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兴奋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发放与反馈、对内环境变化敏感、易疲劳

突触后抑制

突触后抑制有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形式。

1.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性抑制):

a.生理过程:传入冲动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通过后者的活动抑制另一个中枢神经元

b.抑制机理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超极化电位,超极化抑制)

c.举例:伸肌肌梭的传人冲动进人脊髓后,直接兴奋支配该肌的运动神经元,同时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与该肌相拮抗的屈肌的运动神经元,导致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d.生理意义: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得以协同

2.回返性抑制

a.生理过程: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 ,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b.抑制机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超极化电位 ,超极化抑制)

c.举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支配骨骼肌,同时通过其轴突侧支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闰绍细胞)构成突触联系;闰绍细胞再通过其短轴突(递质为甘氨酸)回返性抑制该运动神经元和同类的其他运动神经元。

d.生理意义:及时终止神经元的活动,并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

两种“突触前”

1.突触前抑制

a.结构基础:轴突-轴突式突触

b.发生机制:轴突-轴突式突触作用---突触前膜动作电位幅度变小、时程缩短---进入突触前末梢的Ca2+ 量减少---末梢释放递质减少---突触后膜EPSP减小

c.存在部位:广泛存在于中枢,尤其在感觉传入通路中

d.生理意义:对调节感觉传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突触前易化:

a.结构基础:轴突-轴突式突触

b.发生机制:轴突-轴突式突触作用—突触前膜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时程延长---进人突触前末梢的Ca2+ 量增多---末梢释放递质增多---突触后膜EPSP增大

c.存在部位:突触的敏感化(突触可塑性的一种形式)

d.生理意义:使某些生理过程变得容易发生

快适应感受器 一 皮肤环层小体、麦斯纳小体(均为皮肤触觉感受器)

慢适应感受器—痛觉感受器、梅克尔盘 、鲁菲尼小体、肌梭、关节囊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具有局部电位特征的电信号一 终板电位、发生器电 位、感受器电位、EPSP、IPS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小昭昭,一个集干货知识 | 考试资讯 | 学习方法 | 趣味日常于一身的博主,一个陪伴大家一同拿证的元气学长。

如有任何问题,或者你想要获得更多实用干货,都可以来公众号「昭昭医考官方」来撩我!让你将时间价值upu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