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20日晚,旅居伦敦的华人设计师小黎和先生Tom到伦敦南岸的皇家节日音乐厅听德沃夏克交响曲《自新大陆》。她发现,入场时已经不用检查新冠“疫苗通行证”了,上一次听音乐会在圣诞节前,还是要检查的。同一天,95岁高龄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几天之前,王储查尔斯和妻子卡米拉相继感染,查尔斯已是第二次感染。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发展为重症的几率比年轻人高得多,备受爱戴的英女王染疾,当然会引发英国公众为其健康揪心,但英国疫情防控政策并没有因此收紧。

反而是在第二天,小黎看到新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与新冠共存”计划,自2月24日起解除英格兰地区所有现行新冠限制措施,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在约翰逊提及“群体免疫”两年后,英国是否即将实现真正的群体免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前的伦敦火车站。图 | 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骆仪

编辑-流落南方

内容顾问-吴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破纪录:一天确诊近22万

两年来,英国经历了多波疫情,最近一波从去年12月开始,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令新增病例曲线陡峭攀升,今年1月4日,单日新增确确诊病例达到218724人,再次突破历史纪录。相比之下,2020年4月的第一波疫情高峰、峰值5478人,就犹如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小土包(当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英国的检测能力不足,确诊数字未能反映真实感染情况)。

截至3月22日,英国累计新冠阳性超过2015万人,接近英国人口的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从去年12月开始的以奥密克戎毒株为主的疫情,感染人数远远超过前面几波。图 | coronavirus.data.gov.uk

去年圣诞节前,伦敦约一半剧院被迫取消演出,其中包括已经在兰心剧院上演21年的著名音乐剧《狮子王》,以及才上演几天的新制作、音乐剧版《少年派的奇幻旅行》,后者的制作公司为此损失了数十万英镑。取消演出的原因不是政府要求剧院关闭,而是有演员或工作人员感染了新冠,使得剧团无法正常运作。

圣诞节原本是一年之中的旺季,伦敦西区的餐厅和酒吧也遭遇大面积取消预订。由于政府建议在家办公,伦敦金融城、滑铁卢火车站等以往人流密集的地方在上班高峰期都变得空荡荡。

小黎觉得这波疫情跟以前不太一样。“2020年真是挺惨烈的,医院挤兑,很多人得不到救治只能在家里去世。这次身边很多朋友同事都’中招’,可以直接感受到,从人数上来说是比以前几波疫情多多了,但没听说有谁病得很严重的。”

这个冬天,小黎的先生Tom得了一次流感、一次感冒,但两人迄今未感染过新冠。小黎一直在家办公,Tom每周去伦敦办公两三天,夫妻俩都没有成为过新冠密切接触者。

居住在英国中部的华人Serra是一名高校教师,学校经历了多次停课、复课,自2021年6月开始比较稳定上课。她观察到的情况与小黎所述类似:感染的朋友和同事数不胜数,但大家都打了两三针疫苗,感染症状跟流感差不多,“听说有个别人出现长期新冠症状,乏力、气短,但都不是太严重。”

Serra曾经跟一位后来确诊的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当时两人都没戴口罩,但她没被传染,或许是疫苗起了作用。她在去年圣诞期间接种了第三针辉瑞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死率已低于流感

数字印证了她俩的个体感受。

从英国新冠患者死亡人数曲线看,每周死亡人数的两个最高峰分别出现在2020年4月和2021年1月(德尔塔毒株为主),达9000多人,而最近这波疫情的每周死亡人数最高为1000多人,到2月中回落到1000以下,低于2017-18冬季流感高峰期死亡人数。

也就是说,奥密克戎令英国感染人数大幅攀升,病死率却大大降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这波疫情的每周死亡人数远远低于2020年4月和2021年1月两波。图 | coronavirus.data.gov.uk

3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格兰的新冠病死率下降到0.035%,首次低于季节性流感(0.04%),即使在80多岁的人群中,病亡率也低于流感的同年龄段。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英格兰的新冠病死率从2021年1月的略高于1%下降到7月的0.1%,奥密克戎的出现又导致进一步降低。

