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华为举行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冲上热搜——华为不造车。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华为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为车企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这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几乎各大重要场合上,华为管理层都要发言辟谣。其实华为内部已经明确不会造车,2020年任正非还签署了相关汽车业务管理决议,明确华为只做一个“配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认为华为要造车呢?

点破但不说破,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比如老板允诺给你加工资,但没有说具体加多少,于是你开始想着各种数字。华为造车,亦是如此。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与四大BG平级。同年10月,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这之后深度合作的赛力斯sf5等车型成功上市,算是宣告华为正式杀入汽车市场。

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华为介绍了“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板块发展状况:仅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领域,研发团队达到了5000人规模,2021年投资达到了10亿美元;上市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其中HUAWEI HiCar已与30多家主流车企品牌建立深度合作,2021 年支持车型超过100个,累计支持车辆数超过1,000万台;围绕iDVP、MDC和HarmonyOS智能座舱三大平台构建生态圈,并在过去一年累计发展了超过300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只要有了成熟的智能技术,造一款车几乎不是什么难事。华为既有量产车深度合作经验,又有业界一流的智能驾驶技术,同时打通了数百家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投入资金、研发团队也十分雄厚。就以当前实力来说,华为造车可谓轻而易举。另外,华为有过“出尔反尔”的历史:早些年,宣称不搞手机、不造电视,结果这两项产业都成了华为经营支柱。

一来二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界认为华为要造车。其实从消费情怀来说,外界想让华为下场造车,或许是期待它能抗衡特斯拉,不能让它一家独大。

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虽然已成功在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但在大多数消费者认知系统里,它们还没有与特斯拉平起平坐。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它们还不是“纯正”国货。“蔚来们”宣称的全线自研,主要针对的是软件系统层面,在核心零部件上还得依托外商。比如蔚来ET7参数图片)的座舱系统,采用的是骁龙8155芯片。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装备了NVIDIA的Orin芯片。

当然,用外资供应商的产品,是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毕竟没有哪一家车企能搞定所有零部件。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操作会削弱品牌国民影响力。小米手机产品力绝对属于行业一流,为什么一直未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因为小米一直采购外商芯片,导致企业始终笼罩在“组装厂”的阴影之下。反观华为,在恶意打击之下,还能研发出行业一流的芯片,最终实现自产自销。消费者被“抗敌情节”打动,于是大家愿意为它的高端手机买单。

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无法完全扭转中国用户的消费偏见,品牌力便始终无法与特斯拉抗衡。在二手车市场,特斯拉是最保值的新势力品牌,没有之一。华为本身就有英雄情怀傍身,并且已成功打造了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储备等其他方面也是十分雄厚。华为若是下场造车,极有可能对特斯拉造成不小的冲击。其实比亚迪有华为的模样,奈何智能系统技术储备薄弱,品牌力还不足以与特斯拉抗衡。

华为已经明确不造车,抗衡特斯拉得交给其他厂商了。不过从一些迹象来看,华为也并非一股脑坚持到底。据悉,余承东一直想通过卖车弥补手机业务的折损,导致华为内部关于“是否造车”持续摇摆不定。

华为是否会下场造车呢?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