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偶尔治愈的第 10 个口述故事

而立之年的浙江人老金出差到吉林市,没想到中了新冠病毒的招,先是密接、后来阳性,期间转阴又复阳,从住隔离酒店、方舱,一直到被转运到四平市的医院。所幸老金一直是无症状,吃睡如常。

老金的网名是「绍兴老酒散打代购」,不少人以为他是酒贩子。老金解释,这只是自己用的一个梗,其实他现在在北京生活,自由职业,平时写写剧本、参与影视剧制作。

从 3 月 1 日至 20 日,老金经历了酒店隔离、医院检查、方舱隔离、转运四平、住进四平医院等过程。他有过抱怨和无奈,也有过感动和理解。

最终,通过亲身经历和体会,他在自己所写的数千字记录中说,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下处处能看到温暖,但也不要掩盖疫情防控中的失误和不足,不应在疫情来临时再出现慌乱和各种问题。

根据吉林省通报的疫情,截至 3 月 18 日,吉林省此轮疫情本土感染者已经超万例,新增两例死亡病例。吉林省卫健委副主任张力介绍,长春市、吉林市两地疫情形势最为严重,感染者数量占全省的 98% 以上。

从 3 月 8 日开始,吉林市每日检出的阳性感染者总数就维持在三位数以上,根据吉林省 3 月 22 日的通报,3 月 21 日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1902 例,其中吉林市 438 例。3 月 21 日全省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563 例,其中吉林市 558 例。

老金就正好被吉林市这波疫情准确「命中」,与他同时出差到吉林市的多名同事都没被感染,但也被困在酒店哪儿也去不了。

虽然头发凌乱、胡子拉碴,但尚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病房的老金精神不错,他一直没有发烧、咳嗽等症状,隔天做一次核酸检测,盼着转阴。

近日,通过视频连线,老金向偶尔治愈讲述了他从吉林市感染到转运至四平的经历和目前状况。

口述档案

时间:2022 年 3 月中旬

地点:北京、吉林视频连线

姓名:老金

年龄:30 岁

职业:自由职业、影视剧制作

以下是老金的口述:

疫情以来第一次密接有点慌

我现在躺在医院干净整洁的病床上,心里很复杂,像是战争中的士兵,只因手臂擦伤就被送到了战地医院,而前线却有越来越多的战友们重伤无法得到救治。像我这样身壮如牛的无症状感染者,占用了医疗资源,深感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病房中,我平时吃饭的窗台

图源:老金

2 月底我和多名同事出差到了吉林市,那时还没疫情。2 月 28 日,吉林省珲春市报告了 1 例确诊病例。

3 月 1 日我看网上信息说吉林省疫情形势严峻了,但我和同事们都觉得没什么事,无非就是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当天下午,我住的酒店所在的社区给我们下通知,说冬奥会后从北京来的人都要做核酸检测,吉林这波疫情先是珲春发现的,应该测从珲春来的人,为什么要对北京来的人员管控呢?我有点奇怪。

虽有疑问,但 3 月 2 日上午,我还是和一个同事去了吉林市人民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3 日凌晨 1 点半左右,睡梦中我突然接到电话,说 3 月 2 日早晨 7 点有一个到吉林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人核酸检测为阳性,虽然我当天上午 11 点才到的医院,但仍属密接,需要集中隔离。

自从疫情以来,我还是第一次成为密接,让我有点慌乱。我上网一搜,果然一名无症状感染者曾于 3 月 2 日早晨 7 点到吉林市人民医院就诊。该医院当天下午就已经封闭。

我查看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报告是 3 月 2 日晚上 8 点 30 分出的。当时自己分析,相隔八九个小时才通知到我,我应该属于几率比较「靠后」的密接,而且我去医院的时间和那名感染者差了 4 个小时,风险应该比较低,心里踏实很多。

3 月 3 日直到上午十点,也不见有人来联系我,我有些焦急。我住的酒店人员复杂,希望早点去隔离点。我拨打了吉林市疾控、区疾控部门的电话,均无法拨通。市长热线通了,接线员说现在疾控人员都特别忙,反应有些慢,希望我能理解。

3 日下午有社区网格员联系了我,说会尽快帮我上报区疾控,让我耐心在房间等待,同时联系了酒店在我房间贴了封条。

直到当天晚上我才发现我一天都没吃饭。我原以为一早会被送走,而且一天没出屋,也没觉得饿。

晚上我再次打了网格员的电话,电话那头她气喘吁吁,道歉说已上报并催促,但至于何时隔离,她也不知道。她现在忙着组织别人集体做核酸,实在没空帮我安排饮食,让我联系酒店送饭。

