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摘自《戏曲作家葛学忠的博客》)

戏曲体制的改革关键是放权,是党和政府要放权。现在实际上是宣传部,文化局在办艺术院团,如同当初的国营企业,是办不好的。只要体制变成民营,责权利明确,面向市场,面向观众,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无权排不出好戏,无好戏就无观众,无观众就养不了自己,养不了自己艺术就荒废。根源就是体制,关键是管理体制的改革。
体制改革并不等于国家政府不投入了,文化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事业,是人民大众的事业,政府到什么时候都得投入,现在社会发展了国家强大了,院团不可能回到民国时期老艺人的环境中去,只要能发展,能繁荣,政府会以政策扶持来扩大投入,促进院团的不断发展。
现在,演员担心丢掉饭碗,其实改革对演员是有利的,改革会让演员们富起来。
个体院团的路,并非是国家院团的路。国家院团不会变成个体院团,只是生存方式需改革 。

关于大环境的说法,几年前听说后似乎有道理,其实无道理。只看需求,就戏曲而言观众的需求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如同演员的培养,几十年来培养了几代戏曲人,但都没有用得上,学的是传统戏,演的是现代戏。观众也是,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了几代年轻的观众,但一进剧场看不到真正的戏曲,便以为戏曲衰亡了。其实不是戏曲衰亡,而是人为的不让演。仔细分析一下某个院团,都是一茬一茬的好演员被荒废掉,十几年前的小姑娘转眼变成了老太婆。一年上不了几次舞台,演员都企盼着能有更多的演出机会。至于观众看戏的热情几经扫灭,许多大众剧场被拔掉,大戏院越建越豪华,票价越来越贵,还是看电视好。院团的好戏又不在电视上演,都是不让老百姓看。
如果说的是这种环境,那就不怨没有观众少了,就研究一下为什么不演传统戏,为什么票价贵,为什么上不了电视。最终还是个体制问题。电视台为什么播戏曲不给钱,反倒要钱,说没人看,许多电视台的节目都是没人看的,只是为打广告才拨那些没有观赏性的片子。

如果改变一下,为了弘扬民族意识传统文化,国家扶持戏曲艺术,在电视台播出由国家拿钱如何?院团在剧场演出国家补贴廉价卖票如何?院团排出好戏,上座率高,观众喜闻乐见,通过奖励鼓励创新发展如何。这些都是自己家的事,为什么办不了。就是现行体制的束缚。环境完全是人为的。

关于京剧,不可能灭亡,也一直没有边缘化过,也不会进博物馆。
京剧是中华戏曲的一个大剧种,或者代表性剧种,因为它是清朝的宫廷戏,也可谓之国剧。与之相适应的是地方剧种,及其民间性。
京剧的特点在于形式美,意象美,可谓高雅艺术的集中体现。
其实,北京地处华北,地方戏曲应该是评剧,河北梆子。
地方戏曲的历史一般都比京剧长,历史沿革,生生死死,互相融合,在某一历史阶段可能称谓不同,但形式和内容都是中华戏曲一个脉络。
现在不景气,是因为现在的戏曲已经被支离破碎,丢掉了灵魂。他的形式和内容已经被影视吸收去,转化为新型艺术。戏曲本身由于体制的捆绑,难于发展创新。

如果给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同样的创新环境,戏曲(京剧)会很快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