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因为真假签名而频上热搜的前国脚区楚良,可谓赚足吆喝。有些不明所以的朋友,难免会对作为姓氏的“区”发音是“ōu”感到好奇。
区楚良。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还别说,许多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汉字,一旦成了姓氏,就变成和原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读音。其实,从语音流变的角度看,“区”的原本表音就是“ōu”。“区(ōu)”,实际同“欧”,《路史》记载:“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在此,欧、欧阳同宗,传说中均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后人。
越王勾践。来源/电视剧《卧薪尝胆》截图
是不是感觉问题突然严肃起来!社交辞令里面,读准对方的姓名真真算得上基础守则。今天,国历君就好好讲一讲姓氏里面容易读错的汉字。
热热身
除了“区(ōu)”,姓氏里的“员”读“yùn”,通“贠”,传说是由伍子胥之名“伍员”(姓名中读yún,也即“云”)而来。据史籍《姓苑》记载:“贠出南洋,与楚同族,颛顼(zhuānxū)之后。”其后,“贠”姓发展壮大,“载诸书籍至唐而又贠半千”,今天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贠王村、贠湾村,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的香村等地,都有“贠”姓。
此外,据《南史》《姓氏考略》所载,南朝宋国的刘凝之敬慕贠氏忠烈,遂改姓贠。说是南北朝时,湖北枝江一带有一极负盛名的隐士刘凝之,自小景仰严子陵的隐逸精神,感佩伍子胥的忠烈道义。因此,他在生活中也力主清贫,同妻子简居草屋,自食其力,还连拒三次他人做官的邀请,甚至有次一路人丢了木屐,错将刘凝之那双认作自己的,刘凝之也不作辩解马上脱下给了对方。后来,路人在麦田里找到丢失的木屐,要将木屐奉还时,刘凝之却怎么也不肯收。他还时常给百姓邻里布施钱财,自己则多年如一日的安贫乐道。而他对伍子胥十分崇敬,责令后人改姓贠氏。
像“员”一样,姓氏中许多常见字都在各类历史场景中发生了读音变化。
如“仇”读“qiú”,历史上有九姓、子姓、前仇池国、鲜卑族、达斡尔族等姓氏出处,因此仇姓名家辈出,直到今天也不少见。
“解”读“xiè”,相传周武王之子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他的儿子中有一个叫桐良的受封于解地(今山西解县),称为解良。解良的后代在解地世代定居,遂以地名解为姓氏。
“单”读“shàn”,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可谓耳熟能详,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历史上还经历了从北至南、由西向东的大迁徙。这也使得今天我国单姓的分布十分广泛。
单田芳。来源/北京卫视《档案》截图
“查”读“zhā”,自春秋时,查延受姓肇始,至今有近2700年历史,因此较于其他姓氏,“查”有更为丰富的源流与郡望分布。姓氏学资料表明,“查”姓原作“楂(音chá)”。北宋真宗时期,大臣楂道供职国史馆,参与编撰《册府元龟》。宋真宗处理政务之暇,常与他讲论学问。有一次,君臣在闲聊中谈到“楂”这个姓氏,真宗认为这个姓氏的读音不够完美:“宜求音之近而美者称之。”接着便问起此姓的由来。楂道告诉他,据《春秋》记载:鲁襄公十年(前563)春,襄公与晋、宋、卫、曹、莒等中原各国的国君在柤地(今江苏邳县西北)碰头,为与吴国国君寿梦会晤,史称“会吴于柤(zhā)”,楂姓即从这次会议发源。真宗遂建议以祖音称之。从此,楂姓由“chá”转为“zhā”。在汉族的姓氏中,查姓不是大姓,但名儒显宦代不乏人。今人熟知的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著名诗人穆旦是与金庸同属“良”字辈的叔伯兄弟,叫查良铮、现代诗人海子査海生等,均是“查”姓的代表人物。
穆旦,原名查良铮。来源/梨视频
我国著名举重运动员,两届奥运冠军的占(zhān)旭刚,如今一些网络资料中也常会注错拼音。占姓除源流于祖字和以占卜职业为姓外,也多作为“詹”姓的同音转换。
占旭刚。来源/好看视频“世界之最888”视频截图