4 日仍然打不通吉林市、区疾控部门的电话。网格员还忙着组织人核酸检测。

这一天,吉林市下起了大雪,顷刻间城市被冰雪覆盖,困在酒店房间的我焦虑不安,除了上网、跟朋友网聊,什么都做不了。微博上吉林市一名身体残疾,只有一条腿还在坚持工作的抗疫志愿者视频上了热搜,视频里他冒着风雪搬运物资。

实际上根据当地通报,截至 3 月 4 日 24 时,本次疫情吉林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 9 例,无症状感染者 31 例。事后我也感觉有点不对劲,当时疫情通报的感染人数并没那么多,怎么连独腿的志愿者都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 年 3 月 4 日,吉林,市民顶风冒雪排队参加核酸采样

图源:视觉中国

传染病医院内感染者堪比「赶集」

3 月 5 日凌晨,终于等来接我的救护车,我一个人下楼,走上救护车,唯一的防护措施就是我自己准备的三层普通医用口罩。救护车将我送到了隔离的快捷酒店。

当天早上我做了一次核酸,7 日晚上 10 点我被通知:核酸结果是阳性。我真的有点害怕,也感到很意外。9 日我再次做了核酸检测,但后来没有收到结果通知。

我现在回想了一下,最可能的地方就是在被隔离的快捷酒店,当时我入住时,电梯口有一位也被隔离的大叔,转运到方舱时我又见过他,后来他四次核酸检测都是阳性。当时我有十几秒站在电梯口,与大叔相距二三米。虽然我们都戴着口罩,但我还是低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 BA.2 超强的传染力。

而 2 日与我一起去吉林市人民医院做核酸的同事并没有被感染,根据当时的疫情通报,该医院也只有两例确诊。

3 月 8 日我要从被隔离的快捷酒店转运前往位于丰满区的方舱医院,首先还要去吉林市传染病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当晚 10 点,我才被通知离开隔离的快捷酒店,跟其他 7 个「阳性」感染者挤进一辆救护车,我没有坐的地方。一路上,他们 7 个人都在咳嗽、打喷嚏,其中还有一个初中生,虚弱地靠在她妈妈身上一动不动。

半个小时后到了吉林市传染病医院,我起初以为那么晚了,医院人会很少、很安静,没想到医院发烧门诊通道上已经人满为患、堪比「赶集」。

据我的观察和初步计算,当时我们几辆救护车几乎同时到的医院,共 37 名感染者,医生也在向上级汇报时统计了我们的人数。我在排队等待抽血检查时,又进来两波感染者,目测二三十人,他们说是当地一所大学的学生。

后来我去影像科做 CT,穿过救护车道时,看到外面又来了六七辆救护车,至少又运过来三四十人的感染者。而影像科有大约 15 人在等待做 CT。

我做完 CT 回发热门诊等待结果,这时已经是 3 月 9 日凌晨2点多,我看到又有大约 30 个感染者被送过来。

我在发热门诊留观室,跟一家三口聊天,他们说自己老家村里还有不少新冠感染者病例,但因为转运车辆不够运不来。

此时,打电话的医生沙哑的嗓音透着无奈:又来 50 个?不接了,真的已经满了,我这边还有几十个人做完检查没送走呢,等 6 点再来吧。

从 3 月 8 日开始,吉林市每日检出的阳性感染者总数就维持在三位数。这天也是吉林市疫情突然爆发的那一天。

做完所有检查,我被送到吉林丰满区的方舱医院时,已是 9 日凌晨 5 点。大约凌晨 6 点,来了一名室友。他是 8 日下午 4 点被运送到的吉林 465 医院,一直等到晚上 10 点,因医院无力收治,他随着一大批感染者又被送往了吉林市传染病医院。

这时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 3 月 3 日到 5 日久久没人手将我送往集中隔离的酒店,为什么 3 月 5 日早上做的核酸到了 7 日晚 10 点才通知我阳性结果。可能就是因为感染者太多,防疫人员们实在顾不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 年 3 月 9 日,吉林省吉林市,市民在某小区接受核酸检测

