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金融科技时代的新金融风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金融科技为中央银行创造新机遇,但也为中央银行带来新风险。《报告》建议通过设立专职管理部门、组织专题培训、开展风险态势评估等措施,应对中央银行面临的新金融风险。现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摘编,供参考。

一、金融科技的优势

(一)有助于风险精准识别。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中央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帮助中央银行开展金融交易实时分析,更好地识别和量化风险,推动提升风险管控精准性和自动化水平。

(二)有助于普惠金融发展。大数据分析、生物识别、分布式账本等技术的应用推广有效丰富了金融服务的获取方式,不断催生出个性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有效满足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

(三)有助于监管效率提升。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合规科技应用,提升数据报送的有效性和准确度。另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稳步探索数字化监管实践,不断增强金融监管的统一性和穿透性。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央行面临的非金融风险

(一)数字化转型风险。金融科技的发展促使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同时带来了数字化转型风险。一是缺乏严谨数字化转型规划和管理,可能会给央行带来资金损失、数据泄露和信誉风险,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金融稳定。二是央行的IT基础设施过度依赖第三方技术支持,且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服务协议,可能会给央行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运营风险。三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技术将给央行带来的未知风险。

(二)数据管理风险。一是非传统来源(如社交媒体)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不能保障。二是数据规模太大而导致无法处理的问题。三是面临数据隐私侵犯、数据泄露风险。四是配套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五是数据安全问题解决需要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六是大数据需平衡元数据和高需求数据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用性。七是创造额外的监管套利环境,容易导致监管套利。

三、应对新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中央银行应该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设立一个独立于业务部门和内部审计运作的风险管理部门,协助中央银行的业务部门和管理层及早和适当地识别、缓解、报告和监控金融科技相关风险。作为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将帮助央行管理层和业务部门识别并应对这些风险。此外,风险管理部门也能够审查现有中央银行治理结构,以应对新出现的金融科技风险。

(二)组织金融科技专业培训。金融科技具有行业交叉、迭代迅速等特征。中央银行应确保自身员工拥有相关技能以匹配金融科技发展,确保监管能力与快速变化的金融格局保持一致。因此,为确保中央银行在政策、运营和组织中更好地处理金融科技问题,可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及讲座等活动提高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和监管水平。

(三)开展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中央银行的网络弹性以其资产、变更、配置、风险、外部依赖性和漏洞管理等内部流程的成熟度来衡量。采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央行应对其网络弹性进行安全态势评估(最好由独立的第三方专家进行评估),以确定成功应用金融科技存在的差距,明确后续工作方向。

本文来源:发展研究部
投稿邮箱:News@bfi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