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高校毕业生的回信中,对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在基层经历‘风吹雨打’,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的问题”也引起了热议。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把优秀年轻干部精准识别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的同时,更要培养年轻干部的为民情怀,引导他们在情感上亲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

1、坚持思想淬炼与岗位历练相结合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基层工作面广量大,会遇到很多新问题、碰到突发情况,需要基层干部具备良好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对于怀揣着满腔热血又缺乏历练的年轻干部,组织部门要在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帮助其解决难题。定期举办新任领导干部业务培训、年轻干部素养轮训,有针对性地突出理想信念和为民宗旨教育,讲解农村政策,传授基层工作方法,让年轻干部意识到基层锻炼是他们从政之路上行稳致远的必要经历,自觉接受基层“大熔炉”的淬炼。建立年轻干部思想交流、工作汇报制度,年轻干部定期交流思想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了解和掌握基层状况,培养耐心细致、体恤民情的品质和情怀。对有潜力的基层年轻干部,要把基层重担压到他们身上,让他们到吃劲岗位、重要岗位去磨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顺应基层广大群众的期盼需求,自觉地将为民思想渗透到思想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坚持动态管理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基层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既是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也是紧迫的现实任务。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组织部门要学会认识和遵循规律,坚持树立尊重个性、动态管理、分类指导的培养理念。探索建立基层年轻干部跟踪评价机制,动态记录、评价年轻干部在日常及关键时刻的表现,坚持因人制宜、一人一档,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并定期更新档案,对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任务。注重对基层年轻干部进行分类指导,把组织引导和理性选择、培养路径与个人需求、潜能潜力与成才方向、事业需要与长远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看年轻干部在群众口碑如何,实干意识如何,工作实绩如何等,及时发现一些优秀基层年轻干部的显绩和潜能,对一些不适岗的基层年轻干部进行交流和调整,努力做到人岗相宜,推动年轻干部主动融入基层、自觉融入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坚持鼓励激励和纪律约束相结合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在鼓励基层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完善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年轻干部大胆创新、勇于担当,允许他们试错、宽容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表彰奖励优秀基层年轻干部,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来激发基层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加强轮岗交流,把基层年轻干部交流培养与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结合起来,组织优秀基层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营造良好环境、搭建成长平台,让基层年轻干部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经受锻炼、健康成长。同时,紧扣住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定期对基层年轻干部在脱贫攻坚、安全生产、民生实事等项目中的表现进行督查,动态掌握年轻干部面对棘手情况时的政治忠诚、工作能力、实干担当,发现问题随时提醒、限时纠正,让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的基层年轻干部在为民惠民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