钟南山院士曾在去年11月的公开演讲中说到:“在将病毒病死率控制在0.1%,复制指数控制在1.0—1.5,传播系数降下来的前提下,可以完全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格兰的新冠病死率已低于季节性流感。图 | 英国《金融时报》

截至3月23日,英国12岁或以上人口中,有约92%注射了一针新冠疫苗,86%注射了两针,67%人注射了三针,其中60岁以上的人超过95%都打了三剂疫苗。5-11岁儿童低剂量疫苗的第一针接种,以及75岁以上老人、养老院长者和12岁以上免疫系统较弱者的第四针接种也在进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12岁或以上人口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图 | coronavirus.data.gov.uk

另一方面,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3月初,估计已有99%的英国成年人通过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病毒拥有新冠病毒抗体。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抗体率分别为82%和40%左右,在有抗体的中学生中,约4成未注射疫苗。这个数据根据家庭抽样调查得出,未包含医院等机构。

张文宏医生在3月14日的微博中强调,英国的低病死率是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疫苗接种的共同结果,“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

无论如何,以上数据给了约翰逊政府与新冠共存的底气。英国卫生部长赛义德·贾维德在推特上说:“有赖于我们建立了强大的防御系统,我们成为欧洲最自由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我隔离,纯靠自觉

1月27日起,英国取消自去年12月开始实施的“冬季防疫B计划”,包括居家办公、疫苗通行证、入境后检测等措施,被视为英国迈向“躺平”的第一步。2月21日,基于疫情数据持续向好,约翰逊政府顺水推舟,宣布提前一个月解除疫情防控政策,与新冠共存。

共存计划包括:法律不再要求新冠感染者自我隔离(建议居家隔离并避免与他人接触至少五天)、不再追踪密切接触者、工人不需要告诉雇主他们是否需要自我隔离、大部分公众场所不再需要戴口罩等等。

“其实,我印象中就从来没有追查过密接”,小黎说。她和同事朋友交流意见,大多数表示支持,“大家都是想move on(向前走)的,毕竟闭关两年,大家都累了。不是说完全不怕新冠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眼下,小黎同事玛丽3岁的女儿测出新冠阳性,在家休养,估计再过几天就能康复。玛丽曾经感染过新冠并接种了三针疫苗,从女儿感染开始每天自测,几天后测出阳性。

英国的新冠检测以快速抗原检测为主,市民可免费领取检测盒自行检测,30分钟即可看到结果(类似于验孕棒),而核酸检测,在英国一般是出现新冠症状的、或者是医护人员等高危行业从业者才需要做。

“症状像重感冒”,玛丽姐姐曾经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新冠并出现长期新冠症状,病愈后很久仍会感到喘不过气来。

玛丽说,托儿所已经不再要求家长对小朋友进行新冠检测,发现阳性后她就没有再送孩子去托儿所,女儿所在班级也没有因此停课。至于阳性的小朋友需要居家隔离几天,托儿所没有明文规定,“我感觉托儿所会希望等到孩子测出阴性至少两天后再送她回去,但我没收到过正式的邮件通知。”

英格兰大多数教育和托儿机构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不再需要进行每周两次的自测,如果教师或学生测出阳性,也不再需要整个班级停课,在伦敦某大学工作的Tom证实了这个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伦敦街头。图 | pixabay

小黎所在的私企更加宽松,“如果有谁感染了,自己觉得不舒服就在家休息几天,没有不舒服就照常上班呗,基本上是以个人意愿为准,没有强制规定。”英国政府宣布“与新冠共存”后已停止为低收入者支付500英镑的自我隔离资助,但对于普通工薪族没有影响。小黎说,英国的劳动法规定雇员享有一周带薪病假,无需出示医生证明,感染了新冠就跟患其他疾病一样,可以休病假、也可以不休。

小黎在家囤了两盒快速抗原检测盒。从4月1日开始,政府将不再免费提供快速抗原检测盒,有新冠症状的人也将无法获得免费的核酸检测。未来市民可在药店和连锁店Boots(类似国内的屈臣氏、万宁等)购买或通过其官网订购,Boots的售价为3.95镑(约合人民币33元)/2盒,每盒1个试剂。

