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检测需间隔一天后再测一次,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证检出率。”

撰文 | 凌骏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擤去鼻涕,取出包装盒里的鼻拭子,插进鼻腔左右转动。略微泛湿的拭子头还带着粘液,浸入保存液中旋转,按压采样管外壁直到透明的液体逐渐变得浑浊。”

“把液体垂直滴到检测卡样本孔中,等待......焦急地等待......直到检测卡显示出一道杠,长舒一口气。”

上周末,上千万上海居民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在家自戳鼻孔进行抗原检测。3月27日,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当日抗原检测超过1400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稍早前,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醒,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

抗原检测是否准确?在疫情防控中能起多大作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是否会让抗原检测成为“鸡肋”?近日国内疫情持续多点散发,这也成了大多数人关心的话题。

30万假阳性?

关于对“假阳性”的顾虑,主要基于理论数据的推算。

以上海本轮抗原检测用到的一款试剂为例,英文说明书披露敏感性为97.01%,特异性98.8%。

特异性,即正确诊断未染病人群的准确性。按照目前上海累计确诊人数,假定新冠感染率约为0.08%,即2500万人中约2万人感染,再结合98.8%的试剂特异性,全员抗原检测会造成约30万的假阳性。而根据敏感性推算,能检测到约1.9万真实感染者。

这和李金明在发布会上的观点相似: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冠病毒人群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而阴性结果是可靠的。

当然,这只是理论数据。3月28日,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SIFIC) 官方公众号“SIFIC感染视界”发文,援引公众号“中钟看药”数据:

26日,上海一个街道抗原自测了11万人,用的是艾康生物的试剂,10个样本阳性,其中,1个样本核酸复核为阳性,也即9个样本假阳性,假阳性比例万分之一。

另一个地区用的是东方生物的试剂,检测了73万人,测出146例阳性样本,58例样本核酸复核为阳性,假阳性比例也在万分之一左右。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SIFIC感染视界”刊文解读,并假定上海的新冠感染率为0.04%。

根据下列计算公式 (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 :

艾康生物试剂

假阳性率=[b/(b+d)]*100%=0.0082%(特异性=1-假阳性率=99.9918%);

假阴性率=[c/(a+c)]*100%=97.73%(敏感性=1-假阴性率=2.27%)

东方生物试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阳性率=[b/(b+d)]*100%=0.012%(特异性=1-假阳性率=99.988%)

假阴性率=[c/(a+c)]*100%=80.14%(敏感性=1-假阴性率=19.86%)

虽然上述计算模型中的总新冠感染率只是预估,但抗原检测在11万人和73万人中分别只产生9个和88个阳假性样本,按照目前大陆地区的新冠流行程度,这样的数值都是非常低的,特异性远优于试剂说明书上的数据。

结合“半真实世界”数据,“SIFIC感染视界”公众号称,“万分之一的假阳,也保证了对医疗资源不必要的占用。新冠抗原试剂的特异性,将是作为自测产品的绝对重要指标。”

常荣山是国内最早呼吁采取“抗原自测”的病毒学专家之一,他告诉“医学界”,对理论上高假阳性数据的质疑,符合国际学界观点,即在发病率极低的环境中,使用“抗原自测”效果较差。

但和海外不同的是,中国大陆目前采取的是“动态清零”防疫策略。常荣山认为“假阳性”并不可怕,即便理论中上海可能产生数十万的假阳性,只需通过二次复核即可。

“在疫情最早期,用抗原检测‘初筛’,可以迅速找到零星散布的传播点。一旦针对性的二次核酸检测发现是假阳,再解除相关风险。这是排队采样,平均要2天才知道结果的全员核酸检测不具备的优势。”常荣山说,“同时,多一轮全员核酸,意味着可能多一分聚集性感染的风险,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动态清零的关键是要迅速争取时间,在这点上,“抗原自测”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也在此前的发布会上表示,重点区的居民开展核酸的筛查,非重点区的居民开展抗原检测。这样齐头并举,目的是要提高检测率,及时发现隐匿的感染者。

