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点

俄乌冲突,又让美国找到了制裁的借口!而我们再一次见识了所谓的“科技无国界”是多么的虚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小时断网俄罗斯

别的先不说,就拿美国对俄罗斯发起的“断网行动”来说,甲骨文只用了3个小时,就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屏蔽”了一个国家的客户,毕竟全球大部分银行结算系统都使用甲骨文的数据库。

甲骨文之后,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亚马逊等一众美国科技企业都加入了对俄制裁行列。

我们庆幸的是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去“IOE”工程,有阿里OceanBase数据库可替代甲骨文的数据库;并且我们还与美国瓜分“互联网天下”,全球20大互联网公司有9家来自中国,11家来自美国。

但即便我们拥有许多优秀互联网公司,它们也不是每种软件产品都能做得好。这之中,桌面浏览器就是典型的案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使用的桌面浏览器,是否是谷歌chrom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占据主导地位?

挥之不去的谷歌

我国桌面浏览器用户早已经超过6亿,但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谷歌chrome浏览器占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三年在提升,占比高达66.03%,是不折不扣的“王者”。

而我们自家开发的国产浏览器中,QQ浏览器市场份额只有7.6%,搜狗为5.67%,UC浏览器更是只有1.32%的份额。

国产浏览器不只是市场份额小,用的还是人家的浏览器内核。


在国际市场上有四大浏览器内核,分别是微软IE浏览器内核Trident、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Blink、苹果Safari内核Webkit、火狐浏览器内核Geck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有些内核开源,但很明显都带有美国背景的技术,而我们的360浏览器、QQ浏览器都采用双内核,都是基于上述浏览器内核开发的,无法完全自主可控。

但不管怎么说,国产浏览器还是做出来了,很多人反而更愿意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嫌弃国产浏览器。

原因很简单,国产的确实比较拉胯,先不说搜索准不准确的问题,用户体验也差,随手打开或者随手一碰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捆绑销售自家的产品与生态,谁喜欢呢?

这就让退出中国市场多年的谷歌,其chrome浏览器仍受到国人的青睐,被媒体形容为“一道奇观”。

国产内核何时

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应该要加大研发投入,做属于自己的浏览器内核了吧?然而没想到却搞出了一个“闹剧”。

2018年8月,完成了2.5亿C轮融资的“红芯”公司,曾在其官网的产品介绍大写“自主创新浏览器内核”,将红芯内核与Chrome、IE浏览器等并列,一时间引发热议。

正当大家以为我们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国产浏览器内核时,有自媒体对该浏览器进行解压发现,红芯浏览器疑似是“套壳浏览器”,是在谷歌浏览器内核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

“套壳”现象被发现后,红芯公司引发舆论声讨,有网友甚至将其与恶劣的“汉芯”事件相提并论。后来红芯公司创始人陈本峰对《财经》杂志回应并道歉:错在红芯宣传太浮夸,把自己摆得太高了!

这场“闹剧”过后,我们始终没能研发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是技术难度大还是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搞研发不得而知。

今年1月初,华为曾短暂面向国内上线了其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网页版,当时消息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华为自研浏览器内核”,让大家空欢喜一场,不过也可以看出我们对拥有自己的浏览器内核是多么的期待!

尤其是当下的俄乌冲突再次告诉我们,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也是“有国界”的,而浏览器作为系统软件生态的重要一环,我们市场的半壁江山被谷歌浏览器掌控,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国产浏览器厂商必须自立自强,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更应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浏览器内核,防患于未然!