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直升飞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直升飞机是俄罗斯的米-26直升飞机。自1977年量产至今,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直升机。整体长度有42米,高11.6米,最大起飞重量56吨。

前苏联时期,得益于当时的苏联重工业发展,再加上和美国进行军事备战,这个时期苏联军工诞生了许多体型庞大的“钢铁怪兽”,将暴力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号称“斯大林之锤”的巨型榴弹炮,口径达到了惊人的203mm。整体的重量更是有5吨多重。一发炮弹就能摧毁德军的钢铁堡垒,威力惊人。

那么生产出米-26直升飞机这样的庞然大物,也见怪不怪了。不过如果你觉得米-26就是迄今为止生产出的最大最重的直升机,那么还有一款同属于苏联军工,是米-26老大哥的米V-12直升机,会打破你的认知。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重的直升飞机,被称为“空中大力士”。

一.米V-12,人类历史上最大、最重的直升机

上世纪60年代,苏联进入全盛时期。把当时的美国也甩在了身后。

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富足,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比较强大。所以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一些庞然大物也随之诞生,米V-12重型运输机,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米V-12机身采用了全金属半硬式结构,为了让它能在飞机跑道上安稳运行,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他们选择在飞机下方安装超级起落架,为不可收放的三点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上有两个机轮,前机轮可操控转向。巨大的轮胎,支撑起绝对的重量。

毕竟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这样的设计其实看着是很滑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它的设计是能够满足大型装甲车辆全天候、任何地域运输的。而且,它的机身比普通直升机尺寸要大很多,达到了37m,螺旋桨旋转起来的死亡地带达到67米。

当实际驾驶时,必须由驾驶员和电气技师等多达六人共同操作,驾驶室分为两层,上层是驾驶员,下层是技术人员。

这个机身刚好可以存放长达二十八米的弹道导弹,但是这样一来体积变大了,它所需要的发动机和旋翼也自然要加大。

当时的直升机用的还是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技术还不成熟。要想实现较大的载荷只能增加旋翼数量。

苏联当时已经具有了像米-6这样的发动机生产线,重新研制新的发动机和生产线,所需要的时间会很长,成本也会增加。

于是米V-12直升机在结构布局方面,设计师选择了米里设计局擅长的并列双旋翼设计。

米V-12双旋翼布局,一开始选择直接在机身的前后两端安装两台米6的旋翼,形成一个纵列布局来推动这个大家伙上天。

这种旋翼的设计在当时的美式直升机中非常流行,我们熟悉的CH4直升机采用的就是这种旋翼布局。

不过这种旋翼布局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对于米V-12来说却一点儿都不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就是因为,米V12机身前端的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排出的废气会扰乱后方发动机的涡流,会大幅减少后端旋翼的使用寿命。

虽然这个办法不是很好,但它却是最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纵列布局的办法不行,设计师又大笔一划,改成横列布局,把它放在机身两边不就可以了吗?这样不就互不打扰了吗?于是这架最大的直升机米V-12就诞生了。

二.时代的产物,却不能走出时代

苏联受到二战的影响,对装甲部队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苏联认为装甲兵是核战争环境下最具有生存力和突破力的兵种。

此外,因为核武器也在不断发展,使苏联军事战略得以进一步实施,所以要把加强核弹头远程运输问题的重点放在火箭上,因此要求军事上发展弹道导弹,并且还把它列为国家重点计划。

20世纪50年代,苏联开始在德国火箭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弹道导弹,此时的苏联需要不同的运送工具,运送弹道导弹等其他作战装备。1962年便开始的米V-12的研制,在完成米V-12的实验中,一共进行过七十多次悬停和试飞,对于其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非常全面检测,其中在自驾和手动驾驶方面性能都非常好。

不仅如此,前飞时需要用的功率比较低,自转模式时它的操纵性能是非常良好的。

另外,它的舒适度以及低震动低噪音方面的处理也都是非常人性化。对于米V-12来说,最好的一点就是它在一台发动机失效的时候仍然能够继续飞行,得以迫降,安全性能得到保障。

虽然米V-12的货舱体积是米-6的7.2倍,但是它们的空重比却是相当的。

不过话说回来,米-V12虽然具有别人没有的性能,又为什么没有服役且批量生产呢?

其实米V-12的主要研制目的是用于战略弹道导弹的运输,但是等到研发成功之后,对于弹道导弹更改了设计理念。对它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不仅如此还构成了完整统一的太空导弹防御体系,因此米V-12搭载弹道导弹的工作也就被停止了。其次就是当时准备生产米V-12的萨拉托夫制造商因为承接了很多装备的制造,而不能够胜任这个任务。

还有就是米V12的设计要求是非常高的,除导弹运输外,并不适合执行其他任务,最终被迫取消。

在当时新环境下,设计局将设计的部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第三代直升机米-26的研发上,尽管米-26在一些起飞重量上不如米V-12,但是,它的指标和经济性都大大超过了米V-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1年开始研制米-26,1983年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它最大的起飞重量达到了56吨,两台涡轴发动机安装在机身上部的旋翼轴前面,能够进行动力互补,这样可以在其中一台动力不足或者失效的情况下,另外一台发动机就可以输出最大功率来维持发动机的飞行动力。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发生震惊世界的核电站爆炸事件,米-26在这次救援工作中遭到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一次挑战。

事故发生之后,泄露的有辐射的尘埃降到地面,再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米-26载有黏性的液体来到事故现场,在事故上空喷洒化解剂。

在执行任务时放射性尘埃附着在飞机表面,这给机组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最终由专业人士表示,现在的核辐射是飞机所能承受的,因此机组人员也并没有携带任何防护服最终安全完成了任务。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有两架米-26参与了救灾工作。5月20日,一架米-26仅出动了两架次就把230名受灾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在整个救灾期间,米-26一共调运了推土机挖掘机等重型装备69台,总重量达到了八百多吨。

虽然米V-12只研制出了两台,但是它仍然是整个苏联的骄傲。还参加过巴黎航展,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思想上的震撼。

米V-12的惊人数据便,被写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1969年的一次飞行中,驾驶员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在载荷31030千克的重量时,爬升到了2951米高度,并且保持着平稳飞行。

目前,其中一架米V-12陈列在俄罗斯的航空博物馆中,另一架据说是在生产过它的工厂里。应用于时代而诞生,但是却没能走出时代。

三.总结

说米V-12,是昙花一现,也不为过。因为它最起码在开始的时候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展示了自己的价值。也代表着上个世纪苏联的航空实力和整体力量。

有一个好消息是,在2010年7月,俄罗斯宣布,将要和中国一起研制米-26的后续机型。中国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也会有自己的重型直升机诞生,和运20一起,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