图源:视觉中国

大叔说:「老弟,吉林对不起你」

在吉林市传染病医院的时候,一位想主动被病毒感染的年轻父亲让我既感动又痛心。

他三四岁的儿子一直坐在地上,牵着爸爸的衣角一言不发,孩子说有病毒不想在病床上休息,被医生假意训斥后孩子才悻悻地坐到了床上。

男孩将整个人都埋进了妈妈怀里,妈妈搂住男孩。我奇怪男孩的父亲总是摘下口罩呼吸两下后又再戴上,并提醒他这样不安全。

这个年轻父亲说,他其实核酸检测是阴性,但老婆孩子是阳性。他不放心就跟着一起进了发热门诊。他总是摘下口罩呼吸,就是希望赶紧被病毒轻轻地传染上,为的就是能跟老婆孩子一起被安排进方舱医院,这样就能继续照顾她们。老婆孩子均是无症状感染者,按规定不会住院,但会被转运至方舱医院。

在这个医院做完 CT 等待结果的时候,医生让我照看几个病友,一起带回发热门诊。其中一个岁数较大的重症大叔,步履蹒跚、右腿还有伤病,因为走得慢我还吼过他,后来我才意识到是因为自己太疲倦了情绪有点急。

大叔也不好意思拖慢大家,为了缓解尴尬我们聊了几句,得知我是出差来吉林市不幸被传染的,他叹气说「老弟,吉林对不起你」。

当时我差点流下眼泪。

在最后准备转运方舱医院时,我拍醒了大叔,但名单上并没有他。「没念到名字的都得留院观察,先在床上歇会儿,一会儿我带大家去住院部。」医生沙哑着嗓子说。

我拎着行李离开留观室,大叔挥手跟我告别,全身罩在防护服里的他只露出了眼睛,但眼睛眯成了缝,他笑着跟我告别。

在吉林市丰满区的方舱医院时,病友间互相聊天中获得了很多消息,显示吉林这次疫情太严重了,让人不安。

第一个病友介绍,他们企业进行核酸筛查,发现一个职工的女儿是新冠阳性,这个女孩是因学校封校进不去校,只能跟随家长在企业做核酸检测出来的。随后该企业封闭管理,三次核酸检测中,发现他们企业的 60 人中,有半数阳性。

另一企业的病友介绍,他工作的车间共有 20 多人呈阳性,之后该企业的感染人数还在增加,企业只能停摆。

第三个是一个中学的学生,开学才三天,班里就有三分之二人阳性,随即封校,很多学生家长也因此被感染。

从隔离酒店到方舱医院,我最大的感受是随时有询问信息的电话打来,从早上 9 点一直到凌晨 1 点 30,电话随机出现。我隔壁床的病友,凌晨两点多还接了两个电话。

最初来电是问我住在隔离酒店的哪个房间,同样信息被不同层级的疾控部门人员问过至少三次。

我到了吉林市传染病医院检查时,还接到两个电话。一个询问我住在隔离酒店哪个房间,一个通知我是密接,需要隔离。我告知他们,我已在转运过程中,他们问我「你要到哪个方舱」。我说我也不知道。

在方舱医院我也接到好几个电话,同一个问题问了三四遍,有的来电人员不知道我在哪里,还有再次通知我「你是密接,你需要隔离」的滞后通知。

除了被感染后的恐慌、精神上的压力,其实这一路的折腾也足够令人达到体力上的极限。

比如我从被送到隔离酒店,就一直带着我七八十斤的行李,其中书包有 20 多斤,行李箱有 50 多斤。上车、下车,上楼下楼,苦不堪言。

到了方舱医院后,我的房间在六楼,一个男大学生主动帮我提着箱子上楼,我发现他的手在颤抖。后来我让他拿我的外套,我自己咬牙拎了上去。

另一个病友是某工厂工人,3 月 8 日下午 2 点到达隔离酒店,刚拆开行李,下午 4 点又被送到 465 医院,等了几个小时,又运至吉林市传染病医院,9 日凌晨 6 点终于到达方舱医院,直到那天中午 11 点才入睡。

某企业 59 岁的总经理,9 日下午到达 465 医院,等了几个小时后被送往吉林市传染病医院,10 日凌晨 5 点 30 分到了方舱医院,当天下午 5 点离开方舱,晚 11 点到达了四平某医院。有位病友开玩笑说,新冠病毒没能杀死我,但这样折腾我的骨头架子都快散了。

转运四平,困在高速路口数小时

实际上我在位于吉林市丰满区的方舱医院住了也不到两天,9 日凌晨 5 点到达,到了 10 日下午 4 点就被通知转运,但不通知去哪里,最后才知道是 250 公里外的四平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运去四平的路上

