■一线走访

大朗毛织业重现热闹景象

3月30日傍晚时分,走进被誉为“中国毛织第一村”的大朗巷头社区,近200家毛织企业、店铺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许多市民挑选购置心宜的毛织物,小货车随处可见。随着满工满产的脚步不断加快,巷头社区“家家毛线绕、户户织机响”的热闹景象正在重现。

东莞大朗镇“2·24”疫情发生以来,镇内毛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很大冲击和影响。为促进企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大朗镇根据省市的部署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企一策”精准防控企业满工满产赶订单

走进东莞市兆沣服饰有限公司(下称“兆沣服饰”)的缝盘车间,在岗员工都佩戴着口罩,正细心地在缝纫机上穿针引线,开足马力加快赶订单。

毛织产业是大朗镇富民强镇的传统特色产业,截至2022年2月,大朗有毛织相关市场主体20333家,涉及从业人员达20多万,全产业链年销售额超600亿元。当下,为促进镇内毛织企业满工满产,大朗镇分区分级分类做好精准防控,“一企一策”“一厂一案”,全力抓好“双统筹”,推动企业正常经营。

东莞市新宏丰服饰有限公司(下称“新宏丰服饰”)于3月18日通过防疫验收,复工生产。在企业车间内,工人们都规范佩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在各自岗位上赶制订单,复工当天产能已恢复至60%,随着大朗全域解封,企业目前已实现满工满产。

抓紧搞生产,疫情防控也绝不丝毫懈怠。新宏丰服饰经理卢仲华介绍,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企业防疫工作方案,集中力量严防死守,确保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目前,企业在强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提高产能,尤其是开发生产多样化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和订单赶回来,力争完成全年产值增长10%的目标。”

东莞升丽针织有限公司曾位于大朗镇管控区内,随着全镇疫情防控区域等级调整,3月18日,企业在通过防疫验收后迅速复工。“预计企业一季度产值达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声声机器的轰鸣,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货车……毛织企业各项工作正逐步走向生产经营正轨。各企业严格做好“一企一策”“一厂一案”等防疫措施,开足马力,努力实现满工满产。

兆沣服饰董事长朱兆周介绍,为了把失去的订单抢回来,企业接下来计划主动和客户对接沟通。“给客户一个个打电话,以最好的心态,最好的态度、服务,争取与更多的客户合作。”

截至3月29日,大朗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除,镇内全域解封。目前,大朗毛织企业已全面满工满产,毛织市场全面复苏。

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与企业合力渡难关

疫情之下,大朗企业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影响。大朗毛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走访调研,毛织企业普遍反映存在已下生产订单被迫取消、原材料进不来、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同时,毛织企业已基本错过今年春款的出货高峰期,影响较大。”

为推动毛织企业复工复产,大朗镇部门联动,集中精力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第一时间为企业送去“及时雨”,助力大朗市场主体渡难关、添活力。

连日来,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党委副书记谢伟良分别深入企业,督导企业满工满产及防疫工作。

郭怀晋表示,毛织产业作为大朗的标志性产业,要坚持打造大朗毛织区域品牌,突出优势,发挥重点,深度谋划大朗毛织产业发展之路。大朗镇要以重点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扶持打造龙头企业、明星企业品牌;要强化服务保障,与相关行业协会、毛织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所需所困,积极主动排忧解难;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管理要求,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的红线和底线,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今年1月,大朗镇获选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获得市财政首期扶持资金1000万元。对此,大朗镇制定了毛织行业发展资金,将与镇财政按1:1比例进行资金配套,形成扶持资金2000万元,加强行业扶持力度。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增产增效、品牌打造、开拓市场进行补贴。

3月24日下午,在大朗镇毛织企业家代表调研座谈会上,毛织协会负责人、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大力推进毛织企业更好生产经营,找准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更好地谋划毛织产业的未来发展。

为推动大朗毛织产业对外整体形象升级,大朗毛织管委会计划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持续打响“大朗毛织”的区域品牌。

“一方面,我们计划在本土举办好织交会、设计大赛、网上设计大赛、毛衣节等特色行业活动;另一方面,计划组织集群企业开展外出参展活动,预计今年5月组团到上海参加上海国际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大朗毛织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