此外,还有姓氏中读作“zēng”的“曾”,读作“piáo”的“朴”,源出北方少数民族姓氏的“尉迟(yùchí)”,此类出现在姓氏中的汉字均有了读音变化,但至少是常见易懂的。
进阶版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看姓氏变音的“进阶版”。
“种”用作姓氏时,读作“chóng”,出自仲姓,据载是为避讳“仇”姓所改。说起避讳,这是源起先秦时期、为与帝王尊长避免直称其名而逐渐形成的文化制度。避讳改姓后所称姓氏,少量是原先已有的,大多则属新生,并且常与原先本姓存在某种联系。
中国历代避讳改姓例证简表
表源:完颜绍元:《姓氏百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句在姓氏中读“gōu”,如古国“高句丽”,越王勾践也写作“句践”。“句”姓始祖是黄帝的太玄孙、少昊的玄孙句芒(勾芒)。实际上,勾在古代便写作“句”,勾则是从句分化而来。此外,“勾”在作姓名时,既可读“gōu”,又可读“gòu”。著名演员“句号”原名“句兆杰”,出道时由于名字不好记,遂被朋友按照字形改名“句号”,没想到后来声名大噪,而句号的名字也慢慢被喊成了句(jù)兆杰。
句兆杰。来源/电视剧《亲情暖我心》截图
繁在姓氏中读“pó”,源自殷商七族之一有繁氏,后大多改姓为薄或其他姓氏,因此繁姓在当前就少见多了。但在河南开封市,有一座建于北宋开宝七年的“繁塔”,它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开封至今还流传着“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搭繁塔腰”的民谣。历史上由于当权者为霸业根基稳固,常通过拆掉繁塔的楼层来“斩王气”,如参订《如梦录》的清人常茂徕则在《繁塔寺记》中写道,“明太祖以王气太盛”而削繁塔。因此,今天看到的繁塔塔形独特,也成为极具考察价值的历史文物。
繁塔正视图。来源:[德]恩斯特·伯施曼:《中国宝塔》,赵省伟编:《西洋镜》第二十一辑
姓“俱”独作“jū”,是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中国台湾地区较为常见,早先则以河南、汝阳、河源为郡望。
能在姓氏中读作“nài”,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王族熊姓。周成王时,有一大臣名为熊绎,因有功而使其子熊挚受到封赏,楚国即由此始。但由于熊挚天生有疾,不能被立为楚国君主,故当时将其分封在夔地(今天的湖北省姊归县东),夔国也成为楚国的附庸国。鲁僖公二十六年,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理由,灭掉夔国。中国中人民原本随主熊姓,后为避免株连,就去掉四点,改为能姓。此外,满族古时也有能氏、钮氏等,后逐渐冠汉姓。
另一与“能”同读“nài”的姓氏“佴”,源于黄帝后裔商汤。至东汉光武帝有左相佴茂为佴氏始祖,此姓氏为皇帝所赐,由于佴茂早先专为皇帝设计和制作爵冠,故赐姓竖人旁于耳边以为佴氏。可见,在姓氏形成过程中,皇权法制具有突出的决定效力。
除了赐姓,还有脱胎于文化传统中的各类姓氏。
如“黑”在姓氏中结合不同历史渊源有多种读音:汉族姓氏及黑肱氏后裔姓氏为hēi,回姓汉化后姓氏及回姓“朱”姓的改姓为hè,突厥族黑氏分支、默氏后裔的姓氏读mèi,墨肱氏后裔姓氏读mò。而在当前存留的“黑”姓中,则多读作“hè”(贺)。不得不说,多民族汇流的历程使得我国历史独具多样色彩。
“缪”字本是修缮之义,如“未雨绸缪(móu)”,但作为姓氏时又读作“miào”,如清末著名宫廷女画家缪素筠。根据唐代修订的《元和姓纂》,缪氏系秦穆公的后代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时期长达三十九年,死后庶子以其谥号为氏,故就此流传。
“过”在姓中变为(guō),今天并不多见,旧时主要分布在江南一带。就姓氏渊源来看一说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裔姙(任)姓,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一说源于姒姓,出自夏朝诸侯国过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召”姓,不读号召的召,应读“shào”,如《召公谏厉王弥谤》中的召公,即召伯,周文王之庶子。
“盖”作为姓读成“gě”,据古书记载,历史上在战国时魏国曾出过盖娄氏,后来盖娄氏却未能流传下来,而是都已改作他姓,或者简化成“盖”姓。
是不是感觉难起来了?
别着急,还有更难的!
