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疫情不期而遇,让全国若干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无数青岛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经济发展更是遭受重创。

23日,随着疫情最为严重的莱西市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宣布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青岛市商务局通知全市恢复部分餐饮堂食,意味着青岛进入到了疫情防控的新阶段。

近期,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临时纳入医保,加上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可使用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这表明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将成为现实,正如钟南山去年所言,新冠或与人类长期共存,每年可能会定期打疫苗。

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在“止损”的同时,疫情常态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与疫情相关的生物医疗产业,将会站上风口,迎来腾飞良机。

1

近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调研高新区,重点就是生物医疗产业,据青岛日报报道,赵豪志现场察看了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及在建项目运行情况,重点了解企业在疫情防控领域开展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应用等情况。

其中,赵豪志调研的几家企业,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安全科创产业园项目,均与疫情防控有直接关系。

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青岛第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定点机构之一;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了山东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其参与研发的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已成为强有力的检测工具,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向莱西抗疫一线捐赠14箱病毒采样管配套拭子转运袋,能满足10万人核酸检测需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全流程核酸安全采样工作站,集登记、采样、存储、传递、消杀等功能于一体,市民可在一个窗口内,走完从登记到采样全流程,简便安全……

高新区是青岛生物医药产业市场主体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里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引进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50多个,生物医药类市场主体总数近500家,对于高新区而言,疫情防控,尤其是未来的疫情常态化,无疑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赵豪志在调研中强调指出,高新区要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安全等细分领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除了高新区外,即墨的蓝谷、崂山区、西海岸新区等,也都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力,将其作为战略性发展产业。

2

生物医疗产业,对于青岛而言,早已被视为集中发力、突出打造的“新引擎”,并提前进行了重点布局。

2012年发布的《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就确立了以“7+6”产业为重点促进青岛工业转型升级,生物医药就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共同组成六个新兴产业,共同作为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七大传统产业之后的潜力股。

2020年10月,在青岛抗疫过程中,又出台了十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这是青岛有史以来出台的首个覆盖新药研发、产业化、项目投资、市场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生物医药产业支持政策,被业界认为将极大助推青岛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做大做强。

2021年8月,《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将做实产业链作为未来阶段青岛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重点任务举措,梳理出青岛市重点生物医药企业“雁阵”,从蓝图到落地,青岛生物医药产业有了更为明确的作战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之所以选择布局生物医药,是因为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强、动力足、前景广。尤其疫情给全球带来巨大冲击,这让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也前所未有凸显出来。

因为新冠疫情,中国人一夜之间都知道了科兴生物的疫苗,要知道,这个公司在2020年前还是亏损状态,却因为疫情爆发而成为明星企业,半年就大赚500亿元。类似这样的“造富”神话,今后或许很难复制,但也让所有人看到了生物医药相关产业的前景。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总规模接近1.2万亿美元,并且连续多年保持3%到4%的增速;其中,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2位,是全球医药行业最大的新兴市场。

截止到2021年9月,我国接种疫苗的人数就已经高达1095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左右。今年1月份,疫苗接种量达到了12.2亿人次。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青岛的生物医疗产业规模上有了新突破,推进实施威高医疗、蓝谷药业、瑞利生物等一批总投资超过400亿的重点项目,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此外,海信超声、华大智造等地产高端医疗装备发展提速,融智生物质谱仪与微生物鉴定试剂盒、普瑞森医药袋装透析液分别成为业内首款产品获批上市,易邦生物获批全省规模最大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海尔生物医疗、海泰新光登陆科创板,百洋医药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3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疫情冲击下,所有人都能看到其中的机遇,对此,青岛面临激烈竞争。

在国内,经过三十多年的蓄势铺垫,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四个产业集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加速布局,相关明星企业已是有口皆碑,产值过亿的企业比比皆是。

在省内,济南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雄厚,2020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拥有齐鲁制药、华熙生物等各类医药企业超过3000家,持有生物药品批准文号1300多个,居全国首位。按照济南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力争达到3000亿级规模,基本建成全球医疗服务新高地、医药服务新中心和药械智造新基地。

对比之下,后入场的青岛唯有在差异化上形成特色,精准发力,在海洋医药方面,在打造“蓝色药库”方面,青岛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青岛是全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重镇,是与上海、厦门、广州并列的全国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研究中心,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这里集聚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已成功开发5个海洋药物、200余个海洋生物功能产品。

结合现有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特色化产业雁阵,打造“蓝色药库”,既是青岛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佳切入点,也是实现医药产业突破发展的捷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如何将海洋药物与防控疫情相结合,无疑是青岛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发展机遇。

就在近日,青岛抗疫期间,一家初创公司——青岛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完成了首轮数千万元融资,海济生物的董事长为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其重点就是进行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海洋创新药的开发,每年同时部署、聚集开发、重点投入海洋创新药物开发项目,这意味着,青岛“蓝色药库”已站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风口上,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