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空难十年一遇,疫情五十年一遇,战争百年一遇,可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说成千年一遇都不为过。

只是世事无常,或许这个世界上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只是我们还年轻,都是风华正茂的好儿郎,春风得意马蹄急,哪里肯信人间有别离……

回首过去的这20多年,这呼啸而来的千禧年仿佛也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

从1999 年算起,这是一个世纪的终章,在那一年,不论当时你在哪,是否出生,它之所以最能打动人,是因为20年后这些事、人给予我们的答复、回应太过“精彩”。

那年的12月,五星红旗在澳门的夜空升起,金莲花盛开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当然也是在这一年的10月,兰州因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回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滨河路徐家湾段(2000年摄)来源 @兰州市市志

当时安宁大部分地方都是菜园、桃园,青白石以白兰瓜闻名,雁滩18滩都是菜地,东部市场也很火爆,南关双子塔是城关地标,西站的黄金大厦十分瞩目。

那年,马云用东拼西凑的50万元创办了阿里巴巴,听说马化腾还在小企鹅上装女网友和男用户聊天,那年中国女足获得美国女足世界杯的亚军,从此中国女足的姑娘们被称作“铿锵玫瑰”。

那年,陈红着一袭红旗袍在春晚袍唱的《常回家看看》回荡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当时,兰州一碗牛肉面才一块五,当时,中山桥还有小汽车通过。

歌手朴树在歌曲《我去2000年》唱着:你追我赶去2000年,这滋味,有多美,我的天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州市黄河南岸楼群 来源 @兰州市市志

20多年后,当朴树的《平凡之路》那段“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消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的旋律成为互联网上短视频里火爆的BGM。

当中国女足夺冠亚洲杯,铿锵玫瑰再次响起,而男足却依旧发挥“稳定”,我们的童年记忆却“小燕子、金锁”也不是那般单纯无害;当蚂蚁集团IPO泡汤,2万亿失之交臂;当疫情下,一个个互联网大厂开始成为继房企、教培机构后为员工举行“毕业典礼”的队伍,甚至美名其曰: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转头想想,或许一切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伏笔,只是当时的我们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还以为那只是生命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那这二十多年,大家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不论答案是什么,在这激荡的二十多年里,依旧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

可坏的不确定性是意外,好的不确定性是幸运。

就像这段时间兰州的疫情防控,对于那些很不幸封闭隔离在家的人而言,似乎是两个世界,窗外是别人正常上班,窗内是自己苦哈哈的自我隔离。

但被封了能干嘛呢?居家上班不太可能,只能请假,可请假意味着没有收入,但房贷、车贷、房租、信用卡都得还。

我们开始想着能否回到过去、回忆过去,回到那段没有疫情封控的时光。

想着,当时如果好好工作,好好攒钱,甚至再远一点想,如果能回到过去一定要听长辈的话,要好好读书,上好大学,选择好专业,也不要那么任性,工作干的不顺就辞职,深耕在一个行业。

但这也只想想,人生没有重启键,或许每个人都有无数种可能,只是在我们都在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有人走对了,有人走错了。

地产项目也是如此,从前在那个城市化春风吹满地,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似乎不论是在山上还是山下搞开发,也不论是在黄河南,还是黄河北做项目,只要房子盖得出来,不能说全部卖完吧,可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惨到每个月的业绩挂零、来访更是寥寥无几……

如今兰州很多开发商拿地更是越来越谨慎,开发项目也要经过多方调研,如果发现苗头不好,调头立马跑路,因为很多房企已经被这两年的市场行情磨平了斗志。

我们知道兰州有很多超级大盘,大部分建设周期都在8年、10年,甚至更久,项目要从一期开发到三期,再到四期、五期、甚至六期,每期的规划都十分亮眼、宏大。

这里也不搞对立,我们一切往好处想,讲道理可能开发商当初手握这个项目的规划,是真的想这么搞,但搞到后面发现,市场越来越难做,越搞越没钱,最后没钱了,当初的承诺又该怎么履行呢?

