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其中不乏很多让家长们接受不了的事实,例如中考分流,5:5的分流机制,让很多家长发慌,焦虑得不得了。

孩子如果没有进入普高,后期就没有参加高考的机会,孩子的命运从此也就被定格,这是很多家长的看法。

到底为什么要做中考分流呢?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为什么做教育分流?原因有三:

一、优化教育资源

从过去为了考分而上学读书的应试教育时代正在慢慢走向终点,迎来的是素质教育,要每个孩子得到最应该有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其所长,让每个就业者都能走向其所擅长的领域。

过去的教育让所有人都想着考名牌、考不上名牌也要混个普通大学的身份,出来好找工作,现在的用工市场,每个人都是大学生,却良莠不齐,甚至很多大学睡了几年,混个毕业证的也多如牛毛。

这样的现状,不仅浪费了大学教育资源,还浪费了专业人才就业的机会。不仅浪费企业的人力成本,还浪费了就业者的大好青春,谁都没有得到好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必须进行素质教育的原因,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和方式,来让更多人得到因材施教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更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只有根据学生的擅长去分层、分类,才能更有效地筛选出人才,不让那些喜欢动手能力的孩子去读枯燥的文学,不用那些喜欢数据研究的去做手工作业,这是一个目标,也是分流的原因。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名校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来孩子就适合去学一门手艺,做技术过小康生活,家长却偏偏不认命,非得逼着孩子去冲高考,奔名校。

到头来却进了毫无特长的专科院校,浑浑噩噩三年出来,什么都不是,连就业都难,毕竟浪费了钱,更浪费了青春和宝贵的机会。

这样的目的不是教育的初衷,教育是让人学到生活的所需,生活所长,推动社会进步,不是为了盲从铺道,更不是为了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特长。

三、优化社会人才机构

分流的很大原因是目前的社会现象,可以说99%的家长都想让孩子去读大学,读名校,将来有个更好的出路。

太多家长急功近利,并没有仔细衡量一下自己的孩子,到底适合做什么,到底喜欢做什么?按着家长的意愿去给孩子的将来
作了
一系列安排,初衷是好的,可是却抹杀了很多行业天才。

据调查,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所从事的工作依旧是所学专业的不到15%,有8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都选择了其他行业,和自己大学所学没有太多关联,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

这个现象里面少不了家长盲从的因素,更有所谓的网红行业一说,赚钱难易之分。容易赚钱的行业很容易吸引各类专业的学生从业。而一些冷门行业,就算专业对口,很多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做。

这是因为这些毕业生只是想通过大学毕业混个敲门砖,并没有考虑从事所学,不仅浪费了大好的教育资源,更挤兑掉很多喜欢这个行业的高中生,损失了很多学习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社会的就业呈现一边倒的现象,热门行业挤破脑袋进不去,冷门行业却门可罗雀。这样既不利于社会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经济内循环的健康循环。

分流致使“中考焦虑”,该如何调整?

1.要社会接受

中考是为了分流,将来可能有一部分孩子不是大学文凭,而是某种技术工程师证书,走向社会工作,需要有单位认可并对接,这样才能让分流机制更有信心地走下去。

2.要所有家长的认可

分流机制要有好的成果呈现给学生家长,让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不是上了大学才有出路,才能更改命运,这个说法已经过时。

分流后,就算不上大学,学到一技之长,把所学研究透彻,技术精湛照样活得很好,正所谓,行行出状元,门门有精英。调整这种认知观非常有必要。

3.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

要从小培养孩子,生活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正确的社会观。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读书,才是王道,不要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资源,到头来还要从零开始。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孩子不努力,而是找准目标去努力,让自己的努力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生价值,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写在最后

正确看待中考分流机制,正确看待大学这个名词,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去盲从,不要去羡慕,更不要去抹杀孩子的特长。

因材施教,让孩子得到更合理

教育,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发展自己的人生,都必要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