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江豚水中嬉戏 黄敏 供图

3月23日上午9时许,长江武汉市江夏金口江段,江夏区长江片区渔政执法工作站工作人员日常巡查时发现,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一群江豚来回翻转跳跃,追赶捕食小鱼小虾。这是“十年禁渔”后,长江武汉上游段首次在涨水季节,发现的成群江豚。

江夏区长江片区渔政执法工作站护渔员王明武告诉记者,十年禁渔后,他们在同一水域曾两次与江豚相遇,但成群出现还是第一次。

当天上午8时30分左右,王明武来到办公室做巡逻准备工作,准备做卫生时,发现窗外江面有2只长江江豚露头。

渔政工作人员跟踪观测发现当时江面有两群江豚,前后相隔约50米左右,在江面翻转嬉戏。大概在江面玩了40多分钟后,江豚向下游游去。

王明武表示,这一次成群江豚的再现,说明了长江水质环境改善了,水中的小鱼小虾多了起来大家维护长江没有白费。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也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2018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长江江豚仅剩约1012头。目前仅剩1000余头。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江豚 钱忠军 摄

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随着水质改善、小鱼小虾增多,江豚屡屡在长江武汉江段现身。就在3月11日上午9时许,武汉环保志愿者徐建利一行在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道挖沟村附近的长江边拍摄到了长江江豚戏水视频,经中科院水生所郝玉江博士辨认:画面中至少有2头江豚,疑似母子豚。

郝玉江认为,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鲸豚类动物,在武汉城区长江段江豚多次现身捕食,是“长江十年禁捕”开展以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成果的显现,是长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功能明显增强的有力证据。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致力于长江江豚的研究与保护长达30余年。他介绍,江豚皮肤细嫩,对水质要求较高,浑浊水域下难以生存,这也证明了长江十年禁渔、入河排污口治理、岸线生态修复、小散乱码头整治等措施对长江水质改善效果明显。“特别是长江禁捕后,渔业干扰变小,鱼类资源丰富,江豚觅食、嬉戏的通道被打通,分布区域变大,因此逐渐出现在武汉段甚至进入支流汉江。”

对此,长江“十年禁渔”首倡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感叹:“十年禁渔是保护长江生物资源的重要措施。如今,长江里的鱼,多年不见的物种正在慢慢恢复。未来,长江一定会水清鱼跃、岸绿景美。”

文/文汇报驻鄂记者钱忠军 通讯员黄敏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