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uckin coffee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财年未经审计的财报:第四季度净收入总额为24.327亿元,同比增长80.7%;2021财年净收入总额为79.65亿元,同比增长97.5%。

瑞幸总收入近乎翻倍,而更大亮点在于“年少轻狂”的瑞幸不仅摆脱了财务造假的丑闻,门店数还超过“年近五旬”的星巴克中国。

相比被瑞幸称为“最伟大的对手”、行业老大星巴克的同期业绩表现,瑞幸的这份财报有着更特殊的意义。

一时间,#瑞幸门店数量超越星巴克中国# 登上热搜,网友直呼“瑞幸又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瑞幸他又“行”了?

几年前,瑞幸还被认为是营销“碰瓷”星巴克,如今,瑞幸确实成了星巴克不可忽视的对手。

瑞幸在中国市场恢复的同时,星巴克却在中国市场经历着“水逆”。

此前被曝出食品安全事件,近期又因为“驱赶门口用餐民警”事件登上热搜,被人民日报等媒体点名“傲慢”,都对星巴克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转型外卖缓慢,让星巴克在疫情期间深受影响。在财报会议上,星巴克高管曾委婉表示由于“更依赖线下门店,在疫情期间,星巴克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纵观线下大大小小的饮品店,从咖啡店到奶茶店,只有瑞幸咖啡最先采取的是“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并在包装和服务上下足功夫。

相比而言,瑞幸咖啡主打自提和外送模式,与星巴克等门店相比缺少了在店的“第三空间”。

但这也意味着瑞幸咖啡门店的成本相对较低。此外瑞幸咖啡的自提模式其实也更接地气,面向更多的消费者。

外卖慢半拍,让星巴克拱手送给了瑞幸一次赶超的机会。

而营销思路保守、新品推出缓慢,则让星巴克将再次错失圈粉年轻消费群,实现用户增量的机会。

咖啡界里的国货“佼佼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自发的无条件支持国货,我们看到了国货之光。

随着外资收购群体范围的扩大,面对同行的竞争和外资的打压,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本土品牌就显得实属不易。

相比有深刻历史文化底蕴沉淀的茶和酒,咖啡这种舶来品显然有些单薄。

所以中国的咖啡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低中高三档咖啡市场各有各的玩法。

瑞幸似乎又占据了人们心中的咖啡“首位”,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瑞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之一。

每次瑞幸的新品都会刷屏一波小红书,从“yyds 生椰拿铁”到“樱花季限定拿铁”,网友的呼声伴随着瑞幸上新水涨船高。

在社交热度的背后是销量的暴涨,椰系列为瑞幸带来单月破 1000w 的杯量,瑞幸也依靠“奶咖”的形象成功在咖啡品类获得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瑞幸停止内耗,最终以陆正耀为主的创始团队,在600天后被新董事会请出局。
与此同时,经历过裁员、管理层大换血的瑞幸不停地开发新产品来吸引用户:先是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厚乳拿铁,而后以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刷新销售记录的生椰拿铁,加上爆火的丝绒拿铁系列。

据统计,瑞幸饮品有56款产品,而星巴克饮品有52款产品。

而反观新式茶饮市场,在历经了几年的野蛮增长后跑出了头部企业,但销量和增速最近出现了滑坡之态。

尤其在疫情的冲击下,部分头部品牌纷纷扛不住销售压力,主动调整产品体系。

瑞幸虽然在供应链和渠道等方面拥有多年的经验和优势,但是新式茶饮企业们也跑出了头部。在更广阔的饮品市场,瑞幸与对手们的激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