化学物质里面的“炔”还能用作姓,此时它就变成“guì”,出自周王胄的后裔季桢,与前文所述的“能”姓来源相同,均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传炔氏一族就是季桢幼子炔奘的后代。
“万俟(mòqí)”复姓,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族的分支氏族。北魏拓跋邻继位后,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自摄领之。其三弟公族,号为万俟氏,称为敕勒族部落,居住于今西北与山西一带。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以部落名为姓氏,逐渐形成万俟姓,并在山东形成万俟氏聚集地。据《魏书》记载历史上还有一“万俟”姓人曾发动关陇起义。
另一同少数民族有关的复姓即“冒顿(mò dú)”,是西汉初年的匈奴单于,他于秦二世元年(前209)杀父自立,首次统一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
姓氏多趣史
不看不知道,这姓氏里的多音字还真不少,更是有很多字,从影视剧、电视节目等一路错到了屏幕外,也遂而错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化惯习。
比如“姓纪”的“纪”应该读作“jǐ”,但在早年热播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读作四声,久而久之,姓氏的“纪”字读音就被改变和固化了。
影视剧中的纪晓岚(中)。来源/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截图
再如“任”,作为姓应读rén,但自电视剧《笑傲江湖》将任盈盈读作“rèn”后,似乎正确读音也不见其踪起来。剧中重情重义的“令狐冲”,实则应读作“líng hú”。
任盈盈。来源/电视剧《笑傲江湖》截图
还有著名歌星那英的“那”,应读作“nā”,如今人们口口相传的名字,明显是读错了。
不过,前面说到的姓都是一些常见字,在我国庞大的姓氏集群中,还有一些字形生僻而又读音多变的类型,比如一些字可以用作两种读音下的两个姓氏,还有一些字则成为历史人名的专有读法。
比如“郗”,既可是“chī”姓,又可是“xī”姓;
“隗”既可是“wěi”姓,又可是“kuí”姓;
“覃”既可是“qín”姓,又可是“tán”姓;
“郇”既可是“xún”姓,又可是“huán”姓;
“翟”既可是“zhái”姓,又可是“dí”姓;
“镡”既可是“tán”姓,又可是“chán”姓。
而历史人名的专有读音里,常见有被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的“皋陶”读作“gāo yáo”;刘邦部下著名的说客“郦食其”读作“lì yì jī”;战国末期自刎以助荆轲刺秦的将领“樊於期”后两字读作“wū jī”;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南宫适”的“适”读“kuò”,其人也是孔子的侄婿;“秦桧”的“桧”读“huì”,用作植物名时读“guì”;战国时的政治家李悝(kuī),“悝”读“lǐ”时又指忧悲之义……如今,此类古人名讳中的多音字几乎很少用于现代人的姓名中,相应读音伴随历史的发展也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还有一特殊的姓氏“虎”,在云、贵、川一带被叫做“māo”。关于这一音变,民间流传有几种说法:
老虎变大māo。摄影/ondrejprosicky,来源/图虫创意
其一是据《虎姓族史资料》载,该姓的远祖来自西域名城虎拉森,进入到中国后,远祖在唐王帐下为臣,立有赫赫军功,被封为“虎威将军”,于是世代便以虎为姓,按照昭通方言禁忌,虎读 māo(音同猫),敬祖避讳,子孙后代便自称为“猫”。
其二是认为虎姓先民在北方原本属虎,征战到南方后,犹如虎离山林,便逐渐称“猫”。
其三是说先期进入昭通的回族虎姓先民,往来于四川云南之间做皮货生意,有人问起姓氏,因“虎”姓有“与虎谋皮”之意,买主多有顾忌,生意渐淡。为了经营好生意,再有人问起姓氏,虎姓先民便自称为“猫”。
其四是流传于昭通小龙洞乡、虎姓回族中,说在龙云时代,龙云为其母寻找坟地,一直寻到小龙洞的中营宝山,看上了虎家的坟山,最后没有得逞。虎家认为与彝族与龙虎不能相斗,所以把虎姓改读“māo”。
然而据学者考证,此四类传说均有不合理和不确当之处。但可以确证的是,西南回族虎姓读音的变化,同民族的族际交往有着密切关联。回族在同彝族交往的过程中,受彝族虎崇拜因素的影响发生了虎姓读音的变化,这种族际接触和交往过程中的涵化,是由个体所组成的不同文化的民族间发生持续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发生变迁的现象。
不仅是姓氏,从上古到当下,汉语在三四千年中发生过多重变化。当前存在的语音,古代不一定有;而许多古代存在的语音,后世并未留存;还有一些古今都有的语音,指向的字已然不同。可见,语音流变的浩繁历史也是一道波澜壮阔的人文风景。
参考资料:
1. 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6月出版。
2. 刘晓南:《语音史论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5月版。
3. 刘广徽,王丽娟:《汉语语音教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4. 王力:《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1月出版。
5. 虎利平:《中国西南回族“虎”姓读音变化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27-30页。
6. 陈忠敏:《音变产生的原因》,《语言研究集刊》,2021年第1期,第1-25+452页。
7. 陈会兵:《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8. 孙强:《现代汉语多音字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9. 完颜绍元:《姓氏百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