英国政府公布,自新冠疫情以来,已拨出37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067亿元)用于新冠测试和追踪,包括核酸检测中心、实验室、免费的快速抗原检测盒等等,超过了同时期用于全科医生护理的预算。这笔预算虽然还没完全花光,但负担仍然相当沉重。

约翰逊表示,光是在今年1月份,新冠病毒的检测工作相关花费就高达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66亿元)。

纽卡斯尔大学公共卫生专家艾莉森·波洛克教授对此感到沮丧。“确实很多公共卫生医生和科学家都支持结束大规模检测,与其在检测上浪费数百亿,不如把资金重新投资于社会护理、医疗保健和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交巨亏,交通工人大罢工

工作日的早上,小黎 7点起床,吃早餐,冲一杯茶,8点坐到书桌前开始工作。

2020年3月13日(约翰逊提及“群体免疫”的次日)以来,小黎一直在家办公,早已习惯并享受着这种远程工作方式。B计划取消后,小黎的公司也没有要求员工重返办公室,办公室转变为会议和会客功能。“公司管理层说,这么做不是因为担心疫情反弹,而是希望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性和弹性,创造一个多元的工作环境。”

“生活质量的确提高了很多,同事们也说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做饭、打理花园等等,有些同事还养起了宠物。我想这就是新冠带来的契机吧。”

去年夏天,结婚第7年,小黎两口子终于贷款买下伦敦北部一栋两层小楼。跟英国绝大多数民宅一样,房子后面有个大院子,他们搬进去时荒草丛生。

冬天,随着奥密克戎在英国传播开来,小黎和Tom深居简出,把空闲时间花在装修房子上,拆除旧天花、壁炉、重新刷墙。最近,夫妻俩一起动手把书房刷上了小黎喜欢的墨绿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家办公有更多时间装修房子,把书房刷成墨绿色。图 | 小黎

在工作间隙望向窗外,小黎惊喜地发现樱花和李花都已经繁花满树,冬天种下的水仙也开花了。他们除去杂草,焚烧枯枝,种下20公斤草皮,又网购了许多鲜花种子。

“春天有牡丹,夏天有银莲花和薰衣草,冬天有圣诞玫瑰……”小黎描绘着花园的景象。“如果不是在家办公,我们就没有这么多时间装修和改造花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家办公,从书房望向窗外,樱花满树。图 | 小黎

像小黎公司这样没有恢复朝九晚五的公司不在少数。有报告显示,伦敦约1/4小企业将继续在家办公到明年,50人以下的公司每月能节省近4000英镑的办公室租金,同时,有约2/5目前在家工作的人表示他们不会回归办公室。

伦敦的公共交通费用不菲,在家办公以来,小黎每月省下270英镑通勤费。而另一面,是伦敦公交系统因为客流量下降而承受巨额损失。在冬天政府要求居家办公期间,伦敦公共交通估计损失了约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8.3亿元)票价收入。2月中,居家办公已取消半个月,地铁客流量也只恢复到疫情前的6成左右。

政府对伦敦交通局提供财政资助,以补贴居家办公造成的损失,但伦敦交通局依然不得不通过减少班次甚至是削减员工来降低损失,外伦敦进市区的火车票也涨价了。铁路、海运和运输 (RMT) 工会也时不时组织罢工,提出加薪诉求。3月初,伦敦RMT工会近万名工人两度进行24小时大罢工,造成伦敦地铁大部分停运,首都交通陷入瘫痪。伦敦交通局建议人们尽量在家办公,必要出门时骑车或自驾。

Tom不幸属于不得不出门的那群人,没有私家车、骑车进城太远,公交车是他唯一的选择,从维多利亚到南肯辛顿,他花了两小时等公交,而平时搭地铁只需两站,车程不到10分钟。

还没能恢复过来的远远不止公共交通,咖啡馆、外卖店、酒吧等行业都因为通勤者减少而损失惨重。不过,伦敦唐人街、市中心高街和大百货公司都已经人头涌动,小黎说,感觉人流量跟疫情前差不多,只是可能外国游客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问归期未有期