就像谈恋爱一样,暧昧期人人都是好演员,男的许诺我会好好待你,跟着我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结果几年之后全变了。

或许在当时,男人说出的那句承诺是真心的,但只可惜这个社会不是照着你的想法在运作,你觉得你能在五年内买房买车,可猝不及防,一轮接着一轮的疫情搞得人工作进展不顺不说,最后房子车子没有,反倒在不断的负债……

开发商的承诺迟迟没有兑现,处在弱势地位的购房者还在苦苦等待。

或许我们可以等待一个城市版块不断成熟,但面对着这样一个容纳我们下半辈子全部休憩场所的区域,难道购房者真的等的起吗?

规划的路迟迟没动静,承诺的学校迟迟未建,当初的小区生态公园,也变成了零零散散的仿真草皮,五星级入户大堂,最后连砖都不舍得给你贴,承诺的泳池、健身房早都没戏了。

这种擅长画饼的盘,本身就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作为购房者,如果在买之前,没有想好如何对抗这些不确定性,没想好能不能兑现的问题,恐怕只能认栽,毕竟和开发商斗,购房者胜算太小。

可即便如此,很多购房者在疫情期间收入骤减,每月四五千的房贷你还是得还,银行也不会因为疫情让你的房贷延期,给你一个喘气的机会。

所以不论是芸芸众生、还是大大小小的房企、亦或一个个尚在襁褓中,未成形的项目,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都是基于当下的各种环境,比如市场、政策、舆论、以及自身的境况做出的。

这也正应了那句世事无常,不如抓住现在,活在当下。

仔细想想从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兰州的每个房企,每个地产人都想着,咱们可以再撑一撑,说不定只要能撑过今年就好了。

可结果呢?扪心自问我们到底等来了什么,甚至对一些房企来说,难言变好,只能称之为勉强活着。

因为我们根本没想到疫情居然会这么久,我们更没想到剑拔弩张的国际环境下,战争真的一触即发,我们甚至觉得这些这样的内忧外患下,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地产商、吃遍红利的互联网巨头,都没能独善其身。

前段时间,有朋友说兰州某房企打算干完就撤,原先想好要拿的那几块地也不拿了,不论用什么手段,断臂求生还是耍赖皮,都要大撤退。

因为赚不到钱了,如果不走就会将自己耗死在这个项目上。

毕竟如果团队开发一个项目是赚钱的,老板就没有不做下去的理由,但当开发到某一个阶段后,老板发现这个项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必定没有继续做下去的理由。

最后团队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普通人漂泊着下一处工作,有钱人寻找下一个赚钱的风口,也别提什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别提一起打拼一起创业时的兄弟姐妹情谊。

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结果为导向,一切向钱看齐,没人能有资格感情用事。

而这个时候,在地产界混的那把刀就派上用场了,在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不确定时,一把刀用来砍自己,房企要断臂以求自保,就必须要优化员工。

“我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期待什么,都说楼市从去年年底就暖风阵阵,可现在我觉得,风确实来了,但吹来的是血腥气”。这是一个即将下沉地县的地产朋友深夜发的朋友圈。

说实话,他也实在没想到自己是被老板、被公司放弃掉的那个,可职场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只看你如何应对它。

而那些从一线下沉到二三线的地产人,从前觉得自己有在全国top级房企工作的经验,下沉到一些三线城市的房企干,也是easy模式,甚至对自己而言就是降维打击。

但真的下沉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兰州的房地产不好干,你到天水、酒泉,一样难干,因为一个城市的行业发展是动态的,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那些下沉的,或者被优化的地产人真的不知道能坚守多久?那些即将流产的项目还有重新赢回一局的可能吗?我们还能等到那个很美的未来吗?

当然这些问题没有声音,也不会泛起什么涟漪,最后只会落在白塔后山无人照看的山林里。

我们只能期待着疫情散去,我们为东航遇难者默哀,但我们也该拾起垂头丧气的心,强健体魄,强健技能。

因为一定要等到阳光打在我们脸上,温暖留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