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观念,只有孩子在高考时考了高分,才算成功,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只有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人大、复旦这样的名校,才认定这孩子能够成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要知道这样的观点是大错特错,我们今天就讨论下,怎么才能让孩子成才?如何正确地对待高考分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打破围绕高考分数建立起来的家庭教育。我们得承认,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把分数的高低当成评价的标准。当分数提高了,家长就高兴,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效果,就会变本加厉地对孩子提高要求,让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分数。如果孩子分数下降,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孩子这段时间一定是松懈了,没有努力。

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会认为只要自己分数高就可以为所欲为,只要自己分数高,就能够对分数低的同学恶语相向。万一分数不高时,就像自做错了事情一样,会自卑,会不敢回家,严重的会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成才不是高考分数考了650分,不是考上了985、211等名校。想要孩子成才,最先要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要先让他有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现在我们重视高考,重视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能够具备抗压的能力。

二、拓展自己的认知,成为孩子前程的引路人。高明的家长会从孩子读高中开始就研究政策,收集招生信息。从政策中为自己的孩子找到成功的出路。有的家长知道自己家孩子有艺术特长,建议孩子转向艺术特长生的赛道,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有体育天赋,研究体育特长生的学校和招生政策。这都是聪明的家长,这类家长就是孩子成功路上的引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重视心理辅导,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学校学习压力大,作业、考试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高三的学生一般是两点一线,出了家门进校门,放学回家写作业。而在学校满满的课程,孩子几乎没有时间交流。这种情况,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宣泄的出口,长此以往,就会越积越重,产生心理问题,所以,优秀的家长会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疏导负面情绪,成为他们心理垃圾的接收者。要记住,你的责任不是帮孩子辅导功课,而是要做孩子的心理辅导者,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帮孩子疏导心理的同时,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发掘他的潜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代变了,不是只有名校985才是每一个学生的毕生目标,扩大孩子的视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才是当下教育的真正目标

码字不易,如果觉得做得还行,就关注、点赞、转发、收藏来一波,当然了,一键三连,我也不会介意,我是穆迪,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