自从英国出现新冠疫情,Serra和身边华人朋友普遍比英国人紧张,也更早戴上口罩和避免聚集。Serra密切关注每日官方通报数字,疫情的起起落落成为她朋友圈两年来不变的主题。直到政府宣布共存,她的朋友圈不再提及疫情数字。“既然政府都不要求检测了,数字也没有意义了。”

但她出门还是会继续戴口罩。“现在外国人和香港人入境英国都不需要隔离,万一有携带病毒的就直接传播开了,想想还是有点恐怖。唯有自己做好防护,并祈祷疫苗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伦敦街头。图 | pixabay

英国交通部宣布,从3月18日开始,所有入境英国的旅客,无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都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新冠病毒检测,入境后也无需隔离,并且不再需要填写旅客定位表,即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开放政策,比原计划早了一个月。

英国飞往其他国家的机票价格已基本回落到疫情前的水平。Serra的一名学生刚去葡萄牙旅行一周归来,飞葡萄牙的机票只花了10英镑。她自己则暂时未计划出国旅行,“担心长途旅行劳顿,万一感染了新冠会得不到妥善处理,还是先细游英国比较安全和方便。”

“有很多同事朋友,不是已经在出国旅行探亲的路上,就是买好了机票。”小黎说,她有个定居英国的美国朋友,先生是意大利人,夫妻俩一口气订了全年机票,去意大利、美国和埃及。

小黎和Tom也是热爱旅行的一对,当年两人正是在柬埔寨旅行时相遇并堕入情网的,但他们却没有计划去别的国家旅行。小黎现在最关注的,是回国的航班。

2017年,小黎爸爸中风,她紧急飞回国,2018年圣诞再度回国探亲。此后,爸爸一直未能康复,需要请护工照看。今年初,叔叔告诉小黎,爸爸每况愈下,“就连跟我视频,他都没有力气握住手机了。”小黎一度考虑跟公司申请回国远程办公,以便照顾爸爸,但一查机票就吓到了。

南航2月25日宣布开放伦敦至广州往返直航预约,航班号CZ304,3月17日首航,但多名留学生和华人都反映预约不到。3月19日,广州公布有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为CZ304机上乘客。有票代称CZ304剩余试飞航班均被取消,且系统近6个月都看不到CZ304有任何航班计划了。南航APP显示,3月无航班(或已售罄),4月中起每周一班,经阿姆斯特丹中转,公务舱含税总价68480元。

“将近7万大洋……真的飞不起啊!”其他外航回国大多需要两次中转,涉及更复杂的核酸检测要求,航班也有取消或熔断风险。中英两国的检测标准不同,也令小黎担心可能在英国测到阴性,回国就会变阳。

约翰逊政府与新冠共存的决定招致一些专业人士反对。英国医学协会(BMA)医生工会表示,政府的计划可能会给最脆弱的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焦虑”。英国的医院数据在3月出现反弹,3月19日入院新冠患者2011人,3月22日住院患者16720人,均已接近去年圣诞峰值,但目前政府并未宣布或预告任何收紧政策。

Serra的一位朋友原定下周举办60人大派对庆生,又因全家第二次感染而不得不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3月下旬入院新冠患者数已接近去年圣诞峰值。图 | coronavirus.data.gov.uk

2月底,白金汉宫宣布英女王已从新冠肺炎中康复,3月8日,她容光焕发地接见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没有拄拐杖。下月21日,她将迎来自己的96岁生日。

两年前的4月5日,英国第一波疫情最吃紧之际,英女王发表罕见电视演讲号召国人团结、自律、坚强。“尽管我们可能还要忍受更多的苦难,但是美好的日子必将到来:我们将和朋友重逢,和家人团聚,我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是“二战”期间英国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抚慰众多因战乱被迫分离的家人和爱人。小黎、Serra和超过10万名中国留学生仍在等待与国内家人团聚的那一天。

(小黎、Serra为化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把我的人生讲给你听”

“我想请你讲你的人生给我听”

招募作者/接受投稿

报料及投稿

邮箱:truepen@qq.com

微信:liuluonanfa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