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视频火了,长沙某所大学的课堂上,老师向同学提问,未来的月薪目标是多少,一位学生的回答令人惊讶:3000元。

这也令老师感到难以置信,连连说了一大段话,表示不支持学生的看法:

“3000元?你知道在长沙这个钱吃饭都不够吗?”

“你毕业后,你不可能好意思向爸妈要钱的。”

“哪怕你好意思,等他们六七十岁,还有钱给你花吗?”

“如果你一点成就欲望都没有,碌碌无为每天做重复的事情,你在哪个岗位都不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老师的评价,小e只想说一句话:说得真好,下次别说了。

毕竟她所说的,所谓“一点成就欲望都没有”“碌碌无为”“每天做同样事情”,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就拿小e这行来说,每天工作内容大同小异,找找选题,想想思路,然后狂敲键盘。

并且,这个规律放到任何行业上都是相似的。当老师的,每天准备课件、批改作业,送走一批学生,又迎来新的学生;在流水线工作的,每天机械重复动作……

2.

都说龙生九子,但杰出者不过一二。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真相,既然大家都在碌碌无为,又何必让所有人都将“脱离平凡”视作目标?我们永远不可抹杀梦想,但也不必强求所有人都志存高远。

毕竟学生目标月薪3000元,没准儿家里底子厚,靠收租就能生活,那随便挣点钱也无所谓;

再有可能学生是本地人,没有买房压力,也不打算成家,那有点生活费也未尝不可;

哪怕学生啥都没有,就像国外的fire一族一样,每天过着极简生活也不是坏事;

况且学生说的3000元,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本就很正常,小e毕业那会儿还领过一千元月薪,这能定终身吗?

再退一步,我们承认有大把月入过万的工作,但月薪三五千的工作也遍地都是。如果谁都瞧不上这些工作,那谁去做呢?

我们不应鼓吹躺平,这是一种略显消极的思潮。但也不必被成功主义牵着鼻子走,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人生里,有太多事比功成名就更加令人幸福,譬如陪伴父母子女,譬如走向自然……

3.

作为老师,鼓励学生上进当然没错,但这位老师露出的鄙薄神态,仿佛全盘否定了那些在普通岗位的普通人。

马斯洛将人类情感需求分成了5类,其中最高一层,就是自我实现需求。

而在目前环境中,自我实现往往与事业挂钩,和升职加薪有非常强的关联。但从属性来讲,这些本应该是生存需求,一种维持自己安全的方式,是最底层的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而我们的价值观,也应该相对辩证一点。积极向上是绝对正确的,但人生的意义也不局限于碎银几两,也许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内心所向,终其一生与自己和解。

并且在内卷严重的当下,月薪3k和想不想月薪过万,都不是打工人所能够决定的,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也想月薪3万,但老板只给3000元啊。”

不管你是无奈,又或躺平,又或抱负远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活法,心比天高的人,何必嘲笑他人随遇而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