但不可避免的是,假阳性会引起测试者本人,甚至整个小区居民恐慌的情况。因此,常荣山提醒,万一在抗原自测中发现为阳性,居民不必过多焦虑和紧张,只需及时上报,按照相关要求等待二次复核即可。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

抗原检测准确率可能下降

更值得注意的是“假阴性”,因为敏感性=1-假阴性率,假阴性率高意味着敏感性低。

“SIFIC感染视界”按照上海0.04%的新冠感染率计算,11万人和73万人中应该分别有约44人和292人感染,但两种试剂实际测出的感染人数仅分别为1人和58人,假阴性率达到97.73%和80.14%,远远高于试剂说明书上的数值 (2.99%和2.75%) 。

上图截自艾康生物英文说明书,图源:“中钟看药”公众号

上图截自东方生物出口日本的抗原自测说明书,图源:“中钟看药”公众号

如果假阴性率真的如此之高,就意味着大规模抗原检测不但很难发挥作用,反而消耗大量社会成本。而导致上述“慎人”数据的可能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两种试剂的质量有问题。

居民自测缺乏监督,操作出现问题,导致感染者无法被检出。

0.04%的新冠感染率并不适用于上海所有地区。前文两个地区防疫做得好,实际感染人数很少。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

由于两种抗原检测试剂的上市均已通过正规审批,加上数值差异太大,“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同时,常荣山告诉“医学界”,新冠病毒感染到了第3、4、5天时,病毒载量很高了,即便操作不当,但只需要一点样本,都可以检测出来。

“感染前两天时,病毒载量还很低,一次抗原检测难以检出,而相隔2天的重复检测就可以,居家检测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常荣山因此建议,抗原检测需间隔一天后再测一次,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证检出率。

对于第三种可能性,目前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每日公布的疫情信息,大多数感染者都在隔离管控中发现。这代表社会面上的感染率可能远低于0.04%,上述两个地区实际上可能鲜有感染者。

根据两种试剂的敏感性,最终二次复核确定的1人和58人感染,基本等同于实际感染人数。

但无论真实的假阴性率到底为多少,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来袭,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可能已经出现了下降。早在今年年初,海外学界已经开始在“抗原检测试剂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还有多少作用”上进行讨论。

2022年1月15日,美国学者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文章,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海外两种广泛使用的抗原检测试剂似乎滞后了几天,许多已被感染的人检测结果仍为阴性。

次月22日,德国学者发表论文Impaired detection of omicron by SARS-CoV-2 rapid antigen tests,评估了9种抗原检测试剂盒,显示相比于德尔塔变异株,大部分试剂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检测能力出现下降。

有海外学者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更容易在喉咙中被检测到,2022年1月“路透社”报道,以色列卫生部表示,在使用快速抗原检测时,也要擦拭喉咙。

但相关依据还未经学界广泛确证。

因此,抗原检测目前只能作为补充手段。“相比于PCR (检测) ,胶体金层析的快检试剂,漏检是必然的。”“SIFIC感染视界”在公众号中提醒。

李金明此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及,对于抗原自测阴性但又有症状的人员,建议尽快前往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核酸检测。

如不便就诊,则应当居家自我隔离,避免外出活动,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

参考文献:

1.上海抗原自测抽样数据:假阳率很低,预计评估后将继续推进,https://mp.weixin.qq.com/s/jlmUaL-RR9a5HF12JqFiwg 2.上海新冠抗原自测假阳性率约0.01%,远低于预估!但是……,https://mp.weixin.qq.com/s/Td_91xlYbxdLJuRF2HUygA 3.Impaired detection of omicron by SARS-CoV-2 rapid antigen tests,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0-022-00730-z 4.Discordant SARS-CoV-2 PCR and Rapid Antigen Test Results When Infectious: A December 2021 Occupational Case Series,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1.04.22268770v1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