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社会各界也纷纷行动起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如果每人浪费一点,最终就会汇聚成一个巨大数字。同时,餐饮浪费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消费与浪费,一字之差天壤之别。适量点餐、剩餐打包是消费,是节俭;点一桌子剩一半扬长而去,是十足的浪费,是典型的败家。

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禁而不绝,总有人在请客吃饭时,以餐桌上点的菜多为荣,以没有吃完为耀。无论是小饭馆还是大酒店,剩下满桌菜肴,起身就走的现象随处可见,讲排场、好面子的陋习每天都在上演。面子驱使下的奢侈和攀比,既消耗了社会资源,也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舌尖上的浪费。

针对粮食浪费现象,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采取了有力措施。近年来,无论是人民自发组织的“饥饿体验”,还是职能部门开展的“光盘行动”,都是对粮食的一种珍视和敬畏,旨在引领节约的社会新风尚。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推行“公勺公筷”及分餐制,这种健康文明的餐饮方式可以按需提供餐食,减少食物的浪费。这正是全社会推进共建文明餐桌、节约粮食的主要途径之一,必须长期坚持。

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勤俭节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每一名社会成员都应当身体力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的冲击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杜绝浪费行为,必须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付诸于行。光盘行动不只是打包剩菜剩饭,更透露出尊重劳动的品德,合理消费的意识。让我们共同告别舌尖上的浪费,践行餐桌上的文明,使节约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作者: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