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

近日,山东省精神文明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五为”的独特优势,聚焦“五为”服务,策划一批主题性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一批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定制一批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根据“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不同特点,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聚合、整合、配置作用。

按照实施方案,山东将制定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在就业创业、就医就学、评先评优、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礼遇优待,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鲜明导向。

“洁净生活”“幸福食堂”,改善老年人居环境

“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第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深化“为老”服务。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进“情暖夕阳红”爱老助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生活照料志愿服务方面,立足解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生活需要,持续开展“洁净生活”“幸福食堂”等志愿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精神陪伴志愿服务方面,采取结对帮扶和邻里互助方式,做细做实“亲情问候”“心理抚慰”志愿服务,与村居空巢、独居老人常态化开展“黎明约会”“傍晚问候”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爱心陪伴”“做您的儿女”等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专业化志愿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的心理情感需求。

文体健康志愿服务方面,推动省市县三级医疗志愿服务资源力量下沉,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岗(站点)作用,开展“健康养生”“送诊”“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体育志愿•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常态化开设文化文艺、体育健身培训,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方面,针对数字化生活挑战,坚持专业化、个性化,持续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着力提高老年人运用数字产品能力,重点解决老年人数字化条件下出行、生活不便的问题,提高老年人识别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知识与技巧,保障老年人的智能化权益。

老有所为志愿服务方面,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年纪较轻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在推进传播创新理论、宣传党的政策、推进社区治理、促进邻里和谐、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中发挥新作用,进一步推动形成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让困境儿童生活条件“好起来”

山东将深化“为小”服务,持续打造“手牵手圆梦行动”“阳光成长”品牌,精准识别服务对象,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切实帮助困境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理想信念宣讲志愿服务。组织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五老”等志愿服务报告团、宣讲团,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党的创新理论、优良传统武装青少年、引领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树立爱党报国情怀。

生活救助志愿服务。建立市县乡三级骨干志愿服务组织,健全完善帮扶困境儿童数据库,搭建社会救助机制,落实“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让困境儿童生活条件“好起来”。推广孤困儿童“扶困、扶心、扶智、扶技”帮扶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利用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室等专业场所,组织专家志愿者以主题讲座、网络课堂、咨询辅导等方式开展价值理念、意志品德教育,常态化组织专业教师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通过专题指导、个性辅导等形式,对在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精准化、个性化指导。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纪念馆、展览馆和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复兴少年宫”等阵地场所作用,为未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搭平台、建舞台。

就业培训志愿服务。聚焦青少年就业创业需求,围绕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领域,组织高校(职业院校)及社会机构成立志愿服务队,个性化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青少年提高技能、融入社会。

构建“15分钟服务圈”

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为困难群体”服务,重点开展送优惠政策、生活帮扶、医疗救助、技能提升、法律援助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其中,针对残疾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特点,健全省市县三级医疗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组织开展上门医疗、健康下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对需要帮扶对象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就近救治。

深化“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服务,发挥志愿服务自身所蕴含的精神道德力量,突出专业化,深入开展心理专家“五进”、心理健康培训等志愿服务。山东将推广21所高校心理支持热线,推动三甲医院、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广泛设立心理服务热线,建立百位心理专家轮流坐诊机制。

深化“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围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文明素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应急救援、生态环保、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文明风尚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实施方案要求,加强阵地建设,以城乡社区、公共场所、窗口单位为重点,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医院、进车站、进商场、进景区,推进社区、高校志愿服务中心建设,广泛设立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的志愿服务站点,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

在激励保障方面,制定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在就业创业、就医就学、评先评优、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礼遇优待,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