图源:老金

从我住的这个方舱医院被转运走的感染者分乘三辆大巴,每辆大巴车是 46 座,估计每辆车有 40 人。下午 5 点车队出发后,5 点 45 分左右到了吉林南高速路口,但被高速交警拦下。

根据现场沟通的情况得知,交警没有接到让我们车队离开吉林市的通知。我当时在车上都喘不上气、神志有些不清,因为大巴车不能开车门、车窗通风,而每个人又都穿着防护服密不透风,大家都缺氧了,有个老太太心脏不好又晕车,险些有危险。

大家憋闷得要死,情绪激动,最后司机打开车门通风,才避免了车内情况进一步恶化。

滞留两个多小时后,晚上 8 点 20 多,另一个由七辆大巴车组成的转运感染者车队也来到高速路口,我们这三辆大巴车跟上他们的车队,终于进入了高速。

记得那天困在高速口时,我又接到一个问询电话,问我在隔离酒店怎么样、有没有咳嗽发热等症状。我说我正在被安排转运走,去哪里我也不知道。当时因十分憋闷缺氧,大脑神志也有点不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吉林二十日:无症状感染者老金的疫情记录

我记录了转运去四平的经过

素材来源:老金

当晚 11 点,我们终于到了四平市中心医院,这边各项设施良好,医院规划合理,我们很快就住进入了病房。

我跟医护人员交谈得知,我们车队原定 3 月 10 日下午 2 点就抵达四平市,不知什么原因推迟。我听医护人员说,我们这一批从吉林市转运到四平市中心医院的感染者大约 300 人,其中还有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学生。

后来看新闻说 3 月 10 日当天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疫情爆发,当天开始紧急转运学生,共转运了 6500 多人。

我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隔一天做一次核酸检测,3 月 11 日做的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我还以为不久就可以出院了,没想到 13 日再做核酸又是阳性,此后几次核酸检测都是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 3 月 11 日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3 日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图源:老金

关于复阳的问题我问过医生,但没有解答。后来我在网上查到了报道,在新华社去年的报道中,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出现复阳现象有三种可能:一是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二是病毒又重新活跃起来;三是再次感染。对于第一种情况,通过多部位多次采样,可减少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发生。对于第二种情况机理还不清楚。对于第三种情况,其传染性与其他首次感染的病人相似。

回想这 20 多天,我感慨很多,第一次体会到疫情的凶猛,也感受到了防控疫情的困难、参与抗疫的人员的辛苦。中间曾对防控信息滞后和被堵在高速口不满,但最终自己被安全转移到四平,住进医院,也算有惊无险,要对参与防疫的所有人员表示感谢。

令我难忘的是一位吉林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跟我沟通,我也几次向他反映情况,我们转运时被堵在吉林高速口,我也向他求助,每次他都积极帮我们协调解决。

他说「我理解你的不满,但是短时间内安置这么多的人肯定会有不足之处。我不如你走过很多城市、见过很多世面,我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我只知道一家人能健健康康吃个团圆饭,那就是幸福,那就是安逸。」他的话带着浓浓的亲切感,很多次他暖心的话让我的怨气和不满都化为了理解。

他跟我父辈差不多的年纪,多次主动询问我的身体情况、帮我联系各个部门,帮助解决问题。他是千千万万个普通防疫人员之一,热爱家乡、对生活充满热情,有的问题即便解决不了他也会给予安慰,缓解我的焦虑。

我不想透露他的名字,我叫他「吉先生」,我想说声谢谢,辛苦了。

直到 3 月 21 日,我还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病房内,同病房的病友也是无症状感染者,每天喝中药,医生说是促进排泄的。有的病友咳嗽,医生会发给止咳水。

病房里有点冷,中央空调不能开,这个是为了防止空气传播病毒,可以理解。暖气也不热,可能是因为楼层太高。前几天病友冻得哆嗦,发给我们的中药都有冰渣子,喝之前得用热水泡一下。

好在前两天经过病友们集体反映,给我们发了暖水袋,屋里温度也变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院发的热水袋

图源:老金

住院的日子太难熬了。我每天都盼着核酸检测结果转阴,好早点出院。

撰文:李华良

监制:李晨

首图来源:老金提供

Tips

如果您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线索

或与疾病、衰老、死亡有关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邮箱:features@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