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阿桑《叶子》

自从2016年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以来,全国上下又燃起了一股“诗词热”。无数人梦回青春时代,朗诵千古名句,体会诗词声韵之美,画面之美,意境之美。

在浩瀚如烟的唐诗中,如果以“寂寞”为题,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千古。而有一骑马少年,轻吟浅唱,草草给它们列了一个榜单。榜上有王昌龄、李白、杜甫等人,堪称神仙打架,可榜首依然一览众山小,高唱“无敌,是多么寂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汉柔情王昌龄,寂寞就是“想你,想你,想你”。

作为大唐“边塞诗人F4”偶像团体的一员,难免让人觉得王昌龄的诗都是雄浑壮阔,粗粝豪迈。如《从军行》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人感受到他的杀气腾腾和钢铁决心。

但实际上,有“七绝小能手”之称的王昌龄,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他在写宫墙内的怨女也非常有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750年的一个深夜,王昌龄在员工宿舍里辗转难眠,他诗兴一起,索性就起来作诗。不过,这次不是打打杀杀的臭男人,而是柔情似水、雪脂凝香的女人。

他遥想那被锁在宫墙内的凄冷女人们,一时间感同身受,写下《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深夜寒秋,冷冰冰的皇宫内,只能一个人寂寞地躺在床边,侧着声音听清漏滴水的声音,无聊地数着时间。真是个“空虚寂寞冷”,堪称宫怨诗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把寂寞说得入门三分,后来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刘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甚至白居易的“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都是这个调调。

嗯,铁汉柔情王昌龄上榜,可只能敬佩末座。因为,大唐的高手太多太多。

古来圣贤皆寂寞,我比他们更寂寞的李白。

众所周知,李白年轻时是很狂、很happy的一个人。呼朋唤友,狂歌痛饮,玩得非常嗨。劝别人酒时,还要把古人拿出来说道说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不过,李白这人仕途非常不顺,还倒霉地跟着永王去造反,使得仕途彻底玩完。当官的梦想彻底拜拜,李白万念俱灰,独自一个人来到敬亭山。结果山上鸟儿也飞走了,云也不愿理我,只有敬亭山不能动,陪着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哎,这种心境,这种寂寞,如果寂寞有等级,最少也得有个9级。尤为厉害的是,这首诗只有20个字,非常质朴平实,常人一看就懂,并且马上能体会李白那种只有山水陪着我的寂寞心情。

同样是写山水之间的寂寞,柳宗元的《江雪》也非常经典。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与李白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李白已经返璞归真,重剣无锋的境界了,而柳宗元锋芒毕露,功力还有点欠缺。如果说柳宗元是看山是山的境界,那么李白就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了。

杜甫很忙,但他也很“寂寞”

765年,杜甫的上司兼朋友严武去世。他在成都失去了依靠,便离开杜甫草堂。他顺着长江,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等地于766年到达夔州(奉节)。

在路上,他望着滔滔江水,想着晚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千古名篇《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非常厉害,尤其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哥虽然寂寞得像只小鸟,但也是这宏大气象中的小鸟。当然,这么一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显得更加寂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人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李白“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的终极版,除了杜甫,谁都写不出来。超级大毒舌金圣叹则评价:“千锤万炼,成此奇句……”

其实,这首诗仅在诗词技艺上,并未超出李白的敬亭山。但我们说讲诗,不讲诗人那是耍流氓。这首诗不仅情景交融,由杜甫讲出来更是格外震撼人心。

杜工部一辈子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操劳,为了众生百姓奔波,最终却发出“官应老病休”的感叹。大唐终究由盛转衰,老百姓终究越发疾苦,他为此努力奋斗的一生,也终究只剩下了个“寂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很忙,杜甫很寂寞。

无敌最寂寞的陈子昂

在唐诗江湖上,陈子昂不能说是小透明,但也算不上什么主角。他只有一首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但正是这首只有22个字的古体诗,写尽了千古无敌寂寞。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可能对这首诗荣登榜首感到不解,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初唐年间,大唐诗坛还不像后来的百花齐放,江湖上以“宫体诗”为主要派别,齐梁诗风盛行,崇尚浮华浮夸。虽有初唐四杰联手出道,溯本清源,但这四人心思都没有放在诗坛之上,未竞全功。

就着这时,陈子昂出现了。他高声大喊:“我们不要天天无病呻吟装文艺青年了,我们要说人话!”好家伙,陈子昂嗓门够大,影响了当时及后来许多的诗人,一扫诗坛颓唐奢靡之风。

然而,这位有着实开“古文运动"之先声的大喇叭,太喜欢批评人了。他屡次冒犯武则天,终于在一次政治斗争中被贬出京。

后来,在随武攸宜出征契丹时,又屡次谏言不被允许,又又又降职了,成为了一个小兵头(军曹)。武攸宜刚愎自用,是一个称职的猪队友,果然在后面的大战中兵败,让陈子昂气得跳脚,又无可奈何。

于是,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他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厉害之处在于,把时间、空间融为一体,与天地时空展开对话。

往前看,看不到前面的先贤,往后看,也看不到后来的后浪。时光长河里,就我一个人站在这里,简直是无敌寂寞。

如果说李白的寂寞是一座山,杜甫的寂寞是一江水,那么,陈子昂的寂寞,就是一个小宇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之昂只活到了四十多岁,他在的时候,并未等到唐诗的春天。在他的那个历史节点上,他看不到同行者,也看不到前行者和后来者,他的寂寞说与谁听?

但是,后来者都看到了他,李白、杜甫都以他为榜样,向他前行致敬,唐诗也迎来了万物生长的时代。这样一想,似乎他又不是那么寂寞了。

浩浩唐诗,以“寂寞”为题的优秀诗词有很多。比如张祜的《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

渡口小山楼,两三星火州,寂寞得别有意趣。

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只要一想起,满脑子都是毛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的歌声。这些优秀诗词或以情动人,或景画幽美,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在此赘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词之美,自先秦《诗经》起,历经几千年风雨,早已渗入我们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髓里。我们一读起这些优美的诗词,就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与诗人共赏美景,同与哀愁。

无数专家学者、诗词爱好者对诗词孜孜不倦地研究,追寻诗词背后的故事,可能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享受此过程中寻幽探秘的乐趣。

在这其中,文章开头我所说的骑马少年尤为突出。少年怒马,自媒体大神,唐诗词骨灰级爱好者。他的行文风格诙谐有趣,兼之奇思妙想、才气纵横,读之如三伏天引冰水,酣畅淋漓。

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上班累了,上学累了,为了生活累了,看一看古代诗人的爱恨情仇,领略诗词之美,又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